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专题(第三到五章)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专题(第三到五章)

【意译】

我们这里谈论的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的模式,就是为无为之为,行不言之教。那么放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怎样才算无为之为和不言之教呢?我这里拿统治者打比方,如果你想治理好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不是订立条条框框让老百姓去遵守。那不是无为之为,而是有为之为,是建立在相对概念上采取的行动。所谓无为之为,应该是不要有意去举荐和崇尚贤能的人才,因为荐贤这个行为的结果,就会使一些名利之徒,互相勾心斗角,而去争夺被举荐的机会;不要有意去推崇和重视那些难得的金银财宝和名利地位,因为崇富炫富就会刺激一些内心贪婪之人,为了得到这些东西,而去巧取豪夺和偷盗拦劫及贿赂陷害;不要宣传和显耀那些能触发和引诱民众欲望,诸如酒色财气之类的东西,因为那样做会扰乱一些民众纯朴平静的良心,破坏民众安稳的生活秩序,而使社会发生动乱。因此,圣人按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其做法就是:带领大家修心以净化民众的心灵,让大家都能丰衣足食但不产生腐化堕落的想法,教大家锻炼身体强健筋骨,但要减弱和消除民众的争斗念头,和增强民众的自制能力。要经常使民众没有分别心和贪欲心,要使民众开悟智慧而不用它胡作妄为。只有清静无为,运用道的这种无为大智慧去教化民众,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这种无为,也就是前文所讲的,不要从对立的概念出发,而是要整体地、辨证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意译】

作为修炼者,应该如何遵循道,怎样把无为之为用于修炼中的呢?这个无为之为就体现在“静”字上。此时道的作用,应该是在静谧中逐渐发挥的,如果不能静下来,无论你修什么功法,道的作用发挥就十分有限。若能守静,道就会象万丈深渊一样深不可测,这深不可测中蕴藏着宇宙万物不得不遵循的规律。所以,修炼者,先须入静,然后方可得道。守静之中得到的道,无形迹、不显露棱角锋芒,但它可化解一切有形之物,扫荡一切障碍。无论思绪多么纷杂,千头万绪,此起彼伏,守静之中得到的道都可以安抚平息之,所以能在静中得定。且修炼者只有在深定之中,才有可能与神光相遇,并于之融和,使自己恢复到圣土中的一尘。你的法身才有可能跃然而出于肉身之外,进入道境,看不见摸不着,好像没有它的存在,但处处它都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子民,但是,它来自于先帝之前更早的时候,宇宙万物大自然和一切生命物质产生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意译】

修炼中的入静,是一种无为之为,这个是遵循了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的。天地运行规律所依照的,不是人们头脑中相对于不仁义的仁义概念。它不会把万物分别对待,无论你是如何崇高的地位,在天地的运行中,你与草扎成的狗并没有什么两样,无论你怎么了不起,都要遵循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圣人效法于天地自然,所以他们不会让人们活在相对的概念中,而是要让人们向自然辩证法学习。所以圣人也不会把人群按高低阶层分类,不以为地位高的阶层就有什么了不起,生或灭,都看你是否合乎生存的辩证法,而不是看你地位高下、仁义与否。这些都是无为之为的表现。天地之间的至真妙道,本来就像风箱中的虚空一样,虚空中的空气本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倘若你是在用风箱来提取空气,你把风箱拉动,空气就从风箱里全跑出去了。这个比喻,是在说一动不如一静,有为之为不如无为之为。在生活中,口头上讲圣贤之道讲得多的人,往往言过其实,会说未必会做。所以不要去说那些过激的言语,做那些并没有真正成效的事。重要的是要向天地那样,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姿态。也就是向自然辩证法学习,抱一守中才是修炼的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