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丘:尋根可以拉近距離


阿丘:尋根可以拉近距離

央視主持人阿丘,在南寧長大,會講流利的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南寧白話,卻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從哪裡來,家裡所有長輩均對本家家史諱莫如深,避而不談,其中真正的隱情直到他最近跟著央視《客從何處來》節目組遠赴馬來西亞,才明白其中緣由。

  據他介紹,在上中學的時候,偶然從親戚那裡聽說自己的外公外婆,多年前就在馬來西亞死於非命,而且外公還是作為"叛徒"被處死的。所以,當央視《客從何處來》節目組邀請阿丘探尋家史的時候,他很爽快地答應了。

  馬來西亞(前身為馬來亞)位於東南亞,由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組成的聯邦制國家,1963年9月16日組成。其首都為吉隆坡,聯邦政府所在地則位於布特拉嘉亞。馬來西亞共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另一個是東馬來西亞。在歷史上,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國。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文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1957年8月31日,聯盟主席東姑阿都拉曼宣佈馬來亞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同新加坡、沙巴及沙撈越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

  馬來西亞是歷史上華人下南洋的重要目的地,南洋包括新加坡、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等地,指流民漂洋過海到東南亞謀生。下南洋的流民來自中國大部分省區,但福建、廣東人佔絕對多數。在英國、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南洋,當時正處於加速開發過程中,對勞動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南洋諸國為吸引華工,先後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很多人就是在這個時候,或攜妻帶子,或孤身一人,漂洋過海來到南洋,阿丘的外公外婆就是在那個時期來到馬來西亞的。

  母親說不清楚的身世

  阿丘出生于軍人家庭,父親祖籍廣東梅縣,世代務農為生,爺爺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到汕頭務工,加上父親這邊在梅縣和汕頭都還有不少親戚,所以阿丘從小就比較熟悉父親的家族歷史。但是阿丘的母親就比較奇怪,她從未提過自己的親生父母,等阿丘知道自己有個姨媽在馬來西亞時,母親也堅決不允許阿丘對外提及自家的僑屬身份,為此甚至連高考加分都放棄了。

  阿丘的母親身世悽慘,5歲就失去父母,她是被阿丘的外公的姐姐從馬來西亞帶回到中國的。在上中學的時候,阿丘偶然從親戚那裡聽說了一個驚人的秘密:他的母親不姓辛,而是姓陳,他的外公外婆,早在多年前就在馬來西亞死於非命了,而且隱隱約約聽說外公是作為"叛徒"被處死的,再往下問,親戚也支支吾吾說不清楚了。母親的身世之謎,就這樣成了壓在母子倆心裡的一塊石頭,誰都不願意提起。當央視《客從何處來》節目組邀請阿丘探尋家史的時候,他就很爽快地答應了。阿丘說:"我們這輩人跟父母的那種代溝比較深。父母親的憂愁、疑慮、苦惱,包括他們慘痛的經歷,都不跟我們說。尋根這件事情,有可能是通過家裡的一塊傷疤,拉近父母跟我們的關係,徹徹底底地讓她知道,面對它,如果內心有傷疤,有痛楚,把它撫平。"

  在參與《客從何處來》節目以後,阿丘第一次鼓起勇氣向年邁的母親打聽外公的事情。於是,在鏡頭前,阿丘和母親有了次史無前例的交流。"沒有這次的參與,我長久以來追溯家族歷史揭秘母親身世的願望可能永遠是個衝動。"阿丘說,"這次和母親說的話、談的事,超過我45年的總和,了她心願是我為她做的最大的善事。"

  外公撲朔迷離的死亡

  在節目中,阿丘母親第一次跟阿丘說起了記憶中的家族謎團,當父母被殺的時候,她才五六歲。那時候,父母帶著自己和一個姐姐、兩個弟弟生活在馬來西亞一個叫吉利流(閩南語)的地方,依靠割膠為生。有天晚上,家裡闖進來一群士兵,帶走父母,從此杳無音信。"抓他們的士兵是誰?外公是不是叛徒?"阿丘問,母親也說不清楚。按照母親提供的線索,阿丘跟著節目組遠赴馬來西亞,試圖調查外公外婆的死亡謎團。在馬來西亞,阿丘和從未謀面的表哥一起翻報紙、看檔案、走訪專家,最後找到了吉利流,那裡仍然是橡膠園,但已經沒有房子了。當年英國殖民政府為了防範游擊隊,把散居在橡膠園裡的華人強行聚攏,關進圍著鐵絲網的集中營,美其名曰"新村",阿丘外公家的房子極有可能也是在那個時期被毀了,阿丘和表哥站在前輩生活過的土地上,涕泗橫流。

  事後,表哥給阿丘寫了封長信,在結尾說道:"就像我們這次的旅行的意義一樣,我們知道了我們從哪裡來,也就知道了我們為什麼是一家人。"

  打撈塵封已久的歷史

  在籌劃去馬來西亞之前,劇組聘請的歷史學者已經把阿丘母系家族的歷史翻了個底掉。據節目組執行製片人介紹,阿丘母系家族祖籍廣東羅定,為了調查阿丘外公的身世,當地博物館館長不辭辛苦走訪了兩三個月,調查阿丘家的家譜。

  當地歷史學家經過調查以後發現,阿丘外公的祖屋,現在已經荒廢了,但是屋子裡還有他外公當年送給他外婆的嫁妝--一個老櫃子,他的外公外婆在世上就留下這兩樣東西。其他的,連張照片都沒有了。調查的結果顯示,阿丘的外公名叫陳斌,於1915年出生於介板坑的半山上,在家裡排行老二。他念過幾年私塾,性格內向,不太愛說話,介板坑物產並不豐富,甚至要靠木薯為生,生活很艱難,很多人去南洋謀出路,因為到那頭做工辛苦,有人去一兩年幹不了就回來,即便知道這樣的情況,陳斌出身鄉村教師家庭,田地有限。30年代初,不到20歲的陳斌找人借錢,託水客把他帶去了南洋,依靠割膠謀生。後來,有人跟陳斌說了親,從比羅定更窮的廣西偏遠地區買了一位姑娘,他的父親又湊了八斗米換錢買了一個大櫃子做嫁妝,給他把老婆娶回了家,這也就是阿丘的外婆萬氏。住了一個月後,萬氏就跟著水客來到南洋,去找陳斌。娶親這筆錢,陳斌從南洋分幾次郵寄回來,但夫妻兩個再未還鄉。

  母親首次回到兒時故鄉

  在節目拍攝完成三個月以後,阿丘的母親飛往馬來西亞,這是父母逝世64年以後,她第一次回到當初生活的這個國家。

  據阿丘的姨媽向他講述,她們倆見了面,阿丘的母親第一句話,就是第一次叫了聲"姐姐"。姨媽說,我等你這句話,等了60多年了,然後兩個人手拉著手。阿丘說:"這個情節,我心裡特別感動,感覺完成了母親的心願。"此時對於阿丘來說,外公死亡的真正原因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