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法律剛剛表決通過!禁止任何人威脅醫護人員人身安全!

在今天(28日)上午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獲得表決通過,將從2020年6月1日起施行。

它是我國衛生健康領域內的第一部基礎性、綜合性的法律。從2017年12月以來,這部法律草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經歷了4次審議,在中國人大網向社會公佈,最終以國家法律的形式,對醫療衛生健康領域裡的社會關係和行為進行了規範。

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的立法目的是發展醫療衛生與健康事業,保障公民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它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衛生人員、藥品供應保障、健康促進、資金保障、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等幾個章節進行了具體規範,體現基本公共醫療衛生服務和促進健康,以及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新理念,也反映出對我國衛生與健康相關立法工作的新要求及立法思路的與時俱進。


針對“醫鬧”事件屢禁不止,該法作出明確規定:全社會應當關心、尊重醫療衛生人員,維護良好安全的醫療衛生服務秩序,共同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醫療衛生人員的人身安全、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

違反本法規定,擾亂醫療衛生機構執業場所秩序,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公民個人健康信息,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公民個人健康信息等,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別讓醫生成為高危行業

昨晚(27日),北京民航總醫院惡性殺醫案有了階段性進展,嫌疑人孫文斌以涉嫌故意殺人罪批准逮捕。等待他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

這部法律剛剛表決通過!禁止任何人威脅醫護人員人身安全!

國家衛健委已經明確表示,這不是醫患糾紛問題,是非常嚴重的刑事犯罪。但網絡上依然輿情洶湧,實在是這次兇犯的手段極為殘忍,絕不是普通病人家屬為解決治療糾紛,而是罪犯的惡意殺人。網上流傳的監控錄像,看得實在令人心驚。

進一步引發輿論的是昨晚流傳開來的楊醫生同事的一篇記錄,細細讀來,百感交集。

這個事件可能會被避免。

記錄說,在這位95歲老太太住院治療期間,病人家屬已經表現出了較極端的情緒,除了常見的辱罵、吵鬧外,還用言語威脅過治療的醫生,尤其是小兒子極為情緒化、極端化,總說老太太死了,醫生們誰都別想活。半個多月間,醫生都是忍氣吞聲、膽戰心驚。

可能因為平日裡見慣了這些沒素質的病人家屬,也可能日常工作太繁忙,沒空理會,也可能一心善良,覺得患者家屬只是言語上出出氣,絕不會往生命威脅上去想,也有可能……總之,在這半個多月的時間內,醫院其實有充分的時間發現、跟蹤、處理這類極端患者家屬的心理波動,及時採取有效的防備措施,至少可以安排安保人員重點盯防。一線的醫生如果發現有此類極端的患者家屬,也應該及時上報情況,申請必要保護。

這種對極端的,甚至有犯罪傾向的病人、患者家屬的心理掌控,各級醫院理應建立一個暢通的信息反饋機制,以及一整套必要的應急措施,把風險控制在苗頭狀態。

這部法律剛剛表決通過!禁止任何人威脅醫護人員人身安全!

令網友更為不解和氣憤的是,醫院方還要繼續給兇犯的母親提供醫療服務,調集一切醫療資源救治。兇犯的母親反倒成了“英雄的母親”。

如果從情感上來說,大部分人無法接受這一結果,但這“憋屈”背後,恰恰是醫生這一職業的偉大所在:醫生的眼中只有病人,沒有仇人。

當然,醫生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面對無辜同事的慘死,在情感上天然會對兇犯的親屬產生排斥,但職業道德上又要求平等對待每一位病人,盡最大努力救治,這絕對無關病人的身份。至於“英雄的母親”一說,島叔寧願相信是執筆醫生的氣話,可以理解,但絕不是醫生們受脅迫,並就此對病人另眼相待的理由。

近些年,媒體頻繁爆出的醫患糾紛,甚至惡性傷醫事件,一方面推動了相關立法保護醫務工作者,規範醫療秩序,比如“醫鬧”入刑等。最新的消息是,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28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明確“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威脅、傷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

在制度層面已經有法可依。接下來,不妨放大這些極端案例處理結果的警示效應,彰顯法律的威嚴。

但另一方面,極端事件造成的社會心理創傷不容忽視。這件事在網絡上的熱議,引發了不少年輕人對醫生這個職業前途的擔心,他們覺得醫生也成了高危行業。這是極不正常的,極端案例絕不代表整個中國醫療領域的現實,更不應該成為我們“因噎廢食”的理由。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各類醫生缺口少則十幾萬,多則數十萬。比如全科醫生,據衛健委數據,按照到2030年每萬人有5名全科醫生,還有差不多50萬的缺口……這說明我們的醫療事業還得繼續壯大發展,還需要更多有情懷、有理想的人投入到醫療行業中。否則,少一個醫生就意味著一些病人得不到及時診治,這其中,就可能有你有我,有我們的父母孩子。

每個人身上的病症紛繁複雜,醫療本身就具有探索性、不確定性,需要醫患之間密切配合。面對病痛,醫生需多盡一份努力,患者和家屬多一份理解,甚至坦然面對生死。

畢竟,

在疾病面前,醫生和患者都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士,保護醫生,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免責聲明】“騰瑞法律網”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真實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

【版權聲明】本文圖文轉載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於商業用途,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聯繫刪除!

歡迎關注“優法問答”語音問答平臺,平臺集全國各地優秀律師5萬名5分鐘內為您解答法律問題,同時為您推薦最專業最資深的律師為您辯護,關注公眾號為您的人生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