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来县水稻催芽、育秧忙 新种植技术成主角

随着天气转暖,泰来县水稻春耕生产工作也相继展开。作为全市的水稻生产大县,目前,泰来县9处催芽车间全面开展水稻智能催芽,全县2.7万栋水稻育秧大棚也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并且很多水稻种植户采用了新的水稻种植技术,不仅节约了水稻种植成本,还有效提高了水稻育秧作业速度和稻苗质量。

“这里是大兴镇依布气村五桥水稻智能催芽车间,我身后的是水稻催芽箱。这里一共有16个水稻催芽箱,每个单次可催芽12吨半。连日来,农民朋友们纷纷到这里进行浸种催芽,为苗齐苗壮打下良好基础。”记者刘国斌说。

大兴镇新风村稻农孙胜明是村里的种粮大户,这几年他一直在智能催芽车间催芽。

“我今年种了一百八九十亩地,一共是1800斤种子,我今天拉这来泡籽的事哈417这个品种,准备是11号就回家播种。”大兴镇新风村孙胜明说。

占地450平方米的大兴镇依布气村五桥水稻智能催芽车间,可以浸种催芽400吨,可为5万亩水田提供优质芽种。为了确保催芽质量,大兴镇农业站技术员秦广海天天守在这里,保障机器运转正常。

“每一个箱浸出一批种子是需要7到8天左右,通过这种浸种催芽方法,一个是浸泡时间够,再一个低温浸种养分不损失。浸种时间够它浸泡透 这样它的养分释放的好,而且咱们通过这个方法侵种催芽的它温度、出芽是一致的,这样催出的芽是又壮又齐”大兴镇农业站技术员秦广海说。

在催芽车间不远的水稻育秧棚里,稻农们正在分工合作,开展平床和摆盘作业。

“我们大兴镇水稻面积34万亩,在今年春耕生产中,我们本着抢前抓早和实施早播的原则,提前动员群众早物资储备。在水稻育秧过程中,我们动员群众早扣棚增温,目前我们已经进入水稻浸种阶段。”大兴镇副镇长安继友说。

在克利镇河北村集中连片的育秧大棚基地内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和传统育秧不同的是,稻农们采用的是种子包衣,不浸种、不催芽的种子处理技术。使用自走式秧盘育秧播种机作业,稻农们配合默契,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机履带匀速传送,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能够栽种一亩水稻田所需的30个秧盘的装填营养基质、撒稻种、铺覆盖土等环节,速度和效率是人工铺盘播种作业的5倍。

“一次性完成了播底土,还有播籽加覆土就完事了,省时还省力。我们村现在已经达到百分之八九十这种机器了,非常好!”克利镇河北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吉顺说。

今年,泰来县以“抓优质、强中药、促蔬菜、扩饲料”为主线,全面开展春耕生产工作,为了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水稻主要以五优稻4号、松粳22等优质水稻为主,推广水稻有机化种植,今年水稻种植面积180万亩,其中优质水稻面积达130万亩。


(看齐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