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某基金说句公道话

为某基金说两句公道话。

先说结论,国内的基金会,经的起查的,我不知道有没有,如果有,也很少。某基金做的还算可以了。

大多数的基金会主要问题出在财务管理方面。

以刀口浪尖上的某基金为例,最近被【正义】的网友扒出购买超出市场价格十倍的天价电脑,两万多的音箱,一万多的硬盘,未明型号的两台索尼相机,三万五的电视,更夸张的还有三十多万的全身彩超仪,而这些东西,用途是标明:自用。

行政办公,有必要用这些?办公室里,真的需要两万多的音箱?三万五的电视?

其实这就是财务处理不妥当。基金会按照法律规定是可以提取管理费的,大多数的基金会当然是顶格提取,充分用好法律规定。问题是,提取费用,需要发票,需要提取的依据,所以冒出这些不可思议的【采购】。

说的更透彻一点,这些发票都是凑的,东拼西凑,结果当然不可能完美,公示出去,难免遭人诟病。

我们可以理解,有些时候的确做不到规范。

比如说,慈善机构参与抢险救灾,你跑灾区去了,吃饭睡觉打车都会遇到财务要求不规范的地方。说睡觉,灾区的宾馆没有发票了,你住不住?吃饭没有发票了,你吃不吃?这些没有发票的费用支出,你得给报吧?你不能让员工自己掏腰包吧?怎么报?只能找发票。

但是找的发票要尽量规范。你找张全身彩超仪的发票?我擦这样的发票你都敢用?这么大的数额,而且这玩意,万一被查,实物你有吗?对不上怎么办?谁给你开的这张发票?这是虚开发票,是犯罪行为。你使用假发票同样也是犯罪行为,你就不怕出事吗?

关键是,你给老百姓怎么解释?你跟老百姓前脚说一包方便面都能公示,后脚你就给办公室添置台全身彩超仪?老百姓募捐给你的钱,你就这么花?

道理上是说不过去的。

财务做账,要讲点技术含量,尽量请有资格证书的,有实战经验的会计来做账。没有发票,也能做账,就看你怎么运用费用支出的原理给税务局讲故事。另外从长远来看,基金会的声誉大于这点小钱,没有必要为了顶格提取管理费,什么违法手段都用上。就为这点钱,不至于脱光衣服甩开膀子吧?文雅一点,穿上西装吃牛排不好吗?

基金会的经营,要守法合规。公道地说,确实有些费用支出了,没有发票来源,挺冤的。但就管理而言,这个问题不是没有其他的合法方式可以解决。我个人能理解这种不规范的做法,做好事挺难的,会遇到很多麻烦和问题。不过还是希望国内的基金会,做好事,尽量规范,起码要能做到自证清白,宣传自己的时候,也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事实。自己做不到的,不要给人民群众一个假象,让群众以为你真的能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