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援鄂医疗队罗仕芸:没有丝毫犹豫地接下任务,匆匆收拾行囊踏上征程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部援鄂医疗队 罗仕芸

云南援鄂医疗队罗仕芸:没有丝毫犹豫地接下任务,匆匆收拾行囊踏上征程

我是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部护士长罗仕芸,25年前,我背上行囊,来到武汉,到现在都还记得刚下绿皮火车时一块钱可以吃上一大碗的热干面,30几度的高温里满身大汗跑去小卖部抢到的一根冰棍,学校图书馆里争着抢座位自习的同学以及大街小巷自行车路过的那一声清脆的铃铛声.......25年的历练,我成长、成熟、干练起来,曾经无数次幻想着再次踏入这片故土的方式,幻想着踏入母校的方式,幻想着见到老同学的场景……梦想变成了现实,这次,我真的来了,然而,此次的我,是一名逆行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护理工作者,看到全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医务人员纷纷请求到一线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我没有半点犹豫,第一时间写了请战书。当知道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名单中没有我的名字的时候,我心急如焚地找到了院领导和护理部,强烈要求加上我的名字,我想为武汉,为我的第二故乡尽点绵薄之力。

终于,2月16日晚上接到通知,院里组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我作为副组长,和队员们于次日出征湖北,没有丝毫犹豫地接下任务后,除了激动还是激动,没来得及和家人更多的话别,匆匆收拾行囊准备踏上征程。

疫情笼罩下2月份的武汉,异常阴冷。当我们到达武汉,映入眼帘的是空旷的机场和寂静的大街,人潮人海不在,街道偶尔有救护车和救援车辆呼啸而过,全然没有了曾经心中大武汉的热闹非凡,突然觉得心里很痛,一场疫情让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心想“武汉,我来了,我将与你风雨同舟,共渡难关,让你重新按下播放键”。

云南援鄂医疗队罗仕芸:没有丝毫犹豫地接下任务,匆匆收拾行囊踏上征程

2020年2月18日,突然接到通知提前收治病人,我自告奋勇第一个进舱,当晚收治了34名患者,他们都是来自福利院,大多数都是失能老人。平时简单熟练的工作,在重重防护服的包裹下,变得困难而缓慢,当脱下厚重的防护装备,摘下N95口罩,看到镜子中的自己——被三层帽子压没了发型,脸上深深的压痕,满身的大汗,完全没了平时美美的样子,但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一切都是对南丁格尔誓言的诠释。

2020年2月23日,这天,是我刻骨铭心的一天。刚好遇上生理期,每次都疼得死去活来,为了不给医疗队添麻烦,我没吭声,穿上防护服,进舱给患者做完治疗,准备去扫地的时候,感觉头疼,胸闷,恶心想吐,再加之生理期,整个状态很糟糕,感觉就快晕倒了……靠墙站着,试着调整呼吸,想闭眼休息五分钟后继续完成最后一小时的工作,心想“千万坚持住,不然就太丢脸了”,可是刚闭上眼睛,有种要睡过去再也醒不过来的感觉,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唯有先出舱休息,出来后我自责的哭了,自责自己没有完成工作,给队友们增加麻烦。

云南援鄂医疗队罗仕芸:没有丝毫犹豫地接下任务,匆匆收拾行囊踏上征程

在优抚医院奋战的30几个日日夜夜里,我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挡起护理人的使命,不断学习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知识,时刻发挥自己的专业作用,用耐心、爱心、细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个患者。在雾蒙蒙的防护镜下,瞅准水滴下的空隙,准确无误的打好每一针;在厚厚的防护服里,依然能够稳步前行,争分夺秒的测量好每个生命体征......南丁格尔“使伤病员心中感到无比温暖的那盏灯”将永远照耀她前行的道路,不管这条道路如何艰难,我将一直走下去,用实际行动来弘扬南丁格尔无私奉献的精神。

病区最后一位患者要出院了,本来休息的我,主动要求来上班,因为这个病区第一个病人是我接收的,最后一个病人我也想要送他出院,有始有终,不辱使命的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一名有25年工作经验的护理工作者、老党员,医疗队成立的临时党支部任命我为支部组织委员,负责党员的发展工作。工作之余作为医院医疗队副组长,我要时刻关注队员的个人安全防护问题,每天都叮嘱队员“从细节着手,在防护上决不能马虎,只有先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才能去救治更多的患者”。始终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顽强的责任担当,忘我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用党员的模范作用感染着全队每一个队员。

云南援鄂医疗队罗仕芸:没有丝毫犹豫地接下任务,匆匆收拾行囊踏上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