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濫用“歧視”一詞把自己帶到溝裡

4月9日有記者向外交部發言人提問央視關於疫情期間在華外國人受到歧視以及所謂排外的問題,後者答我們一視同仁,善待在華外國人,重視其合理需求,尊重其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絕不歧視,不因外國人而額外增加或放鬆防護措施云云。這是近來外交部第三次回應此類問題了。不過此次有點升級。發言人趙立堅表示,針對媒體報道的對個別地方部門在實施舉措中出現的一些情況和誤解,我們高度重視,將敦促相關方面改善工作機制和方法,同時也希望所有在華外國人嚴格遵守當地防疫規定,配合和支持中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通過共同努力,贏得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

歧視在中國更多是自我歧視

我不知道央視的提問本意與發言人的回應是否在一個頻道上,但這個回應與我們所見到的事實完全顛倒了。實際上,我們各地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方,在很長時間內,對外國人和中國人是區別對待的。這個區別對待不是對外國人歧視,而是優待。

對入境人士中的中國人,各地政府從最初就是要求一律集中隔離14天,而外籍人士則可以居家隔離,由此引發北京澳籍趙女士跑步事件,廣州尼日利亞人正常活動引發社區感染等幾起輿情。最新的例子是廣東4月9日判處一名湖北人未遵守防控要求影響數百人入獄10個月。按照一視同仁的做法,尼日利亞人應該同樣入獄10個月外加驅除出境。而那個毆打醫護人員的尼日利亞人更應該按照中國法律一視同仁從重從嚴處罰。

即使是在今天,武漢解封,全國各地對湖北、武漢出去的人,都仍在加以嚴格管控,要求必須具備綠碼外加核酸檢測才能走出隔離點。而廣大湖北人、武漢人,識大體,顧大局,沒有絲毫抱怨,主動做好防護工作,以防萬一。正是因為有這麼好的人民,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才能在短短2個月得到基本控制,這與正處於至暗時刻的國外各國形成鮮明對比。

所以,在中國指責中國歧視外籍人士,是滑稽荒唐的,也與中國網民的觀感相反。網上的輿情顯示,中國人民的要求很簡單,不指望國人優先,至少別搞反向歧視,對外國人搞超國民待遇。網友甚至對比有關案例後苦澀地指出,如果澳籍趙女士不是華人,而是澳大利亞本土人士,可能不會受到如此果斷的嚴重處罰。

濫用“歧視”一詞,不能成為無原則的政治正確

這就是涉及到歧視一詞的濫用。歧視如今在全球有政治正確時髦的趨勢。對某些犯罪率超高的群體,不能指出其族群身份,否則就是種族歧視;對於傳染病防控,對於重點疫區人群加強防控措施,也被稱為地域歧視。當“歧視”被濫用,我們發現,正常的防控都無法實施。隔離病毒不隔離人,這種毫無營養的口號天天在媒體上顯示高尚,但實在是無腦。請問,怎麼才能做到隔離病毒不隔離人?這病毒又不是在實驗室的培養皿中。

我作為武漢市民,武漢封城前幾天回到老家,自覺居家隔離,不與外界接觸,生怕自己身上帶病毒傳染給鄉親,那就罪過大了。因此,市、鄉、村三級幹部每天來家查測體溫,瞭解情況,我從來都密切配合,主動服從,從不認為這是對我個人或對武漢人、湖北人的歧視。

傳染病不同於其他情況,它與人相伴相隨。無論是武漢早期疫情暴發導致一些國家禁止中國人入境或是今天中國最大限度關閉國門防止境外輸入,都是正常的防護,與歧視沒有半點關係。我們對此,要有基本判斷和理性認識,既不能過度以受害者的姿態譴責其他國家,更不能以聖母白蓮花的天真禍害自己,破壞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在疫情防控中,什麼是歧視?一個在湖北出生帶有湖北身份證號但疫情暴發以來不在湖北生活也沒來到湖北的人,在外地不分青紅皂白地被拒絕住店、回家,這是歧視。醫學檢查證明此人沒有任何病毒問題,還不讓回家,這是歧視。這些情況在疫情早期出現過,但後來都講清楚了,也就得到解決了。這種情況在所難免,但不是主流。當時乃至現在,很多人仍拿這些已經解決的個案說事,則是賣慘,是對發生地的另一種歧視。

如果跟著某些外國人的思維,將正常的防護認為是歧視,一來會功虧一簣,廣東目前的情況就是教訓;二來會讓自己陷入被動,成為外國譴責中國的把柄。你外交部都承認了中國廣東在歧視非洲人,那麼非洲暴發排華反華浪潮就很可能成為危險的可能。事實上,最近已經發生多起非洲人劫殺中國人的案例,而當地警方並不像中國對待涉外案件那樣積極主動。這才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和嚴重的種族謀殺。外交部發言人應該在切實保護中國人方面多發重話,要求各國對中國人予以一視同仁的對待。

所以,無論是全國各地對目前湖北、武漢出去的人員採取防控措施,還是中國對入境的外國人士採取同樣的防控辦法,都應該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正當行為,切不可濫用“歧視”,混淆理性認識,在嚴峻的防控形勢中增添社會秩序失控的額外風險。

話術的失敗往往容易導致行動的被動

應該承認,我們的話術是有問題的。疫情暴發之初,一些國家包括傳統友好國家,對中國人入境進行封鎖,我們一方面表示理解,但另一方面也要求對方不要過度防控。這也導致國內網民對一些國家產生不滿情緒,認為中國受到有關國家歧視。事到如今,全球疫情逆轉,我們同樣採取最大化限制入境的防控措施,懇請各國政府和人民理解,這和最初對外的表態自相矛盾。這就是對疫情的理解和認識缺乏理性認識的結果。後來有國家對中國提出陰謀論指控,我們對外措辭很嚴厲很徹底,堅決反對一切陰謀論。但後來國際上卻不斷有人在研究發現疫情暴發可能跟美國有關,發言人也曾以此反擊美國的指控,引發一輪外交紛爭。這又陷入了新的自相矛盾,如果有記者拿來問發言人,不知該作何回答。歧視一詞的濫用也是如此。所以,語言是思維的表達,一定要謹慎措辭,否則一不小心就會把自己帶到坑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