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江《疯狂老爹》上映,学周星驰《少林足球》,画虎不成反类犬

4月5日下午,潘长江大叔主演的网络电影《疯狂老爹》正版视频平台上映。潘叔曾经凭借央视春晚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不过,最近几年来,潘叔主演乃至于客串的电影作品,都质量严重不过关,大有劝退我们这批老粉丝的味道,更不用说这类作品能否满足青年观众的胃口了。

而这部刚刚上映的《疯狂老爹》,能否挽回潘叔在电影艺术追求上的“名节”呢?我认为,这部电影作品想要呈现的主题当然是正面可取的,但呈现主题的方式,则依旧是潘长江式的“降低智商”,甚至于为了笑点和剧情不惜“捏造事实”。这两点是喜剧电影的最大忌讳。剧情不真实,智商低,即使试图呈现正能量的内容,也只能起到反面效果。

在这部《疯狂老爹》当中,潘叔饰演一位民营私立学校的老校长,这所初中只有一个老师和五十几个孩子,不少孩子还都辍学在家了。潘叔饰演的角色(以下简称潘叔)“意外假死”,潘叔的儿子要卖掉学校的地皮。而卖掉学校,意味着几十个孩子没有初中上了。不卖掉学校,意味着潘叔的儿子无法还清自己欠下的债款。

在这个基本的剧情矛盾之下,潘叔的儿子决定带领初中的孩子们拿下木兰杯足球比赛的冠军,继而获得几十万的奖金。至此,一场初中生的“少林足球”模式展开。经过四个月的训练,零基础的孩子们最终拿下省级木兰杯的冠军,获得奖金。这批钱,被用在了这所民营中学的建设上。

仿佛很感人!但潘长江大叔给人的感觉,是不是离开真正的乡村生活太远了,连基本的农村实际都不知道了呢?潘叔曾饰演过不少的乡村形象,在我们老一代观众心目当中,也是扎根农村的喜剧演员。然而,这部《疯狂老爹》呈现的内容,尤其是剧情主干内容,基本上全然站不住脚。潘叔真的不知道农村的实际生活吗?

比如,《疯狂老爹》当中,潘叔角色在贫困的山区,竟然有一大块地皮,用来盖学校了,这是稍后儿子可以卖地皮、遣散私立初中的最大前提。恕我直言,在乡下,真的不是随便就可以买一块地皮的,更不是买到手之后就可以随便倒卖的。即使是宅基地,每位村民都有合理的平米数限制。剧情当中,买地皮的戏码,根本上是不成立的。

第二点,角色的儿子卖掉地皮,关掉这所民营初中,孩子们就没学上了。潘叔的这部作品,试图反应扶危助困的主题,当然是好的。但是潘叔及其作品的意识,依旧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乡土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可以肯定地说一句,没有任何一个乡下,九年义务教育是靠什么私立初中维系的。

关掉这所私立初中,孩子们就得去几十公里外的学校上学,这一点,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而这一点,又是这部电影的最大剧情前提。喜剧片,最大的剧情前提是虚构的,以后所有的笑点都显得闹腾,而所有的抒情剧情,都显得不过是造作的煽情罢了。创作者已然缺少了基本的剧情诚信,让以后的剧情立不住了。

第三点,整个私立初中,只有一位老师,这个剧情玩笑,是对教育工作很大的误解。师资力量是一所民营初中的重要审定标准,师资力量不足,根本不会获得办学的资格。即使是非私立中学,也不存在只有一位老师的情况。九年义务教育,不是闹着玩的,没有一处地方是“如此悲惨”的。《疯狂老爹》当中的这种悲惨,不是宣传正能量,是对义务教育的误解,甚至于是瞎说。

第四点,片中两个辍学的孩子去城里摆地摊,要供自己的哥哥上大学,角色声称,不赚钱,哥哥就没法上大学了。《疯狂老爹》的编剧社会认知,到底停留在什么年代?潘叔面对这样的剧情,难道不应该提出一位演绎老前辈应有的质疑吗?中国任何一所大学的助学贷款,都是及时足额的,这根本不是一句空话。让九年义务教育都未完成的孩子辍学摆地摊,供大学生,这样的喜剧,我觉得恶心,而不是好看。我们当然还有贫困生,但因为贫困就没法上大学的,能够举出任何一个反例吗?

第五点,别人训练了好多年,拿不到第一,片中主角训练了四个月,就让零基础的孩子拿到省赛第一了?这是戏剧点,还是侮辱影迷智商的点呢?年前曾小范围点映的电影《夺冠》当中,呈现了中国女排们的光辉事迹。而在这部电影当中,片中角色郎平老师直言,几十年前,您说拼毅力,还可以,现在是拼技术了,是科技细节上的胜利了。

《夺冠》当中,教练改变以后拼毅力的错误模式,在很多细节上下功夫,打比赛,才让中国女排再次走上巅峰。《夺冠》这部电影,其实值得大量体育类型的电影学习。太多的体育电影,都是练一练,拼搏拼搏,就成了第一了。真实状态则是,光拼搏,没用,大家都拼搏,拼搏之外,您和您的球队,得有更高超的技术和科技含量才行。

在《疯狂老爹》当中,故事总攻的最后结局,是经过四个月训练的零基础的孩子们,战胜了全省所有的足球队,获得了冠军。还是那句话,潘长江大叔面对这样降低智商的剧情,真的不应该提出老前辈的应有质疑吗?

《疯狂老爹》的糜烂,具备很强的代表性。不少喜剧片,为了所谓的喜剧效果,不惜丧失基本的剧情真实,主干内容立不住,人物人设又过分虚假,甚至于连矛盾冲突都是过分捏造了,这就造成喜剧包袱异常尴尬了。而这类作品,看似宣传正能量,实则连基本的剧本创作的调查采访都懒得做,处处虚假。其实,不仅潘长江大叔这样的老一辈演员应该斥责这类作品,青年电影人,也应该自觉,不忘初心,少搞这类糜烂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