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劉墉之父,死後能讓乾隆親自弔唁,並賜諡號“文正”


他是劉墉之父,死後能讓乾隆親自弔唁,並賜諡號“文正”

劉統勳為官清廉正直,忠於職守,久居宰相之位15年,為乾隆皇帝所倚重,委以軍國重任。

他曾三次奉旨督修黃河潰堤,頗見成效。

乾隆二十六年,黃河洪水再次氾濫,災情嚴重,他以宰相之尊,第三次奉旨督修中州黃河堤防工程。

他工作非常認真細緻,不擺宰相架子,平易近人,經常深入實際,親身巡察工地,及時解決具體問題。

有一天晚上,他走出館舍,微服巡行河岸,見到有數十位用車送秫楷的鄉民露宿在河岸上,人和牛都飢餓疲憊不堪,老少相對哭泣。

他感到很奇怪,詳細詢問原因。

鄉民們便向他哀慟訴苦說:“我們是某縣鄉民,離這裡有三日路程,奉縣官之命,送秫楷來此供修堤之用。而收料的某委員,每車料要向我們索取數緡(一千文為一緡),不給錢他就不收料。我們都是窮人哪裡有錢給他?故滯留在這裡已十來天了,所帶乾糧和費用都已用盡。要想回去,又沒法交差,正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傷心痛哭。”

劉統勳聽了半信半疑。

為了弄清實情,他不顧宰相之尊,決心假扮送料鄉民,前往試探究竟。

他對鄉民們說:“我也是來送料的,認識某官員手下的人,剛才我已把料交上去了,現在我來替你們代繳。”

眾鄉民喜外,於是,他就推其中一車料到料廠向某官員交料。

他是劉墉之父,死後能讓乾隆親自弔唁,並賜諡號“文正”

該官員見他面目光亮,衣履乾淨,誤認為是鄉中富裕人家,更有油水可撈,竟索要十數緡。

劉和他辯論講道理說:“官府並沒有規定交料還要交錢,你不應該私自亂收費。現在修堤急需用料,理應趕緊收料,轉運緊急工地,築堤抗洪。像你這樣故意刁難,延誤工期,將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後果不堪設想。”

該官員不但不聽,反而大怒,命隨從鞭打劉統勳,把他趕出去,並沒收他的牛車。

劉統勳急忙趕回館舍,立即派人拿令箭,去把該官員抓來,同時召集主管修堤的官員來議事。

該官員見剛才鞭打的人競是欽差大臣劉相爺,頓時渾身打顫,跪地求饒。

劉統勳問明情況,即命推出斬首。

眾官員跪下求情,才免他一死,把他拉回來重杖數十軍棍,套上大枷,拉到河堤上枷號示眾。

這件事震動極大,尤其是各料廠的收料官員更是深受教育。

從此,眾鄉民來送料的,都隨到隨收,沒有人再敢受賄刁難。

劉統勳不但解決了鄉民交料難的問題,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

劉統勳死後,乾隆皇帝親臨其家弔喪,這在當時是極罕見的恩寵。

因劉府大門太矮小,皇帝所乘的大轎抬不進去,後來揭去轎頂,才勉強抬了進去。

乾隆皇帝見其家十分儉樸,很受感動,賜給他最高諡號曰“文正”,並對身邊的大臣說:“劉統勳不愧為真宰相,你們應該好好向他學習。”


他是劉墉之父,死後能讓乾隆親自弔唁,並賜諡號“文正”

資料來源

(1)(《清朝野史大觀》第三冊,卷六,第19頁。

(2)《清代野史》第五輯,第19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