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差點殺死馬超的人 投降曹操後發展得如何?

馬超,涼州健將,一生反曹,潼關之戰,差點將渡河的曹操射成刺蝟,成為曹操西擴路上的一根利刺。曹操對馬超恨之入骨,曾發出咬牙切齒之言:“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

就有這麼一號人物,戰場上真刀真槍和馬超幹,還差點把馬超殺死。他不是一瞋目就讓馬超“不敢動”,又大破馬超的“虎侯”許褚,而是另一位涼州健將閻行。

那個差點殺死馬超的人 投降曹操後發展得如何?

閻行,好像生來就是和馬超對著幹的。後來閻行投降了曹操,而馬超投靠了劉備。

據裴松之所引魚豢《魏略》記載,閻行,金城(今蘭州)人,後來改名閻豔,字彥明。他年紀輕輕和馬超一樣都闖出了“健兒”名頭,不過閻行沒有什麼背景,只是韓遂帳下一小將。

韓遂與馬騰都是漢末西北軍閥,兩人為了共保在涼州和關中的地盤而結為異姓兄弟,又因為地盤之爭而互相攻伐。大概在建安十年(205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之間,兄弟反目成仇,鬥起來比一般仇人還殘酷。當時,馬騰有個勇冠三軍的兒子馬超,而韓遂膝下沒有這樣勇猛的兒子,但是小將閻行毫不比馬超遜色,後來還成了韓遂女婿。

韓遂、馬騰兄弟相殘,閻行和馬超在戰場上也避免不了一決高下。

在一次戰鬥中,閻行快馬衝鋒,一矛刺向馬超,如果是平平無奇普通小將,肯定這一個回合就被挑下馬了,但馬超豈是等閒之輩,閻行長矛刺向身前,馬超卻毫髮無損,身子一晃,用胳膊穩穩把矛夾住,只聽見“嘭”的一聲,竟將閻行的矛折斷了。閻行驚訝之餘,反應也是奇快,順勢用手中折斷的矛柄猛烈捶打馬超的脖子,馬超已經來不及躲避,結結實實吃了一頓棍子。也許就一棍子,也許是一頓飽揍,無名小卒遇上沙場名將,吃一棍子就可以當場斃命,而馬超這種虎將,可能抗擊打能力也會強很多,尋遍了古籍字句,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閻行這次暴打馬超,“幾殺之”!

那個差點殺死馬超的人 投降曹操後發展得如何?

許褚大戰馬超

就是這麼一個猛人,助韓遂大敗馬騰,殺了馬騰妻兒。韓遂、馬騰連年攻伐,關中百姓苦不堪言。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請司隸校尉鍾繇、涼州牧韋端勸和二人,馬騰改屯槐裡,假節,封槐裡侯,過了兩年入朝做了宿衛養老。

建安十四年(209年),閻行受韓遂指派,拜見曹操,曹操很賞識他,對他厚加禮遇,又上表朝廷,拜閻行犍為太守,當然這個太守是虛職,犍為遠在蜀中,不在曹操勢力範圍內,但職務級別相當高,如同今日一省長。閻行也趁機向曹操表明心跡,請求讓老父入宿衛養老。閻行這樣做,一是給父母盡孝,讓父母能夠在亂世中安享晚年,比跟著自己東征西討、既奔波勞碌又命懸一線好太多;二是相當於給曹操表忠心,獻上父母做人質。

後來閻行回去覆命,也勸韓遂投降曹操,並對韓遂說:“我也是一個將軍,興軍起兵以來,不忍再見民兵疲瘁,而我們現在的地盤又只有狹小一塊,沒必要為了這一隅之地奔命,咱們還不如趁早歸附曹操。”

閻行還說,他已經自請讓老父入京師,韓遂也最好遣一子到曹營為質,以表赤誠丹心。韓遂觀望了幾年,還是覺得曹操實力最強,於是派遣一個兒子和閻行父母一同往東做了人質。

那個差點殺死馬超的人 投降曹操後發展得如何?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鍾繇、夏侯淵西征漢中張魯,有順勢一併收拾關中各股勢力的意圖,馬超起兵反抗曹操,和十餘股割據勢力一起推舉韓遂為都督。馬超對韓遂說,“鍾繇還讓我取代你,關東人再也不可相信。如今我只能拋棄在京師為人質的老父,認將軍您為父親,將軍也應該拋棄在京師為人質的兒子,把我馬超當做您的兒子。”

馬超這話也不算離譜,畢竟韓遂和他父親是拜把子兄弟,雖然曾經反目成仇,但和解之後,馬超還是一直跟著“義父”韓遂在混。

而閻行和馬超本來就有過生死相搏,如今都在韓遂手底下,想必也不和睦。閻行就勸韓遂不要和馬超一起舉兵反曹,畢竟他父母都在曹操手上做人質,他本人也早就想投向曹操。韓遂覺得關中這麼多人不謀而合,同時一起反抗曹操,似乎是天註定了曹操將敗。於是韓遂沒有采納閻行意見,而和馬超一起抵禦曹軍西征。

曹操和韓遂約在戰場相見,閻行跟在韓遂後邊,曹操因為手中有閻行父母做人質,又顧念閻行也是一個人物,就對他說,“你應該考慮考慮,還是做個孝子吧。”

後來,馬超等人兵敗,閻行跟隨韓遂回到了金城。曹操一怒之下斬殺了馬超的父親、兄弟和族人百餘口,又誅殺了韓遂留在京師的兒子等人,只是念及閻行早有效忠之意,並未誅殺閻行父母,而是將他們囚禁了起來。

曹操又給閻行手書一封,說:“韓遂前後所為令人好笑,我先後給他寫過書信,無話不說,現在對他已忍無可忍。不過你的父親自然平安無事,雖然平安,但監獄可不是什麼養親盡孝的地方,官家的牢飯也不能長久為別人養老。”

那個差點殺死馬超的人 投降曹操後發展得如何?

韓遂聽聞自己兒子被殺,閻行的父母卻還活著,就想讓曹操連閻行的父母也一起殺掉,這樣閻行才會和自己一條心,於是強行把小女兒嫁給閻行。曹操聽聞閻行做了韓遂女婿,果然也起了疑心。

閻行既然做了韓遂女婿,韓遂也表示信任,就讓他領西平郡(今西寧)。閻行趁機率部眾反叛,想殺掉韓遂後投降曹操,於是連夜攻湟中城。韓遂不禁嘆息,“大丈夫困苦危難之中,沒想到是被女婿背叛!”

閻行攻城不下,韓遂又率領殘兵投靠羌人,因韓遂素來對羌人有恩,羌人樂意為他效力。建安二十年(215年),夏侯淵回漢中,留閻行在涼州,於是韓遂糾集羌、胡數萬人攻擊閻行,閻行敗走。而七十多歲的韓遂沒高興幾天,卻遭部下曲演、蔣石等斬下人頭送給了曹操。

鬱悶的閻行沒能搶到岳父人頭,無功而返,帶領家人投降了曹操,和很多降將一樣,被表拜為列侯。曹操手下亭侯最多,鄉侯和縣侯都極為罕見,閻行大概能被封到亭侯已經不錯了。

然後閻行之名便淹沒在了浩瀚的歷史中,再沒冒出一點水花、一個氣泡。

那個差點殺死馬超的人 投降曹操後發展得如何?

而馬超全族被殺,小妾被曹操送給閻圃,小兒馬秋被曹操送給張魯手刃,他隻身入蜀後,劉備悄悄把自己部分人馬分給馬超,讓馬超在拿下成都之戰中建立功業,而後又參與漢中爭奪戰,從平西將軍晉升左將軍,再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入列蜀漢五虎上將,可謂因窮致泰了。

武力值上,馬超可能比閻行稍遜,但閻行在領軍打仗方面可能不及馬超。大魏確實是人才濟濟,猛將如雲,閻行比起魏五子良將還是有很大差距,而他連韓遂這個窮途末路、70多歲的老硬骨頭都啃不下來,在曹操心中自然減分不少,要在曹營闖出名號確實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