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楊升庵在玉溪的詩歌之旅

狀元楊升庵在玉溪的詩歌之旅

這就是楊升庵題詠過的易門龍口洞

明代兩百多年間,有兩個重量級的文化名人在雲南的大地上漫遊過:一個是著有《徐霞客遊記》的江蘇江陰人徐弘祖,以號“霞客”名世;另一個是明代正德六年狀元、三大才子之一的四川新都人楊慎,以號“升庵”名世。

徐霞客遊歷雲南後寫下了《遊滇日記》十三篇,後收入《徐霞客遊記》中,可惜涉及玉溪的部分幾乎都沒有傳世,只留下關於撫仙湖、秀山的隻言片語,還被後人傳誦不已。楊升庵則用詩歌記錄了他在玉溪大地遊歷、飲宴、訪友、吟誦、酬答,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全市創建中國“最佳楹聯文化城市”和“中華詩詞之市”時,循著楊升庵在玉溪留下的足跡,搜尋那些淹沒於歷史長河中的詩篇,解讀一個名人在地方文化史的分量,正當其時。

易門是不是楊升庵在玉溪大地上旅行的第一站還不好說,缺乏更多的史料支撐。不過,他在易門寫下的幾首詩,卻是為數不多的帶上了紀年的作品。

道光《續修易門縣誌》的“寓賢”一章,轉載了《明史》楊升庵的列傳,並附上了一則按語:“慎戍滇時,往來易門,多所標題,載藝文。”書中對楊升庵到易門的時間卻隻字未提。

《明代狀元史料彙編(下)》(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引用了明代陳文燭《楊升庵太史慎年譜》,年譜中有一段記載:“丙午冬,公與簡紹芳遊易門,有《龍口洞山人臥梅》諸作。”這裡的“丙午”指的是嘉靖二十五年,即1546年,這可能是楊升庵第一次遊易門的時間。同遊易門的“簡紹芳”也是一位詩人,是楊升庵的粉絲。清代陳田編撰的詩話集《明詩紀事》有他的一則小傳:“簡紹芳,字西嶨,新喻人,有《西嶨叢稿》……弱冠客遊滇南,題詩山寺,楊升庵一見異之,使人物色,遂定為忘年交。在滇南唱和,及評較文藝,惟簡為多。”簡紹芳陪伴楊升庵在雲南漫遊,直到升庵逝世後才回到故鄉。

年譜中提及的詩篇《龍口洞山人臥梅》,查閱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刻本《升庵南中集》、四庫本《升庵集》、道光甲辰重刊本《升庵遺集》、民國年間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升庵全集》都不見收錄。

道光《續修易門縣誌》的“藝文”部分收錄了一首《大龍泉》:

臥梅臨水鐵柯香,叢竹依籬碧玉長。天渺山雲窺洞色,地偏雞犬隔仙鄉。冠霞彩閣通南鬥,貼石寒流引上方。龍武將軍亦幽興,笙歌錦瑟共壺觴。

這首七言律詩首聯以臨水的寒梅、籬邊的翠竹帶出龍洞口的景物;頷聯將易門龍泉公園比作不聞人間雞犬之聲的仙境;頸聯寫彩霞中的閣樓和石上的流水;尾聯寫到了龍泉公園裡的歌舞娛樂活動,現代學者由此聯昇華想象,認為這是易門“二月二”戲會的早期形態,也不無道理。這首詩開頭就寫“臥梅”,《龍口洞山人臥梅》很可能就是這首詩的舊題,可惜現存的楊升庵諸種著作都不見收錄。

在這部縣誌的“藝文”部分還收錄了兩首詠易門龍泉公園的詩作。

一首是《續遊大龍泉》:

再過夷源續舊題,嵐消靄盡日將西。磨崖擬刻三遊洞,架壑如穿九曲溪。瓊液劉郎休盡醉,金屏謝妓待重攜。臥梅問到花開未,喜見繁葩照水低。

從詩句“磨崖擬刻三遊洞”來看,這首七律應該是楊升庵第三次遊易門大龍泉時的題詠。《升庵遺集》也收錄了這首詩,詩題為《辛亥孟冬二十五日三過易門龍口洞》,這也更加印證了《續遊大龍泉》是三遊易門之作的猜測。從這個詩題還可以看出楊升庵第三次遊易門的時間應為嘉靖三十年,即1551年的冬天。

另一首是《再遊大龍泉》:

仙家小有洞,山中大畜天。騰蛇遊豹霧,蝙蝠飲龍泉。仙露明珠墜,剛風石髓懸。重遊尋醉墨,再紀亦明年。

這首詩應是楊升庵二遊易門之作,《升庵遺集》收錄了這首五律,題作《易門縣石洞》。從尾聯“重遊尋醉墨,再紀亦明年”來看,二遊易門的時間很可能是“一遊”後的第二年,即1547年。

此外,《升庵遺集》還收錄了一首五言古詩《易門龍洞口》,可補地方誌之缺:

淲池匯清泚,陰磴蟠虛空。上接朱明天,下有馮夷宮。天花從空來,飛落酒盞中。雲根翠鮮駮,芝英紫玲瓏。洞天與福地,圖牒焉能窮。暇日招勝侶,言笑歘然同。神遊脫鞿絆,至音非絲桐。振衣延異景,展駕躡歸風。高寒不可住,塵寰嘆飄蓬。

這首詩文辭典雅,古意盎然,是楊升庵在玉溪留下的為數不多的五言古詩。

清代光緒十二年,近代雲南著名書法家、學者趙藩時任易門縣教諭,有一天與學生同遊易門大龍泉,在讀到楊升庵的題詩後,寫下了《十一月初五日諸生邀飲於大龍泉為詩一篇示之》,詩中說:“此間題句新都留,可重豈獨才華優,後生努力希前修。詩以言志相獻酬,摩崖不用煩雕鎪。”趙藩藉著楊升庵的題詩,為易門學子上了一堂生動的詩歌寫作課,現在來看也屬雲南詩壇的一段佳話。(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傳斌 文/圖)

状元杨升庵在玉溪的诗歌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