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的位置吗

北大教授姚洋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他问了一个问题: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位置?

姚教授说,随波逐流总是比逆流而上更容易;但是,随波逐流的结果往往是跌入深谷,而不是通向坦途。安于平庸并不保证你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恰恰相反,你的平庸就是对刁顽之人乃至邪恶势力的纵容,他们的兴旺就是对你的安稳生活的威胁。因此,勇敢地站出来,向平庸告别,向邪恶说不,是保护我们的自由生活的前提。然而,这不等于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做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摆脱平庸,抵制邪恶,并不一定需要我们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集腋成裘,我们就足以成就伟大。

姚教授认为,自尊是成就伟大的起点。自尊就是尊重我们内心的那个伟大的灵魂,同情心,同理心,对家人的热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 ……开车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开门不抢行,甚或帮后面的人把门拉住;与人交往的时候,保持理性,不卑不亢;做生意的时候,不是想着如何寻求官员的保护,而是想着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好;不违规、不越矩,做一个好人;等等、等等。你在做这些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法律的要求,而是因为内心灵魂的驱动,那你就实现了自尊;在这个时候,你已经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你知道自己的位置吗

姚教授坦诚的说,在这个繁杂的世界里,要做到自尊,并不容易。然而,请你相信,你的自尊会唤起社会的觉醒。你的自尊向社会释放善意,让人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毕竟还是好人多一些。你的自尊因此会唤起他人的自尊,而他人又会影响他人,这个社会也因此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这个世界,说真话的人需要勇气!姚教授提出了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的位置在哪里?知道自己的位置我们该怎么做?是混日子吗?是不作为吗?是得过且过吗?是不敢担责吗?

你知道自己的位置吗

近日看半月谈,有一篇文章《不贪不占也不干!警惕少数基层干部“混日子”心态》,指出有的干部“磨道拉车”,出工不出力,“二线变离线”,平平安安占位子,松松垮垮混日子;有的干部进入体制内自称“只图面子不求里子”,就要个公务员身份“镀镀金”,不贪不占也不干……看似“无私无求”,实则败坏风气、贻误事业发展,为害不浅。

文章的作者梳理发现,不担当不作为“混日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一线岗位二线心态”,干部休而未退。“工作压力这么大,何时可退休?”一些干部身居一线职位、享受一线福利,却有浓厚的“退休情结”,此类心态多见于“准老干部”群体。

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虽然也负责单位一部分工作,但由于资历老,做工作蜻蜓点水,就等着“平安着陆”,单位领导也要礼让三分,上班迟到早退习以为常。在“图清闲”的心理影响下,甚至部分“80后”“90后”年轻干部也经常把“退休”挂在嘴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名科级干部说,由于提拔面临“天花板”,他如今奉行的是“年轻时顺势而为,努力上进;中年后顺心而为,随遇而安”。一名干部坦言,“过去想把年龄改小,能多干几年;现在想把年龄改大,能早点退休”。

二是只图身份不图利,不贪不占也不干。一些基层干部说,进入体制内什么也不图,就图个公务员身份,以后亲朋好友办事好说话、自己出门有面子。此类心态常见于“商二代”,他们家境殷实,受“官本位”观念影响,进入体制内只为清闲和口碑,工作“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

你知道自己的位置吗

一位受访干部说,“在体制外闯荡打拼多年后,财务上已经实现自由,想来想去,还是想进体制内‘养老’,既体面又稳定,并不在乎钱挣多挣少。”

三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热衷“以退为进”。一些干部在“怕问责”的心理影响下,信奉“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官场哲学,宁肯不出事也不愿做事,热衷“以退为进”。这类干部往往循规蹈矩不敢闯、不敢试,没见红头文件就不敢做事,看到“石头”也不敢摸着“过河”,干工作全靠请示,上面推一推,下面动一动。

“工作落后不要紧,反正责任不在自己,但受了处分,影响却是自己一辈子。”一位乡镇干部表示,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受到纪律处分,提拔使用大概率会受影响,政绩再好也没用;相比之下,占着位置做做样子不出事的干部,到了年龄反而更容易被提拔。

文章最后说,只有向不作为、混日子开刀,让勤干实干能干者得到重用,才能真正打破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怪圈”,形成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苦干实干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回到最初姚教授的话题,每个人都要找好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混日子!不要安于平庸,而要尽心尽责,竭尽全力!不是做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从小事做起,就如宿迁文明20条,没有一件是大事,都是小事,小事做好才是做成大事的基础!不要混日子,要好好过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