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談論到李玫瑾,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李玫瑾是公安大學的教授,在青少年心理學上大有研究,她的很多講座都能

“一針見血”的指出家庭教育背後的問題。

或許有的家長會問,為什麼一個公安大學的教授,一個對犯罪心理學有研究的教授為什麼會研究青少年心理學,李玫瑾也針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應:

李玫瑾教授: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犯罪心理問題很多源於人的早期,所以我在犯罪心理研究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視研究人早年的一些心理問題,而且,真正要破解人的一些心理問題,你也會發現,它和人的早年的關係密切相關。"

現在很多年輕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存在問題的,為了讓孩子智力發育,去上早教課、各種補習班,其實大可不必這樣,有4樣東西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李玫瑾教授表示: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李玫瑾教授: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1、奶粉

大多數孩子從出生開始就進行母乳餵養,沒有接觸過奶粉,但是等到孩子一歲的時候,家長就要給孩子準備奶粉了。

斷奶後很長時間寶寶食慾不是太好,因為她的"奶癮"還在,所以要選擇適合寶寶身體發育的奶粉,這樣才能補充日常需要的各種營養,奶粉這一項上千萬不要節省。

繼續喝奶粉會讓寶寶的智力跟體質得到更好的保障,更加聰明健康,尤其是1歲內的寶寶,1歲內的寶寶無論輔食多麼營養,都不能完全替代奶粉,還是要以奶粉為主。

李玫瑾教授: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2、紙尿褲

在老一輩人眼裡,根本就沒有紙尿褲這一說,大多數老人覺得,紙尿褲就是浪費錢的東西,不少新手寶媽沒有經驗,只能聽過來人的說法,其實這是錯誤的。

寶寶在一歲之前,根本不具備對擴約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支持老人說的把尿的行為,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脊椎。

李玫瑾教授: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而太早的給孩子斷紙尿褲,也容易傷到寶寶的脊椎,最佳的斷紙尿褲時機,至少要在孩子1歲半之後,才可以訓練孩子自己獨立去上廁所。

在紙尿褲的選擇上以透氣、吸水和不傷皮膚為主,當然了,甜甜建議家長購買之前可以先用試用裝,確保寶寶對這款紙尿褲不過敏後再持續使用。

李玫瑾教授: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3、孩子的玩具

孩子玩玩具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家長覺得玩具買太多是浪費錢財,其實不然,在孩子幼兒時期,玩具既可以開發他們的智力,還能陪伴孩子,給予孩子一定的安全感。

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決定給孩子買什麼玩具,並且決定買玩具的間隔時期,但是一定不能斷了孩子的玩具。

李玫瑾教授: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4、兒童故事繪本

在孩子最初的認知過程中,興趣是第一位的,3個月以內可以準備黑白卡,以此來訓練寶寶的注視和追視能力,不僅可以促進視力發展,同時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有很大好處。

隨著孩子的成長,可以購買不同類型的繪本讀物,這些書籍將複雜的世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現出來,是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瞭解這個世界。

李玫瑾教授: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好的故事繪本是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的,這一點是符合孩子表象思維的特點,對孩子的大腦發育非常有好處。

閱讀兒童故事繪本的同時,還能促進孩子視覺、聽覺、觸覺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進行親子閱讀,能增進親子關係,堅持住了,還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孩子認知圖形的能力從很小就開始慢慢養成,所以在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每天花十到二十分鐘陪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李玫瑾教授: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養育一個孩子長大成人確實是一件費錢又費力的事情,但是為了寶寶的身體健康和心理發育考慮,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我一直堅信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但是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找到了正確的育兒之道,才會培養出來一個優秀的孩子,並且能讓孩子學到很多東西。

李玫瑾教授: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如果你在育兒的道路上經常手足無措,就請關注甜甜,每天更新一點育兒知識,讓你在育兒的道路上不再孤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