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傳播圖譜:試看唱遍神州

討論緣起

2014年度《梨園春》欄目的擂臺上,曾出現過兩位鶴髮童顏的老先生,同時進入年終總決賽並同臺演唱。一位是來自河南南陽的徐東銀,一位是來自山東濟南的李詩中。這是當年的一個大亮點。

豫劇傳播圖譜:試看唱遍神州

鶴髮童顏的李詩中(右)與徐東銀(左)

長期以來,梨園春舞臺上是出現過很多來自兄弟省市的戲迷的。舉兩個大家熟悉的例子。最近幾年在《梨園春》大放異彩的2013度金獎擂主孫祥雨,是河北邯鄲人。而大紅大紫多年的1999年度金獎擂主孫鴻雁,來自山東鄄城縣。

面對這些選手,某主持人有時候會不識趣地問一句:您作為一個山東人/河北人,能不能給我們講講是怎麼喜歡上豫劇的?

這?!世界觀有點奇葩了吧,讓我狂吐一口。誰規定豫劇是按河南省的省界來分佈的呢?你恐怕不知道菏澤人和商丘人說話味道差不多吧,恐怕也不知道邯鄲和濮陽曆史上曾是一家吧?大家說的都是中原方言,聽豫劇也是從小聽到大的,喜歡豫劇不是很正常嗎,值得一問?!

廣闊的中原方言區

中原方言區,是豫劇的天然傳播區域。同文同種,再加同音同韻,這是深深紮下的根。

河南省大部分地區,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以及陝西、山西、甘肅等省份的部分地區都是中原方言區。

這裡插播一下,中原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種。北方方言又叫官話,是在全國分佈最廣的大的方言種類。冀魯官話是與中原官話地緣較近的。除了中原官話區內部,在冀魯官話區有小規模的豫劇流行也是可以理解的。

豫劇傳播圖譜:試看唱遍神州

抗戰期間,由於日寇進攻華北,局勢詭譎之下大批河南老鄉到陝西逃荒。而開封等地的戲班也在同期西遷了。1939年中秋節前後,豫劇大師樊粹庭帶領他創立的“獅吼劇團”到了西安,稍作休息後即恢復演出活動。獅吼劇團猶如豫劇界的西南聯大一樣,在全民抗戰的大背景下為豫劇培養演員。時至今日,各地的豫劇團其做功的精細、唱腔的圓潤、武打的功技,皆有獅吼豫劇團的傳播印痕,而絕大部分演員都受到西安獅吼劇團的影響。

同一時期,年輕的常香玉也曾有好幾年的時間在西安唱戲。1944年她與陳憲章先生喜結連理是在西安,1948年創辦香玉劇社也是在西安。這期間,常香玉大師的幾個孩子,也在西安出生。

1949年國民黨遷臺之際,一批來自中原的官兵及家屬隨遷。當年隨軍撤到越南的豫劇表演藝術家張岫雲,從此成為祖國大陸的豫劇傳播者。她1950年在越南富國島組建中州豫劇團,1953年到臺灣。中州豫劇團是現在臺灣豫劇團的前身,他們為背井離鄉的國民黨軍人和軍屬帶去了家鄉的感覺。臺灣豫劇團一直堅持到今天,當然它的受眾主要還是中原移民。畢竟讓閩南人聽中州戲是強人所難。

全國解放前後,由司令員王震率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來到新疆。後來,第六軍大部根據安排就地轉業,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六軍與原來的129師386旅有淵源,這支部隊的很多人,是來自中原地區的好男兒。1959年,原成立於洛陽的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集體支邊,投入建設邊疆保衛邊疆的歷史潮流。這是新疆天山南北,出現中原口音和豫劇傳唱的原因。

豫劇傳播圖譜:試看唱遍神州

臺灣豫劇團張岫雲(右)、王海玲(左)與馬金鳳合影

另一為人所知的典故是,1964年,桑振君因工作調動,開始在河北邯鄲東風豫劇團工作。她接替豫劇皇后陳素真,從事豫劇教學和唱腔設計。桑振君大師為豫劇教育事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並在邯鄲終老一生。

豫劇是為數不多的能靠演員演出養活自己的劇種,這得益於其龐大的戲迷基礎。但顯然,豫劇在全國的傳播都是先有受眾,後有劇團。從沒聽說過在哪一個地方,靠主觀意志硬生生流傳的。豫劇在全國廣泛存在,並有群眾基礎,這是歷史優勢,不是哪一個人的傳播之功。

唱遍全球

中原方言區以內的豫劇傳播,是自然而然的,無須什麼外力。也就說兄弟省份陝西、河北、山東、安徽,乃至新疆有一些豫劇團,有一批戲迷存在,這不可以當什麼政績來敘述。這分明是數十年來歷代豫劇藝人自然耕耘的結果。

而中原方言區以外的豫劇傳播,簡直是難於登天。

誰有本事去上海傳播一下,去廣東傳播一下?當地方言與中原方言的巨大差異,客觀上不允許他們很好地理解豫劇的韻律,也就根本談不上想聽。倘若有人說在這些地方演出成功,肯定是找的老鄉,臺下90%的中原方言。不服來辯。

這是正常的傳播規律,是常識。而有些人就是不願說破、不願意相信這些話。天天叫嚷著把豫劇唱響全國、唱響全球。說起來也可以的,你如果有本事讓晉冀魯豫的中原方言老鄉們往全球分散分散,估計能幫你達成願望。但你要是想讓金髮碧眼的外國人聽這個,無異於對牛彈琴。

什麼樣的外國人有可能喜歡豫劇呢?第一類是本人的中原方言足夠好,比較典型的就是國際家庭,家裡有薰陶;第二類是學者,比如是一個漢學家、音韻研究者,也許會對地方藝術產生特別的興趣;第三是某種好事者,他把我們的豫劇表演當行為藝術了,不光聽唱,還看動作呢,看的那叫一個起勁。其他人是絕無可能。是的,就是要把話說死。不服來辯。

豫劇傳播圖譜:試看唱遍神州

豫劇傳播圖譜:試看唱遍神州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我們端端正正講出來,一不丟人,二不扯淡。大家可以打聽打聽,郭德綱帶領德雲社到海外巡演,臺下不也是99%的華人嗎?再正常不過了。說實話,你見過多少外國人來聽的?而那些試圖把相聲說給老外聽、或者收洋徒弟的,有什麼進展嗎?數十年找來了那麼幾個人,個例而已。同樣的,某些熱衷於跑海外,唱到什麼金色大廳、把豫劇推向全球的豫劇人,倒不如說給海外遊子送溫暖去了,顯得實在。

與其伸脖子看天,不如低下頭走路

希望把豫劇傳播的更遠,的確是一個十分宏大的志向。但是,這既沒有必要去做,有沒有可能做成,說到底就是一個緣木求魚。

與其伸脖子看天,不如低下頭走路。豫劇的根基在中原,豫劇的精氣神在鄉野。的確到了不得不轉變思想的時候了。把那些傳統的、接地氣的東西找回來,把那些怪的、空想式的東西擋起來,才能迎來豫劇新的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