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反思:不要让你公司的“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企业的一切经营目的都是为了绩效,员工创造的绩效越高,给企业带来的盈利竞争便越高。没有有效的绩效管理,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得不到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就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需求,最终将被市场淘汰。但现在有不少企业提起绩效管理仍是满不在乎的态度,认为没有必要,更有不少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绩效管理,但是不知从何入手,只是管中窥豹的认为绩效管理只是用来考核员工的工具,只是一项企业管理的制度。

绩效是迄今为止激励员工最有效积极工作,提高效率的方法。但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尤其当前疫情导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停摆,复工复产后员工精神倦怠,更是给企业的绩效管理增加了一层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容易掉进误区,例如绩效管理不明确反而会被员工误解为绩效是用来收拾员工的“工具”,不但不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反而会使绩效管理成为劳资双方对立的矛盾焦点。

误区一:企业管理层没有真正理解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辅导而非绩效考核。很多人都会把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混淆,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其中的一部分,如果忽略了这点,将绩效考核片面的当作是绩效管理,这样就会导致绩效管理达不到企业预期效果。

误区二:认为绩效管理和利润管理直接挂钩,所以公司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公司利润才会持续增长。绩效管理是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为企业员工指明努力方向,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绩效管理=利润管理”。

在绩效管理上,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总是很难落实推行,即使拿着成套的绩效方案,在真正落实上却流于形式,仅停留在书面上。但是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你标榜企业文化为本也好、商业模式制胜也好、战略至上也罢,其落实最终都还是要体现在绩效上,这时候企业管理者就需要深思“绩效”到底该怎么做。

那么绩效管理是该先落实企业战略还是先“抓”员工,毫无疑问,两者一块实施,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就好比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关系,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那么如何将两者统筹兼顾,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使员工的素质得到提升,员工素质的提升又会反过来刺激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呢?

《新时代绩效与薪酬创新管理》——老板身边的贴心小助手。——站在老板角度切身实际的去讲解,直到找出问题所在并合理解决,关键是不需要浪费时间。一天的课程上午将针对企业顶层战略和利益分配,下午是关键人才薪酬如何发放才能激励员工

,集中企业最核心问题,制定有效解决方案,方案就在下方链接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