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出土的張獻忠沉銀,就明白大明朝氣數已盡,神仙也難救


對於張獻忠,後世褒貶不一,他身上一直有兩個重要標籤,一個是“農民起義領袖”,另一個是“屠蜀狂魔”。明清史書都將張獻忠描述為嗜血惡魔,凡有被張獻忠看上的東西,無論是富商巨賈,還是平民百姓,他都要搶過來,搶不過來就殺。張獻忠曾在成都舉辦鬥寶大會,整整24間房屋內擺滿了奇珍異寶、金錠銀錠,財寶之多不計其數,令人目不暇接。

看看出土的張獻忠沉銀,就明白大明朝氣數已盡,神仙也難救

1646年,張獻忠自成都撤離,數千箱金銀珠寶沉入岷江之底。“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 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這首童謠流傳了數百年。傳說張獻忠在大勢已去時,將其數十年搜刮所得沉入江底,作為東山再起之資本,為了方便日後尋找,在江兩岸的山上一邊放一個石龍,對岸放石虎,沉寶之處就在石龍石虎和岷江的交匯點。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由於明、西、清三方勢力在四川的相互攻伐征戰,張獻忠的真實形象已經被塗抹的無法辨別。比起其真實的人物形象,後世人們更關心的是張獻忠留下的最大謎團:寶藏。2016年,眉山市公安局破獲了一起文物盜掘倒賣案,導致張獻忠的“江口沉銀”被發現,這宗300多年前的謎案終於解開。

看看出土的張獻忠沉銀,就明白大明朝氣數已盡,神仙也難救

張獻忠藏寶地出土了42000多件文物中,除了“金印”、“西王賞功錢”、“金冊”等封賞用度之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帶有地名的大批銀錠,地域覆蓋江西、湖廣、四川等地,只不過這些銀錠成色很差。從這些銀錠上,就能分析出明朝滅亡的最主要原因。

明朝早期的法定貨幣是寶鈔和銅錢,朱元璋甚至一度下令禁止金銀流通。但是寶鈔貶值很快,商人和百姓不敢再使用。民間私下交易中再次開始使用銀子,甚至出現了用緞匹、米穀以物易物的情況。最終迫使明朝作出讓步:“凡買賣貨物,值銀一錢以上者,銀錢兼使;一錢以下止許用錢。”這道詔令表明白銀代替寶鈔以不可扭轉,官府只能順應潮流,承認白銀貨幣化這一客觀事實。隆慶年間,大牛人張居正完成了“一條鞭法”改革,各種稅賦統一用白銀進行結算,白銀徹底貨幣化。

看看出土的張獻忠沉銀,就明白大明朝氣數已盡,神仙也難救

明朝早期為何如此排斥銀子?因為當時的中國白銀產量實在是稀少。以萬曆朝為例,從萬曆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大明所採銀為300萬兩,平均每年只有30餘萬兩,而整個明朝開採的銀子一共只有8300萬兩,這些白銀遠遠不夠滿足整個明朝經濟運行所需。怎麼辦?海外貿易,例如西班牙。

西班牙開啟了大航海貿易以及殖民時代以後,賺了大量的白銀,整個國家的銀子儲備超級多,從他們使用的貨幣“鷹洋”就能看出來。一鷹洋在那會的西班牙也就能買幾個紅薯啊,玉米之類的,這很正常。但是,鷹洋是由純銀鑄造而成的,一鷹洋大約含八錢銀子,成色極高!八錢銀子放在明朝能買啥?數百斤大米!巨大的匯率差讓所有西班牙商人紅了眼!

看看出土的張獻忠沉銀,就明白大明朝氣數已盡,神仙也難救

那時候的西班牙全國,從上到下不論用盡什麼手段,也要說服國王,把銀子搞到中國去。那時候的中國也很高興,畢竟來了這麼多銀子,洋人的瘋狂採購也帶動了明朝的經濟發展。據估算,整個明朝從海外流入的白銀大約有三億兩。但是時間一長,明朝政府發現問題了,銀子大量湧入,但中國的生產力沒有提高,產量沒有增長。東西都被外國買走了,這就相當於把中國給掏空了,白銀貶值,購買力迅速下降。

明朝政府慌了,封關、禁海,洋人的銀子進不來了。但是湧進來的白銀基本上都集中在工商業,而明朝對於工商業的稅收系統相當落後,徵稅效率低下,錢都流進了皇族、官宦和大商人的口袋裡,明朝的財政收入並沒有因此提高,甚至在後期演變成無數的白銀捏在官員和商人手裡,而國庫幾乎沒有一分錢的局面!而且明朝中後期湧現了一大批鉅貪,大量白銀囤積在他們手中:權監王振死後被抄家,搜出“金銀六十餘庫”;權監劉瑾,僅僅是白銀就抄出“五千萬餘兩”;嚴嵩被抄家時,官府調派了十艘大船來運嚴家屯藏的白銀,結果“載以十巨艘,猶弗勝”。明朝被闖王推翻後,佔領北京的大順軍從官員府中搜出來的白銀總數高達七千萬兩。整個明朝,從海外流入白銀三億兩,被貪官和土豪屯藏起來的白銀卻有二億兩之多!

“富商大賈、達官猾吏,自北而南,又能以其資力盡斂天下之金銀而去”,結果便導致明朝“銀力已竭”,這相當於給了明朝的整個金融經濟體系一記重拳!由通貨膨脹直接進入了通貨緊縮,市場上可流通的貨幣白銀沒有了!如果這個問題放在今天很好解決,加印貨幣,給市場注入流通的資金就可以了。但是問題又回來了,明朝白銀產量不夠!死結!

看看出土的張獻忠沉銀,就明白大明朝氣數已盡,神仙也難救

而張獻忠的寶藏只見白銀不見寶鈔銅錢,折射的又恰恰是明朝後期民間只認銀子的貨幣觀。因此對於當時的明朝來說,這一場危機幾乎是無解的。過去我們總結明朝滅亡的原因時,無外乎政治腐敗、土地兼併、賦稅沉重、災荒等,但實際上,是白銀貨幣化導致的“錢荒”引發了明朝整個社會系統性的經濟危機,這才是最根本原因。

(參考資料:《明史》、《1530—1650年前後國際白銀流通與中國經濟》等)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