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首臺“救命神器”AED在大佛景區投放

樂山新聞網訊(記者 徐梓勝)

1月20日上午,“120國家急救日倡議活動”暨急救科普大課堂公益培訓——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投放啟用儀式在樂山大佛景區舉行,這也是我市在公共場所投放的第一臺自動體外除顫器。

樂山首臺“救命神器”AED在大佛景區投放

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其中87%心臟驟停的情況都發生在醫院之外,人的心臟一旦驟停,一般搶救的黃金時間是4-5分鐘之內,心肺復甦(CPR)和及時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能提高搶救成功率!

AED機是一種便攜式、易於操作的醫療急救設備,用於患者心跳驟停後的早期除顫,可幫助患者恢復心臟跳動。由於AED可自動識別心室顫動,每一步操作都有語音提示,認為有必要除顫就會建議電擊進行心肺復甦,按下電擊按鈕後,即可完成,只要稍加培訓,就能熟練使用,適合非醫護人員在緊急狀態下使用,達到“挽救生命,減輕傷殘”的目的,有“救命神器”之稱。

樂山首臺“救命神器”AED在大佛景區投放

樂山首臺“救命神器”AED在大佛景區投放

操作演示

“如果有遊客突然倒地、呼吸驟停時,有人對其進行心肺復甦或使用AED,他們搶救成功率就會大大增加。”樂山市衛生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工作人員一邊演示操作方式,一邊向前來參加培訓的僧人、民警和景區急救點醫務人員講解心肺復甦術和使用AED的方法。

●●●


樂山首臺“救命神器”AED在大佛景區投放


“在去年的馬拉松比賽上我就看到醫務人員攜帶這種被稱為‘救命神器’便攜式自動體外除顫儀,但具體該怎麼操作我也不懂,今天學習了使用方法,以後遇到突發病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也能夠及時伸出救援之手。”一名參加培訓的民警表示,今天的活動讓他又掌握了一門急救技能。

樂山市衛生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任戴衛東高速記者,今後還將在高鐵站、大型商場、公園等人員密集場所投放AED,加強全民自救互救的技能培訓,鼓勵和倡導普通市民參與緊急現場救護活動,讓更多民眾學會自救互救的技能與AED機使用,真正讓“救命神器”發揮作用。

急救小貼士

01

確認是心臟驟停症狀。

假如你看到一個人像是心臟病發作,你需要確認他是否是心臟驟停,確認之後才能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檢查他的呼吸、脈搏,有沒有意識。可按照急診評估法來檢查。如果病人沒有脈搏和呼吸,需要進行心臟復甦(CPR)。

檢查氣管:檢查呼吸之前先確保氣管通暢。使病人頭向後仰,抬起他的下巴。如果看到氣管有堵塞物,將它清除。

檢查呼吸:湊近病人,聽呼吸聲。仔細觀察他胸部的起伏。

檢查血液循環:感覺病人的脈搏。血液循環受阻的症狀包括:面色改變、出汗、意識不清。

02

嘗試喚醒病人。

假如你看到一個人躺在地上,不知道昏迷了多長時間,你得先確定他是心臟病發而不是睡著了。搖晃他,對他耳朵大聲說話或拍手,試著叫醒他。若病人沒有甦醒的跡象,確認是心臟病發。

如果是嬰幼兒,則不能用力搖晃,否則會造成嚴重傷害。

03

撥打120。

判斷是疾病突發後,立即撥打急救電話。說清楚你在哪,有什麼狀況。說明你身邊有除顫器,你準備使用。

如果身邊還有其他人,就讓他們打急救電話,你馬上展開急救。若身邊沒有除顫器,讓身邊的人趕緊去拿最近的除顫器。快一秒,挽回生命的希望就多一秒。

04

開始心臟復甦。

假如身邊有其他人,在其他人去找除顫器的時候,你對病人進行心臟復甦。假如沒有其他人,就先撥打120,然後開始心臟復甦。

每按壓胸部30下,人工呼吸2下。每次人工呼吸不超過1秒。不能過度換氣,只提供足夠的空氣讓病人胸部擴張。

繼續按壓胸部,每分鐘100下。不能超過每分鐘125下。按壓深度為5釐米左右,張開手掌,五指向上。

若不知道病人昏迷了多久,應該立即進行心臟復甦,然後再使用除顫器。

自動體外除顫儀(AED)使用

01

開啟除顫器

確保病人身上和周邊都沒有水,打開除顫器開關。開機後,除顫器會給你操作指示。

02

貼電極

除顫器的電極是貼片式的。機器會提示你如何把電極貼到指定地方。按照指示貼到位,這樣病人才能得到規定的電擊量。一塊電極貼在鎖骨下面右胸上方,另一塊貼在左胸左乳頭外側。

確保電極和皮膚之間沒有衣物或其他隔閡。任何阻礙都會影響機器運作。

03

除顫器自動開始分析

電極貼到位後,讓其他人都遠離病人,除顫器會自動分析病人的心律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電擊。

用除顫器對病人進行電擊後,繼續心臟復甦。兩分鐘後,再用除顫器分析一次心律。重複這個步驟,直到醫護人員到達。如果過程中病人恢復呼吸或意識,你應該停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