沙特根本無法“趕跑”美國頁岩油行業

自油價戰爆發以來,市場不斷傳出關於沙特增產背後的“陰謀論”,其中傳播度最高的版本是,

沙特增產行為是出於報復,該國希望利用低油價將美國頁岩油排擠出市場。因此這場戰役是關於石油定價權的一次全方位爭奪。

之所以稱之為“報復”,是因為沙特在2014年的時候也曾發動油價戰,企圖打擊正在興起的美國頁岩油業。

當時油價一度從高點的每桶100美元以上降到每桶30美元以下。

然而,得益於開採技術進步和大舉融資,一些美國頁岩油生產商僅需布倫特油價維持每桶30美元就實現了盈虧平衡。那次價格戰未能真正打垮美國頁岩油產業,卻最終促成2016年底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

今年3月,歐佩克大會上俄羅斯“撕破”減產協議,甚至幾乎和歐佩克“一拍兩散”,憎憤之餘,沙特重新看到了機會:沙特大可以通過增產排除異己——憑藉其超低的產油成本價,沙特可以在低油價環境下盈利,但其競爭對手俄羅斯和美國的原油產業未必能存活。

這當然是一個極高風險的賭博。我們假設,沙特確實抱有這樣的野心,

如果沙特發起油價戰的目的是打擊頁岩油,那麼它能成功嗎?

從直覺和最近的事實來看,沙特的“計謀”好像奏效了。

4月1日惠廷石油公司申請破產已經為美國頁岩油行業高鳴警笛。Rystad Energy警告,如果油價保持在每桶20美元,今年美國140個石油生產商可能會申請破產,到2021年又有另外400個石油生產商被迫清盤。

然而Oilprice分析師SALMAN GHOURI構建了一個模型進行分析,卻得出一個結論:和2016年一樣,沙特根本無法“趕跑”美國頁岩油行業。

以2022年12月的WTI原油價格為基準,這位分析假設了三種情況,測量美國頁岩油存活/破產的可能閾值:

①在預測期內油價逐步上漲至56美元/桶(參考情況)

②在預測期內油價仍低於39美元/桶(低油價情況)

③在預測期內油價增加至74美元/桶或以上(高油價情況)

這三種情況對應下圖2的三種情況,即到2022年12月,WTI原油價格在三種情況下的預測變化曲線。圖1展示的是從2007年1月至2020年2月WTI原油平均月度價格的歷史數據。

沙特根本無法“趕跑”美國頁岩油行業

分析師採用了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美國阿納達科、阿巴拉契亞、巴肯、伊格福特、海恩斯維爾、二疊紀尼布拉拉州這七個頁岩油產地區的月度原油產量歷史數據,以及同期美國頁岩油總產量的歷史數據。

根據每個地區的歷史數據,分析師計算得出在三種情形下美國不同頁岩油產區的產量預測曲線(對應圖3-圖9)以及總產量預測曲線(圖10)。

沙特根本無法“趕跑”美國頁岩油行業

沙特根本無法“趕跑”美國頁岩油行業

沙特根本無法“趕跑”美國頁岩油行業

沙特根本無法“趕跑”美國頁岩油行業

得到以下兩個發現:

①油價暴跌的環境下,所有地區的美國頁岩油產量將下降,而一旦油價回升,頁岩油生產也得以恢復,恢復時間因地區而異。

例如,一旦油價升至49-50美元/桶,美國幾乎所有地區的頁岩油生產都將恢復活力,除了阿巴拉契亞,該地只有在油價升至59美元/桶時才會恢復平時生產水平。

油價變化存在滯後性。即當油價下降/上升時,產量不會立即下降/上升,而是需要六到八個月的時間傳導。當油價上漲時,反應時間還會長一些,大概需要八到十個月美國產量才會增加,反應的時間也因地區而異。

例如,在基本情形,即油價緩慢升高,到2022年12月才上漲至56美元的情形下,阿納達科、巴肯和伊格福特的產量於2020年11月觸底;二疊紀會早一些,於2020年10月觸底,而尼布拉拉則於2021年5月才觸底。

若將所得數據彙整在一個表格中,結果將會更加直觀(單位:百萬桶/日),第二列是2月20日該地區的原油產量,第三至第五列分別是參考情況、低油價情況和高油價情況的產量預測。

沙特根本無法“趕跑”美國頁岩油行業

可以發現,在低油價情況下,即油價保持在20美元至39美元/桶之間,所有地區的產量都下降了,美國頁岩油生產將受到打擊——到2022年12月,頁岩油產量將比2019年12月減少1720萬桶/日。

而在高油價情景下,所有地區都超過了2019年12月的產量水平,美國頁岩油總產量在2022年12月增加至9560萬桶/日,遠高於2019年12月的9120萬桶/日。

結論

綜上,沙特的“計謀”可能不會成功,理由如下:

①根據歷史數據,低油價對頁岩油生產的影響存在延時情況,可能需要8-10個月才能真正構成衝擊。

在油價構成衝擊之前,美國政府的出手干預將支撐油價

這是與過去不同的關鍵點,儘管當前頁岩油行業已經出現部分破產的現象,但美國政府將出手干預,政府已經決定購買7700萬桶石油用於戰略石油儲備(SPR),此舉旨在使美國頁岩油生產商免於可能的破產。

特朗普週一講話中強調,為了保護美國石油工業,政府保留徵收關稅的選項。

從一個長時間維度來看,油價必然會反彈。根據模型,一旦油價反彈至50美元,頁岩油工業又將重煥活力。

④與美國頁岩產業相比,沙特繼續奉行這一戰略的後果對歐佩克和其他產油國的危害可能更大。因為低油價導致的進口收入減少將重挫國家財政,損害經濟。

結果是,沙特可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沙特的低油價策略可能掃除了部分業績不佳的美國油企,但自己卻因為油價下跌而損失了石油收入,陷入困境。

更重要的是,這可能反映一個事實:沙特原油在油市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美國頁岩油已經在全球油市佔據極為重要的角色。

在歐佩克+緊急談判即將召開之際,挑起這場油價戰的沙特會有所讓步嗎?這場談判,或將影響它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