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

满清(前身称后金)王朝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王朝?一直以来,这个问题引起很多争议。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之所以引起争议,主要是汉民族心里接受不了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统治人数最多的汉人这一事实,以及近代中国的悲惨遭遇在作祟。

而作者认为,抛开这种偏见,满清是中国的正统王朝,是毫无疑义的。

我们假设一种情况,假设是由汉人在东北建立了后金政权,一步步蚕食其他部落的疆域,进而慢慢做大做强。这不是没有可能,当时的东北地区,俨如一个明朝地方军事长官领导的独立王国,如辽东总兵李成梁拥兵自重。只是养虎为患,没想到让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乘机崛起,改变了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格局。

满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

明朝疆域图

公元1644年,恰逢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后金乘此机会入关,进而问鼎中原,统一全国。如果是由汉人建立的后金政权,入关改朝换代,建立了满清王朝,统治中国。那么,我们还会争议这是外来入侵吗?还会质疑满清不是中华正统王朝吗?这种假设如果成立,估计没有谁会反对满清是正统王朝了。

另一方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历史事实。后金,的的确确是由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部落女真人(后来改为满族)建立。

  • 但早在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消灭地方割据势力,就在辽东半岛建立了辽东都司和羁縻卫所来管辖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在中原王朝的领土范围内,无可辩驳。
  • 到了明成祖永乐年间,朝廷对东北地区实施了更加积极的管理政策。为加强管理,明成祖在东北地区设置了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奴儿干都司。在都司所在地特林的西边建造了永宁寺,并先后立碑镌刻《敕修永宁寺记》和《重修永宁寺记》为证,里面记录了明朝经营和管理东北地区的事实。


满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

永宁寺碑(现存于海参崴博物馆)

明朝两代帝王,用实际行动宣示了中央朝廷对东北广大地区(包括库页岛在内)拥有的绝对主权。也就是说,活动在东北地区的人民都是中原大明王朝的子民,这些子民包括在东北地区生活的所有汉人及少数民族部落。

后来,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一支女真人部落逐步壮大,首领努尔哈赤(祖上从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起,历任东北地区地方行政官)拥兵叛明,统一女真,席卷辽东,于公元1616年,建立了后金割据政权。皇太极时期改了民族称谓为满族,也改了国号为“大清”,就是我们所说的满清王朝。从历史事实来看,满清政权的建立,其性质属于地方民族部落对中央朝廷的叛乱,属于地方割据政权。后来因缘际会,入主中原,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明亡清兴,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继续,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这一次的王朝建立和统一,是由少数民族来完成的。并且伴随着统一和巩固统治的过程中,满清统治者对汉民族实行压迫政策,不断的进行杀戮,对中原衣冠服饰文化实行破坏,对文化的毁灭,以及满清后期的丧权辱国,使得汉民族心理有了抵触心理,以致于怀疑满清统治的合法性,从而不愿意承认满清王朝的正统性。

这是有失偏颇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满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

清太祖努尔哈赤(马景涛扮演)

综上所述,正如前文作者所假设的,如果满清的建立者是汉人,又是在大明的疆域之内,那么争议的正统问题也就不存在。而上文用历史事实也说明了,女真人从属于大明子民,东北从属于大明疆域。即入关统一中国的满清王朝,毫无疑义是中华正统王朝。

读历史,品历史,看风云变幻,掌社会玄机,悟人生百态。关注中国腾飞路,实现我们富强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