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見面”義烏公共資源交易也“不掉線”

即使“不見面”義烏公共資源交易也“不掉線”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各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為把疫情對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影響降到最低,義烏市行政服務中心充分發揮綜合監管和交易平臺聯動優勢,積極推行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全流程網上辦理和遠程“不見面開標”,確保重點建設項目和國計民生工程順利開展。今年2-3月,交易平臺共完成工程建設項目67項共計71個標段,交易金額達18.52億元。

做好場內防控

率先恢復各項交易業務

“2月初,我們就對延期的工程建設項目整體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摸,為交易項目恢復做好準備。”市行政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楊綠春說,2月中旬,交易中心發佈服務指南,明確了工程建設項目的開標原則和場所內疫情防控措施,並於2月17日率先恢復定標業務的場地預約。2月21日,義烏市美麗鄉村精品線標識工程順利開標。

根據“嚴管控、少聚集”的原則,交易中心根據上級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制定了嚴密的疫情防控工作細則,確保開評標場地不留防控死角。“我們從嚴格管理交易場所人員、限定參與交易各方主體人數、啟動綠色通道機制三個方面入手,做到交易業務與疫情防控兩手抓、兩手硬。” 楊綠春說,交易中心在開標區、評標區、定標區均部署了人員出入登記系統,實時掌握中心各場所的人員出入動態和聚集情況,同時安排專人開展人員登記、體溫檢測、健康碼核驗和場所消毒工作,錯峰安排項目交易,並對應急建設項目、全市重點項目招投標開通“綠色通道”。

即使“不见面”义乌公共资源交易也“不掉线”

創新交易模式

服務、開標都 “不見面”

疫情期間,依託公共資源電子交易系統,交易中心全面實行網上“不見面”服務,實現了市場主體身份登記、公告公示發佈、網上投標、保證金收退等全流程“不見面”辦理。截至目前,中心通過“不見面”方式已完成交易事項600餘件。

3月13日,義烏市北苑菜市場提升改造工程正式開標,這也是義烏市建設工程不見面開標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後,首個採取線下不見面方式開標的工程。

疫情發生後,交易管理科迅速開發上線評審法、設計類、監理類、招標代理類等類別工程建設項目“不見面開標”系統。“對暫時無法採取‘不見面開標’方式的項目,我們也創新了交易模式,調整投標文件遞交和現場開標方式,採取‘線上直播+紙質投標文件’的方式,實現了建設項目線下不見面開標,解決了非電子標項目人員集聚和現場開標的矛盾。”交易管理科科長朱躍忠說。

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切實減輕投標企業負擔

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重點項目建設成了現階段的重要工作。

“企業復工復產,需要穩住資金鍊。” 楊綠春說,為了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交易中心在前期取消3000萬元以下工程建設項目投標保證金的基礎上,加快了對存量年度保證金的清查和清退力度,督促滿足退款條件的招標人和代理機構儘快辦理退款。目前,已經為174家企業退款2832萬元。

此外,交易中心還積極推廣電子投標保函的使用,引導金融機構實施電子投標保函的優惠費率,大幅度減輕企業的投標保證金繳納的資金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