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都沒有被記載的帝王,卻功在千秋

隋煬帝楊廣(569-618年)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隋朝的亡國之君。煬帝是其死後唐朝給他的諡號,“煬”是昏庸淫暴的意思,千百年流傳的《隋史》和民間小說(隋唐演義等),讓隋煬帝臭名昭著,王夫之稱其為“逆廣”,野史小說把他描寫色中餓鬼。然而我們回顧歷史,加之時間的證明,我們不禁懷疑這些所謂的正史可靠嗎?我們都知道正史之一的《隋書》是唐朝魏徵主持編制的,其是和隋煬帝一個時代的人,對其可謂是耳熟能詳,但是在編制《隋書》時貫徹了“以隋為鑑”的政治立場,把隋煬帝描繪成與商紂一樣的暴君,重點突出其荒淫無度,甚至隋煬帝的生辰都沒有記錄,導致成為了如今的一個謎。在《隋書》中,對楊堅出生的徵兆有詳細的描寫“突現頭上角出,遍體鱗起”,但是對楊廣卻隻字未提。第一次為楊廣寫徵兆的是《海山記》,曰:“隋煬帝生時,有紅光燭天,裡中牛馬皆鳴。先是獨孤後夢龍出身中,飛高十餘里,龍墮地,尾輒斷。”這可是不祥之兆,有還不如沒有呢。《資治通鑑》中司馬光借歷史以“資帝王之治”,政治傾向更加明顯。我們回顧歷史,隱約發現《隋書》對隋煬帝充滿著藐視,故意忽略楊廣的一些事蹟,流傳的正史似乎故意把隋煬帝描繪成一位十惡不赦的暴君。然而在時間的考證之下,楊廣的豐功偉績逐漸向世人昭示。


生辰都沒有被記載的帝王,卻功在千秋


青年胸懷英雄之情

楊廣13歲時受封晉王,年幼的楊廣身不由己地被推上了政治舞臺,雖說年少,但正是長見識的時期。楊廣在外藩迅速成長,到30歲時“名聲籍甚,冠於諸王”,他在兄弟中脫穎而出。年幼的楊廣手握重兵,肩負起了北御突厥的大任。開皇二年(582)沙缽略“悉眾為寇,控弦之上四十萬”,以北齊舊將高寶玉為先鋒,大舉犯隋。邊境隋軍多數大敗,由於準備充分楊廣的幷州受影響不大。開皇三年,隋文帝派楊爽等8路軍抗突厥,加之突厥內亂,隋軍坐收漁利。沙缽略眾叛親離,又懼怕契丹,走投無路。開皇四年投靠隋朝。開皇六年,隋班歷於突厥,至此隋朝北方安定。雖然年幼的楊廣在御突厥時,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但其下的將領卻參與了整個過程,騎馬馳騁草原的意氣風發和勇猛殺敵的氣概深深地烙印於楊廣的心中。楊廣內心的英雄形象冉冉升起。

生辰都沒有被記載的帝王,卻功在千秋


平陳統帥 抹黑漸起

開皇九年(589),這一年是載入史冊的一年,遼闊的祖國大地再一次進入統一,而統領這次統一大戰的正是楊廣,時年20歲。意氣風發的楊廣這時十分渴望建功立業,與陳作戰是他夢寐以求的時機。隋軍出動了51萬軍隊,皆受晉王節度,分三個集團軍,以楊廣率領的集團軍為主攻。開皇九年元旦,陳後主舉行盛大的慶典,百官同慶,喝得酩酊大醉。隋軍先鋒賀若弼帥1200人、韓擒虎帥500人神速地渡過長江,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戰果。本應先上岸,然後和楊廣的主力匯合一舉滅陳。可是誰能想到陳軍如此不堪一擊,潰不成軍。因此楊廣也就沒有衝鋒陷陣的機會了,為此他還大怒,以“有違軍令”的緣由,抓了賀若弼和韓擒虎;後來由於楊堅的赦免,這事才作罷。然而《隋書》中卻出現了抹黑楊廣的一幕,即“晉王欲納陳主寵姬張麗華。高穎違背了楊廣心願,斬了張麗華,因此楊廣對高穎恨之入骨”,這件事情後來被小說家加以描寫之後,楊廣的形象更加臭名昭著。據事實考證,這樣的記錄純屬抹黑。當時楊廣20歲,張麗華已經30歲了,如此年輕的楊廣不可能看上比自己老的女人。此時的楊廣正是渴望功名之際,以博得父母的賞識,不可能不要臉面去追求一個亡朝的女人。所以張麗華是楊廣下令殺的,對高穎的痛恨是源於統帥之爭。

生辰都沒有被記載的帝王,卻功在千秋


大興土木。功在千秋

挖長塹,築長城,修馳道鞏固邊防。隋煬帝先後發丁男不下兩百萬人數。隋煬帝實施的一系列鞏固邊防的政策,使外敵不敢入侵,實現了較長時期的邊境穩定。但是大業三年和大業四年間長城緣邊諸縣發大旱,百姓生活艱難,這時隋煬帝又命發男丁修繕長城,結果造成“百姓失業,道殣相望”,一片淒涼之景。隋煬帝主觀上想做一番豐功偉業,可是客觀上卻走向了反面。

生辰都沒有被記載的帝王,卻功在千秋


開鑿大運河,功在千秋。大業元年轟轟烈烈的運河開鑿工程就開始了。隋煬帝一即為就下令開挖連接黃河與淮河的通濟渠,隨後又下令開挖溝通淮河與長江的邗溝等等,到大業六年,全長4000多華里的大運河工程終於完工。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人工大運河,成為了貫穿中國南北的命脈。隋朝滅亡後的千於載,大運河也幾次改道,但一直頑強的存在到清末,直到近代鐵路的修築才取代了運河的主要運輸地位。與此比較開鑿大運河的代收是值得的,開鑿大運河的豐功偉績是隋煬帝一生最得意之作,也讓我們認識到了隋煬帝的高瞻遠矚的。

生辰都沒有被記載的帝王,卻功在千秋


有才也能亡國

隋煬帝才能超群,豐功偉績,他是暴君也不是暴君。隋煬帝一生築長城鞏固邊防,開鑿大運河貫穿南北,置倉儲糧等,加強了南北的經濟交往。他北御突厥,南加兵林邑,西出玉門關,重開絲綢之路,兵破吐谷渾,設青海郡,又與東洋之國通使,加強海外交流。隋煬帝文武兼具,文治之上,他開設進士科,從他開始正式確立科舉取士的制度,一直影響到清朝末期,當今的高考制度也間接受其影響。他興辦學校,壯麗圖籍,熱心科技,推行儒、佛、道三家並行的政策,對中國傳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隋煬帝一生豐功偉績,流名當代。但他對百姓生命的漠視,註定了他成為暴君,也葬送了隋朝。


生辰都沒有被記載的帝王,卻功在千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