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這幾日隨著特斯拉Model Y的交付,2020年最受矚目的電動汽車新品,也基本上拉開神秘面紗。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之前Elon Musk對這款車的評價是“something super special”,“a manufacturing revolution”,“the machine builds the machine”等。聽上去似乎Model Y的創新大都集中在製造方面,而非Model 3集中在用戶體驗方面

就像Model X是在Model S上的小改一樣,Model Y也像是在Model 3上的同平臺小改。但作為SEXY四款車型的最後一篇拼圖,Model Y之前有很多的黑科技預告也讓我們有很多的期待

首先來看外觀和大小的差異

作為同平臺的車型,Model Y 在外觀、內裝、部分規格上都與 Model 3 相近。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具體來說,比Model 3長了57mm,寬了72mm,高了181mm。如果說Model 3的長寬高尺寸與寶馬3系、奔馳C相當,那你可以理解Model Y和寶馬X4、奔馳GLC Coupe相當。

再來看軸距方面。Model Y的 ,只比Model 3長15mm,改變非常微不足道。可以判斷的是在電池方面Model Y和Model 3將會有非常大的兼容性,也就是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與Model 3五座相比,Model Y五座前排在乘坐空間上增加不大,後排頭部和腿部略有提升,這些對於乘員來說,還是有些變化。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更大的變化,是在儲物空間上。Model Y在後備箱配有一鍵放倒功能,可以通過後備箱左側拉手把二排座椅放平,可以得到一個1925L的後備箱,甚至比奔馳GLE或者奧迪Q7還要大一些。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雖然車背是流線向下的,尾部的高度空間會稍微受限。但加上前面Model Y 的前艙也能可以容納一個隨身行李箱,這款車的使用範圍更廣了。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結合Model Y 搭載了電動尾門,應該是在使用便利性方面,比Model 3有了很大幅度的進步。相信這點進步對於消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可能也是Model Y相比Model 3,最大的溢價點了。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其次是低溫能耗的改進

對電動車來說,消費者最關心的還是續駛里程。從車主手冊看到,Model Y在動力系統方面,最大的改進是搭載熱泵空調

所謂熱泵空調,指的是空調製熱方式,從之前的PTC加熱方式,改成了熱泵加熱。其實就是

優化冬季低溫用車能耗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從特斯拉官網公示的信息中,Model Y長續航版的WTP工況里程508公里,相比Model 3的518公里只下降了2%左右

工況續航測試是不開空調的,整車尺寸和重量方面增加了這麼多,能耗差異只有2%,個人感覺比較神奇。

這到底是數據水分,還是整車和驅動系統效率更進一步,我們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測試。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最後,黑科技在哪裡?

對於Model Y,馬斯克在不斷拉高技術人員的期待,有以下幾點傳說中的改進:

1 整車線束減少95%?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要知道在一輛普通豪華傳統車上,線束長度達到4000米是很正常的。Model 3通過將傳統CAN網絡架構改進成“域架構”,大幅度減少控制器數量,將線束的長度降低到了2500米。而Model Y要在Model 3的基礎上再減少95%,降低到100米!

目前全球還沒有Model Y的拆車報告,沒辦法確認其真實性。除了線束之外,整個電子電氣架構,包括核心的控制器,還有哪些零件被重組了,只有見到實車才能知道。

2 白車身的一體化鑄造

特斯拉發佈Model Y的白車身細節圖,也讓我們看到了,Model Y在結構特性上的改變。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根據現有的信息來看,Model Y可能採用了幾個壓鑄件,分別是左右前減震塔總成和後下車體總成。前後減震塔總成採用壓鑄鋁,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後下車體總成,是否採用一體鋁鑄造,這個技術難度比較大,需要在後續有實車以後才能確認。

總體的來說,特斯拉在之前的技術上做了一定的改進,但是目前還談不上在車身設計和製造上存在革命性的突破。

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零部件、模具和連接點的數量,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最終實現綜合成本的降低,這個目標也是整個汽車產業在追求的

3 自動駕駛FSD功能

這個硬件應該是和Model 3的HW3一致的。我估計特斯拉目前的做法就是小步迭代,一邊向前兼容,一邊完全依賴於軟件的提升

這個發展路徑的潛力很大,什麼時候能實現完全自動我們不知道,但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總的來說,Model Y就是Model3“它哥”。從現有披露的信息總結來看,對於消費者來說,它帶來的主要是空間和使用便利性方面的改進,實際駕駛體驗與Model 3差不多

但是對於整個汽車行業來說,其在能耗技術方面、電子電器架構方面、車身製造方面,如果能夠帶來大刀闊斧的改進,用大膽改革的勇氣給整個汽車行業一個範例,將會是業內人士非常關注的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ModelY真的是隻是大一號的Model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