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以“出走”相要挾怎麼辦

孩子以“出走”相要挾怎麼辦

小愛就是當下美好的感覺,大愛就是未來美好的感覺!

愛分為小愛與大愛,害也分為小害與大害。小愛指當下快樂幸福的感覺,小害則是當下心裡特別難受;大愛指未來三五年也許是更長時間,關平孩子一生的美好感覺,大害則是未來痛苦的感覺。

大愛往往會給人帶來當下的痛苦,給人帶來當下的小害:但是這些小害累積成了能量,最終會帶著孩子進入舒適區,小害就慢慢地演變成大愛,而我們對孩子的規矩和約束,看似小害,實則大愛。

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的事,然而,我們對孩子的愛到底是害還是愛呢?

中國式的教育模式有四種:

第一,從小愛到大害。父母總是寵溺孩子,總想讓孩子時時快樂,放任他,結果小愛讓孩子不思進取,沉溺於玩樂,一事無成,最後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工作,孩子成了啃老族,父母悔之晚矣。小愛變成了大害,小愛給得太多會導致孩子沒有能力走向社會,這種教育類型就是溺愛型。

第二,從小害到大愛。父母嚴格要求孩子,從行為舉止、學習興趣各方面施加壓力,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逼孩子每天學習8小時、10小時。重壓之下孩子從小練就一身本領,孩子成才了,但孩子幾乎沒有快樂的童年,長大後對人也會更加苛求,這種類型叫缺愛型。

第三,從小害到大害。當孩子在小害侵擾下實在承受不了的時候,心態最容易發生變化。小害過量,孩子變態。父母不懂愛,不能給孩子美好感受,一味地逼迫,愛變害,害更害。這是摧殘型或錯愛型。

第四,從小愛到大愛。既要在當下避免小害,又要確保未來不至於演變成大害。如果完全避免小害,孩子就不會有痛苦。然而,不經歷痛苦,哪兒來未來的成功與幸福快樂呢?很多能力都是在痛苦中練就的。方法很簡單,小害之前先小愛,小愛多給些,小害少給些。於是,小害練就能力:小愛給予感覺。在小愛的包裹下,孩子會忽略掉那些不愉快的小害;心靈不容易受到傷害。這樣既有小害的促進,又有小愛的甜蜜,更有充滿大愛的未來。

孩子將在一個陰陽有序的環境中走好快樂的人生之路,愛回到了理性的世界,小愛與大愛理性配合,凡事有度,人生無誤。我們將之稱為真愛型或會愛型。

鼕鼕媽說,5歲的兒子鼕鼕想吃雪糕但沒給他買,他就哭喊著:“你不給我買雪糕,我就要出走,讓你們找不到我,讓你們傷心……”媽媽說:“明天給你買,行不?”孩子說:“不行,就要現在買!你們讓我傷心,我也要讓你們傷心……”媽媽說孩子經常這樣哭鬧,實在沒辦法就只好給他買,下回他又照舊,媽媽不想再這樣下去,如果有一天買不起他所要的東西怎麼辦?

平日看到別的小朋友有什麼,他就纏著媽媽要,去超市看到喜歡吃的、喜歡玩的也非要買下來,如果不買,就旁若無人地大聲哭鬧,怎麼哄勸都不行,除非滿足他。也因為這樣,媽媽不敢帶他去人多熱鬧的地方,生怕他又躺地上哭叫,讓自己難堪尷尬,無所適從。

媽媽怕孩子哭是直接原因。當孩子第一次想要東西沒有得到滿足時,經過哭鬧,家長很快滿足了他。一次又一次後,孩子自然總結出經驗:哭鬧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慢慢就會形成孩子用哭鬧、說狠話的方式來威脅、控制家長,家長只好妥協,完全讓孩子牽著鼻子走,失去了家長的權威和管教的責任。

是什麼原因讓家長聽不得孩子哭呢?

(1)怕孩子的哭聲吸引別人圍觀或注意,家長感覺很沒面子,害怕別人取笑自己管不了孩子,沒能力。

(2)聽到孩子哭,家長心裡煩躁、慌張、害怕、不安,這種感覺讓家長想盡快擺脫這種狀況,於是很快答應孩子的要求,制止哭鬧。

(3)孩子的哭聲太吵,家長擔心影響別人。

(4)家庭教育模式是根本原因。鼕鼕爸脾氣急躁,家裡吵鬧不斷。孩子稍微慢點,就打屁股,說話較粗暴,缺乏耐心。每當這個時候,媽媽就會出面護著孩子,時間久了,孩子對媽媽產生較大的依賴,不高興的時候不會說出來,只是抹著眼淚哭,這樣讓媽媽很受不了,於是輕易就滿足孩子。

孩子在爸爸簡單粗暴的教養方式下,沒有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的願望,孩子屈從於家長的權威,感覺很委屈,得不到家長的尊重和理解,自然容易以哭這種方式呈現出來,實則渴望得到關注和重視。

遇到這種情況,解決辦法如下:

首先,家長心態要保持平和,不能被孩子的負面情緒所激怒。當孩子無理取鬧,大哭大叫時,家長要靜下心來想想孩子這時候在想些什麼。當家長跳出孩子製造的情緒氛圍時,就能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理性。可以通過深呼吸來調節情緒,從而冷靜地面對孩子。

只有當家長心平氣靜的時候,才能夠恢復理智,找到解決辦法。如果家長這時被孩子激怒,情緒爆發出來,不僅給孩子製造了恐懼感,帶來不安全感,對解決事情也不利。

其次,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家長要認真聆聽孩子的想法,理解、體諒孩子當下的感覺,那個引起孩子不快的事情也許在家長眼裡算不得什麼,可是在孩子心裡就是大事。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表達,讓別人瞭解他的需求。可以詢問孩子當下的情緒,是生氣還是難過。要允許孩子表達情緒,讓孩子學習識別自己的情緒,幫助孩子找到情緒的出口。通過耐心傾聽,孩子的感受被家長深深理解後,他的情緒就會平靜下來,這時再說出一些要求和界限,孩子接受起來就相對容易了。

孩子情緒不佳時,家長的理解和傾聽,能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信任,發展出融洽而親密的親子關係,瞭解孩子所思所想,知道孩子的心理動態,而不僅僅是家長的壓制和權威。

最後,在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前提下,協商規矩。家長要給孩子立一些規矩,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不可以。這些規矩的建立,要和孩子一起商量來完成,在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建立,這樣孩子能得到尊重,親自參與規則的制訂,也就更願意去遵守。這個過程能

讓孩子感覺是自覺自願,而不是被家長強迫,孩子能找到自主性。

對孩子制訂規矩,讓孩子懂得界限的制約,是對他的保護,讓他更加明確哪些是安全的,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安全或會損害別人利益,是不能做的。規則要有彈性,要根據孩子年齡和條件的變化,進行合理地調整。比如鼕鼕媽媽,可以跟孩子商量一個月或一週可以買哪些東西,哪些不能賽,這些要求要在外出之前就商定好,如果孩子能夠接受這種延遲滿足,是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的,能讓孩子從小懂得秩序和自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