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安陽隋代窯址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安陽隋代窯址

▲ 隋代安陽窯白釉武士俑

隋代北方重要青瓷窯跡。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北郊洹河南岸。1974年發現,由河南省博物館等單位調查與試掘。窯址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60 米,面積達9萬平方米。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安陽隋代窯址

▲ 隋代安陽窯龍柄雙身壺

發現的窯體略呈圓形,內徑約1米左右,窯壁厚0.15米,系用耐火土建造,殘跡高1.1米。窯具有支燒具、支棒、器託、墊餅及範模等,其中支燒具數量最多,形制複雜,說明這裡的燒瓷技術較為先進。瓷器主要有碗、高足盤、四系罐、缽、杯、瓶等,還有俑和駱駝等瓷塑以及各種明器裝飾品。一般胎壁較厚,胎質較為細膩,胎色灰白。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安陽隋代窯址

▲ 隋代安陽窯白釉瓷龍柄象首壺 張盛墓出土

器物表裡施釉,器表施釉不到底。釉為青色透明玻璃質,光澤較強,常見的有青中帶綠,青中帶黃以及青灰、青褐等色。施釉一般薄而均勻,流釉現象不甚顯著。因系疊燒,內底都留有支燒痕跡.有些瓷器上還有刻花、劃花、印花和貼花裝飾,紋飾題材以蓮花瓣紋居多,也有忍冬紋、草葉紋、水波紋等。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安陽隋代窯址

▲ 隋代黃釉綠彩四系罐 李雲墓出土瓷器

多年來在河南安陽地區,曾因出土過不少青瓷器而引起學者們的重視。李雲墓、北齊武平六年(575)範粹墓、隋開皇十五年(595)張盛墓和小屯村隋仁壽三年(603)墓出土的青瓷器,在造型、胎質、釉色以及裝飾風格上與南方青瓷有較大的區別,因而被稱為“北方青瓷”。安陽隋代青瓷窯址的發現,證明了所謂北方青瓷,至少其中一部分應是安陽窯的產品。因此安陽窯的發現,為研究北方青瓷的發展提供了重要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