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家寺庙大相国寺为何会成为商贸交易中心

佛门原本是清修之地,一般来说青灯古佛最是远离红尘俗事的处所,却在北宋时期出了一个供“万姓交易”的大相国寺。

《东京梦华录》里专门回忆了相国寺里的万姓交易。这座寺庙始建于北齐文宣帝年间,宋太宗年间,太宗皇帝亲笔题匾额“大相国寺”。大相国寺的主持由皇帝赐封,皇家的各种巡幸、祈祷活动也多在此举行,所以它还是一座皇家寺庙。相国寺在城市东南部,这里本就是商人云集、南来货物集散之处,于是寺庙每月开放五次给百姓在里面交易。

北宋皇家寺庙大相国寺为何会成为商贸交易中心

据记载,相国寺中的贸易“市场”货品齐全,囊括了当时百姓们吃、喝、玩、乐的需求。“市场”从寺院的大门前就开始 ,在这里销售的是飞禽、猫、狗之类的,总之“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道门买卖的都是日常使用的物品,就像现在的露天跳蚤市场,摊位并不是杂乱无序的,而是架设着彩色的帐幕,虽是露天摊位但非常有序。百姓们可以在这里买到蒲合、屏帷、洗刷用具、时果、脯腊甚至是弓剑等,绝对满足各种需求。

靠近佛殿的摊位是已经有了名号的固定摊位,像是孟家道冠、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的比和潘谷墨等等,老顾客有需要都会各取所需。

北宋皇家寺庙大相国寺为何会成为商贸交易中心

两边的走廊是各寺院的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等的铺位。佛殿后面的姿圣门前,是买卖书籍、古玩、字画一集,是各地卸任官员贩卖土特产和香料药材的地方。后廊是占卜算卦所用的货术、传神的铺位。

佛门圣地为什么会成为人声鼎沸的市场?这是因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高光时刻。大宋立国初期,国家便鼓励大家发展经济,没有前朝前代的“重农抑商”的政治倾向。

北宋皇家寺庙大相国寺为何会成为商贸交易中心

相国寺的门阁和资圣门各有金铜罗汉五百尊、佛牙,有什么吃斋、献供的,都要得到寺内的主持批准才能开门,不是你拿着东西想进去就能进的。相国寺是皇家寺庙,规模很大,僧人众多,寺内的建筑也是辉煌瑰丽,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相国寺的大厨厨艺很好,而且作为皇家寺庙,相国寺是肯定不缺香火钱的。但在全国上下发展经济的大形势下,寺庙也不能落后,既然寺庙里有摆摊卖东西的,就会有人逛街,于是寺庙开始为摆摊的、逛街的准备餐食,挣点“伙食费”。除了斋会,相国寺内还有饭店,并以“猪肉”闻名,相信自己的眼睛,确实是猪肉。宋人张舜民在其所著的《画墁录》中一开始就提到了相国寺“烧朱院”,大约就是讲旧日有僧惠明善庖,炙猪肉尤佳。北宋文学家杨大年经常呼朋引伴就吃这口,就对着大和尚说,你一个僧人烧猪肉,客人们天天喊未免名声不咋的,于是就选用了谐音,“烧朱院”!

如此,这座遗世红尘之外的寺庙积极参与到了宋朝国家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还闷不吭声地成为了汴京最大的商业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