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气数因何已尽

明朝天启帝(明熹宗)死后,继位的是崇祯帝朱由检。他与哥哥不一样,倒是一心想做个好皇帝。

可是一个生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子,不谙世事,漫说对朝廷,就是北京城东南西北都摸不到,虽说扳倒了魏忠贤,对于怎样做皇帝,还真的弄不明白,在他手上,明朝的政冶,比在魏忠贤时代,也好不了多少。

他其实不知道什么事儿该干,什么事儿不该干。

大臣们进言,正着听,有理,有人反着说了,他也觉得有理。他不知道该用谁,不该用谁,内阁阁老,就跟走马灯似的换,换来换去,也没找到一个可心的。

明朝的气数因何已尽


这种皇帝,猜忌心重,不知道该相信谁,于是就对谁也不信任。所以,只好依旧信任太监。东西厂锦衣卫,跟在魏忠贤时代一样肆虐。太监在他手上,一个没有减,派出去监督各方的太监,反而多了。

跟他哥哥不同的是,他哥哥之信任一个太监,他呢,今天信用这个,明天信用那个。但是,换来换去,还是太监当家。

在他当政期间,皇宫建极殿后阶石损坏,好不容易又采了一块,石头太大,运不进午门,太监奏曰,这块石头不肯进午门。崇祯下诏,将石头捆绑起来,棍打六十。漫说棍打六十,打六百,只要不把石头打碎,还是进不了门。

有一日,忽然性起,崇祯要学骑马了。于是,从御马监找出一匹好马,两个人持辔,两个人捧蹬,两人扶着鞍子,刚一上马,即从马上跌落。又气又恼,遂下令重责此马四十棍。

明朝的气数因何已尽


对外要对付满清,对内要对付农民造反,国库钱紧,就逼大臣和贵胄捐献,但宗室一丝也不敢碰。结果大臣们都哭穷,顶多拿出一点,来应付他。皇后他爹,向称富豪,要他捐献,皇后他爹不肯,也就算了。

其实,明朝那么些年,有好多好多的库存,各种货物和宝贝,堆积如山,东十库,西十库。只要清理一下库存,至少应付个若干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对这些仓库的事儿,他一概不知,大臣知道的,也不告诉他。

明朝的气数因何已尽

结果,李自成兵临城下,他都拿不出银子来犒赏守城之兵,使得这些士兵大开城门,把人放进来。否则,以北京城之高大坚固,里面粮食又不少,就是凭成据守,也能守个几年。

最后,明朝这些库里的东西,都便宜了满人,直到康熙年间,还能从里面倒腾出宝石来。

崇祯就是一个什么事都不懂的呆皇帝,自己呆,却又刚愎自用,当政这十几年,把满朝的大臣都得罪光了,到最后,已经没有什么人真的替他卖命了。

明朝的气数因何已尽

一根绳子吊死在煤山,跟着的人,只有一个太监。死了之后,竟然没有臣子肯替他收尸,最后还是一个小官,出钱买了一口最便宜的柳木棺材,才算把他搁了进去。

这边尸骨未寒,还没入土,满朝文武,就已经都奔大顺朝去了,生怕晚了讨不到一个官儿当。

明朝气数已尽,就该着有这么哥俩,一个万事不理,一个万事胡理,快马加鞭,把个大明王朝断送了。

备注: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南山之鸣 》,作者张鸣,原题目为《深宫里的皇帝不知世事》,图片来自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