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非洲豬瘟帶來的機遇與風險!

第一;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由於非洲豬瘟病毒不能進入人體細胞內部,也不能利用人體細胞內的各種“機器”生產病毒,因此,不會感染人體細胞,也就不能讓人得病。

發生疫情的疫點和疫區內的生豬已經全部撲殺並進行了無害化處理,絕對不會流向市場。

根據國家對生豬實施定點屠宰、集中檢疫的政策,生豬屠宰過程是嚴格實施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同步進行。檢疫合格的,方可上市銷售。在正規、合法的超市或農貿市場購買的豬肉產品是安全的放心食品。

為增加農民收入,助力脫貧攻堅,請積極購買放心豬肉產品。

先說明這點是怕一些人亂髮言論,免得引起大家的恐慌。

2019年非洲豬瘟帶來的機遇與風險!

  1. 非洲豬瘟現在就是不是養殖戶和從事這行的人都知道今年的.(2018年8月2日下午17時,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診斷,瀋陽市沈北新區沈北街道(新城子)五五社區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並於8月3日上午11時確診。)雖然現在也不知道到底怎麼流入我國。(前一篇介紹了我國非洲豬瘟的情況)
  2. 在中國社會中中國豬肉需求量大概每年5500萬噸,也就是說有14000億人民幣市場規模但是我們國家每年還是會進口很多豬肉因為其他國家豬肉成本(美國豬肉生產成本低,摺合人民幣價格為每斤4.5-5元,中國的生產成本比美國高80%—90%,為每斤6-6.5元)加上口碑問題。我們國家進口豬肉逐年增加。豬肉產量佔全國肉類總產量的62%,中國豬肉產量佔全球豬肉總產量的48.5%。

2017年中國豬肉進口國家和數量統計

2019年非洲豬瘟帶來的機遇與風險!

2017年我國進口豬肉122萬噸,相當於1479萬頭豬,接近一個福建省出欄量。截至2018年2月, 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397萬頭, 同比下降5%, 生豬存欄量為3.3億頭, 同比下降4.7%。 從存欄量上看, 生豬供給一路下滑,目前處於2016年以來的低位。 由於環保政策去產能和統計口徑不同, 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與生豬存欄量自2016年一路下跌, 處於2016年以來的最低位。 但豬飼料的消費量從側面反應實際生豬供給不斷上升。 豬飼料的主要原料粗糧、 玉米和小麥以飼料為用途的消費量自2016年6月不斷攀升,並在2017年4月份出現平臺性增長。 2016年上半年飼料需求顯著下挫, 也顯示了當時生豬存欄量的下降, 上半年豬肉供給相對需求短缺的格局,帶動去年上半年豬肉價格的顯著增長。 當前三大豬飼料原料飼料用途消費量逐步上升, 從側面反應供給端充裕。

上面是介紹我國目前的養豬情況,但是非洲豬瘟和現在的環保壓力大多數中小養殖戶的退出(防疫和環保)非洲豬瘟的出現帶來了很大的機遇(全國前10大生豬企業的年出欄量佔全國年出欄量的5.8%。而有統計還表明,在我國,目前豬場總數6713.7萬個,1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達50%,換句話說,有50%的養豬場平均存欄不足百頭。而這些平均不足百頭的豬場每年生產的生豬要佔到全國年出欄總量的50%。

)中小養殖戶的退出將會帶來很大的缺口,所以現在很多大豬場開始存欄加大養殖規模。應對明年的市場,大型企業可以現代化養豬成本低效率高(一人可管1500到2000頭肥豬)配懷(1700頭豬)標準6人(說5人大家應該懂得一位組長沒算上去打醬油的)產房(1700母頭豬)介紹一下產房和配懷是一起的就在隔壁統稱一線!標配10人一般12間產房單元 6位飼養員2位技術員1位組長還有1位夜班值班人員這是一般現代化養豬情況。

2019年非洲豬瘟帶來的機遇與風險!

養豬現代化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中小養殖戶的退出大型豬場的崛起。大型養殖場的資金能抗住出欄價的低潮階段。而小型的養殖戶一般扛不住這麼大的資金缺口而倒閉。豬每天吃的都是飼料(錢)一天的飼料錢都不知道多少加上人工還有環保。非洲豬瘟已經擾亂很多豬場補欄計劃,而在北方主產區母豬淘汰力度同比去年明顯加大,母豬去產能加速,因此我們2019年也有望開啟新的週期(只是猜測)

2019年非洲豬瘟帶來的機遇與風險!

提高生物安全措施

過去很多中小豬場生物安全工作做的不到位,不重視消毒和免疫工作,非洲豬瘟病毒潛伏期長,在飼料,生產工具,拉豬車甚至豬場員工身上廣泛存在,豬場老闆務必重視生物安全,尤其是消毒工作。

非洲豬瘟對養豬業的影響將會持續存在,無論是生豬跨省調運政策還是生豬運輸車輛備案政策,都將持續存在。身在養豬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我們唯有適應政策,才能生存和發展;唯有正確認識並高度重視養豬業存在的各種不確定性和疫情風險,我們才能抓住發展和賺錢的機會。​

2019年非洲豬瘟帶來的機遇與風險!

在這裡祝願各位養殖戶2019豬年生意興隆。

有空點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