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败将军”夏侯惇,曹操的吉祥物!曾因迷路不小心打了胜仗。

以前看《三国演义》,觉得夏侯惇就是曹操的第一猛将,那独眼将军的形象,感觉又强又威风

。后来读了历史才知道,惇哥居然常常打败仗。

不过虽然他吞了不少败仗,但从中寻找蛛丝马迹,说不定还能看到他厉害的地方,今天就试试看看能不能帮惇哥洗白。

一、惇哥优缺点剖析

惇哥难得的优点

在曹操举兵讨伐董卓时,由于兵马不足需要募兵。夏侯惇在扬州刺史、丹阳太守的协助下,募到4000人,可惜后来许多士卒叛变,募兵失败。看看曹家的另一位亲族兄弟——曹仁,当初带着1000多位弟兄投效曹操。

“常败将军”夏侯惇,曹操的吉祥物!曾因迷路不小心打了胜仗。

反观夏侯惇,在曹操最需要兵马的时候,他无法给予支援,这点就有差别了。不过,曹操刚开始声望不够,经验不足,他自己也压不住叛逃的士兵,这不完全是夏侯惇的问题。

当张邈跟陈宫反叛,那时曹操正在攻打陶谦,荀彧和留守的士兵相当少,而且许多人响应叛乱,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失去整个兖州。

荀彧连忙叫夏侯惇赶来支援,夏侯惇冲到鄄城大本营,率领部队手起刀落,当天夜里杀了数十名反贼。看到了吗?这就是惇哥的实力啊!

像这样的叛军,如果前面没刹住车,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夏侯惇当机立断,斩杀谋反的将领跟官员,这件事做的没话说,我们也可以看到夏侯惇的优点,就是勇猛与决断

但反过来说,有时候冲的太猛,冲的太过头,那就是缺点了。

惇哥的败家历史

张邈联合吕布,继续攻打曹操大本营,夏侯惇出面应战,吕布1对1败退。

“常败将军”夏侯惇,曹操的吉祥物!曾因迷路不小心打了胜仗。

这时候,吕布的部将假装投降,夏侯敦相信了,于是敌军内外夹持,掳走了夏侯惇。这个绑架事件非常有名,一支军队的主帅这么容易被骗,还直接被敌军抓走,我想全军上下对于夏侯惇的信赖程度都会大大下降

对方还扬言说,乖乖把物资财物交出来,不然就要撕票,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幸好,夏侯惇的部将韩浩,出面挽救了局势。夏侯惇说道,“韩浩,“不必顾虑我的性命,真的不必”。

“将军,你放心,我们不会顾虑的。大胆反贼,你们受死吧”。

吕布的部将大吃一惊,暗暗交换眼神,“哎,这个家伙真的是主帅吗?他的部属完全不在乎他”。

“唉,糟糕,我就说你绑错人了吧,主将怎么可能这么没用”。

以上是想象画面,但叛军看到韩浩态度坚定,心想杀了夏侯惇也没用,于是跪地求饶。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投降,韩浩可没有再犯夏侯惇的错误,他迅速将反贼全部斩首,化解了这次危机。

后来,曹操听闻这件事大大夸奖了韩浩,认为以后遇到主将被挟持的事,都应该按照这样做法应对。至于夏侯惇在旁边听到,心中作何感想,那就不得而知了。

“常败将军”夏侯惇,曹操的吉祥物!曾因迷路不小心打了胜仗。

夏侯惇跟吕布还真是颇有渊源,前面说到曹操不在家时,夏侯惇挺身而出却惨遭绑票。那后来曹操从徐州回来,他带着夏侯惇再次挑战吕布,可惜这一回还是以败仗收场。

夏侯惇在混战中被流箭射中左眼,从此瞎了一只眼睛,而夏侯惇受到的伤害不止如此。由于曹操军中有夏侯渊、夏侯敦两位大将,叫起来都是夏侯将军,很不方便。

而夏侯惇瞎了一只眼,这个问题便解决了,士兵们悄悄在背后叫他盲夏侯,不过说这话时千万小心,不能让惇哥听到。夏侯惇照镜子时,看到失去左眼都会气得摔镜子,其实他心中非常在意啊。

夏侯惇下次出战,对手仍然是吕布军团,当时曹操跟刘备是友好关系,吕布派高顺攻打刘备,曹操则派出惇哥救援刘备,两人联手抗敌还是吞了败仗。

不过高盛的“陷阵营”号称攻无不克,他率领的军队攻击力非常强大,打输了也没什么,而且刘备是有名的常败将军,也可能是刘备在扯后腿,别怪我们惇哥啊。

刘备与曹操撕破脸后,刘备驻军新野,曹操又派出夏侯惇率领于禁跟李典迎战。结果博望坡之战,夏侯惇又吞下了惨败。等一下,听说刘备有诸葛亮帮忙,人家有卧龙哎,也可能是惇哥的队友不够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哈。

“常败将军”夏侯惇,曹操的吉祥物!曾因迷路不小心打了胜仗。

猪队友可能

我发现继续帮惇哥讲话太难了。

历史记载,那时候刘备还没有得到诸葛亮。在博望坡,他是靠自己的力量打赢的。当时刘备跟夏侯惇对阵,突然有一天刘备退兵,夏侯敦下令追击。李典说道,敌军没事退兵,很可能有埋伏,此处道路狭窄不可追击啊

夏侯惇说道,那你留下来留守吧,我现在就带于禁出征,兄弟们冲啊!于是,刘备用伏兵打破夏侯惇,还好后方的李典发兵,刘备看到了援军选择撤退。

这一战,真的很难帮我的惇哥,打输吕布或高顺就算了,但刘备战力有限,而且部属劝他不要冲动,夏侯惇还是冲出去,真的让人摇头啊。

这一败,好像也让曹操感到绝望。原本曹操很常派夏侯惇出战,在这之后,越来越少让他上前线了。曹操可能心想,兄弟呀,我帮你升官,但你还是在我身边陪我就好了

二、惇哥的武力到底如何

回归今天的主题,夏侯惇的武力到底强不强?他真的很弱吗?

从上面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夏侯惇统领军队的能力不算出色,战术智慧也不高,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他的武力差。甚至可以反过来说,夏侯惇这样一个冲动型的将领,常常孤军深入,还能杀出一条血路保全性命回来,吃过这么多败仗,只陪上一只眼睛

“常败将军”夏侯惇,曹操的吉祥物!曾因迷路不小心打了胜仗。

这是不是表示,夏侯惇虽然不擅长用兵,但是近战功夫了得呢?虽然这只是推论,但我相信《三国演义》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下,把夏侯敦惇描写成了一个威风凛凛的战将。

《三国演义》描写夏侯惇迎战高顺,大战四五十回合,高顺败下阵来,夏侯惇策马追击。但就在这个时候,曹性暗暗放了一只冷箭,正中夏侯惇左眼。

夏侯惇拔出箭,连带出眼睛,但他大吼一声,这是父母给我的血肉不可抛弃呀!把眼珠塞进口中吃了,然后坐马出击,迎面一枪刺出,直接杀了曹性,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

当然,以上只是小说情节并非事实,但是这非常生动的描写出,夏侯惇的血性和强悍,这点是完全符合历史的。

早在夏侯惇年轻时,也有相关的记载,少年夏侯惇以刚烈闻名。14岁那年,有人辱骂他的老师,夏侯惇二话不说,直接砍了那个人,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骂他的老师。

夏侯惇确实是尊师重道的人,他后来当上大将还是好学不倦。在军旅之中,仍亲自聘请老师授业,既然夏侯惇不擅长军事战略,说不定读书跟政治才是惇哥的强项

对照记载来看,《三国志》确实有写到“内政屯田”的部分。夏侯惇修水利,带领将士种田,甚至愿意亲自搬运土石,对百姓有功

“常败将军”夏侯惇,曹操的吉祥物!曾因迷路不小心打了胜仗。

但如果这样就算是懂内政,那未免把荀彧、陈群他们的工作看得太简单了。事实上,夏侯惇亲自去搞这些工程作业,好像只能夸他很亲民,愿意与部下同甘共苦。

但是做上司的,去做这些事,真的是好的将官吗?只怕未必。我认同夏侯惇能坐镇后方,协助治理地方。综合评价夏侯惇的各项能力,都有一定水准,但假如说政治、后勤能力满分,这就太过头了。

三、熊猫君有话说

回顾前面所说的事件,我想夏侯惇最大的优点,还是在于英勇善战不怕死。他两次迎战吕布,一次迎战高顺,一次跟刘备交战,都是曹操在前方忙碌时后方突然失火,可见夏侯惇扮演的就是救火队的角色。

这种紧急任务,本来就不好处理,而且夏侯惇支援荀彧时,迅速镇压叛乱,至少表示惇哥的武力不差。我想可能会有真正的惇哥粉丝,忍不住想说,杀了几个反贼算什么,应该还有其他丰功伟业吧?惇哥难道没有打过其他胜仗吗?

“常败将军”夏侯惇,曹操的吉祥物!曾因迷路不小心打了胜仗。

我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当曹操攻打张鲁时,《三国志》简略写过,张鲁兵败投降。不过,在裴松之的注解中,补充了一段有趣的故事。曹操攻汉中,在山路交战不力,想要退兵。

他派夏侯惇跟许褚上山,叫回前线部队。但夏侯惇竟然在山上迷路,误入贼营,敌军看到夏侯敦,以为遭到突击,四散而逃,于是惇哥算是获得了胜利

不过这个胜仗,好像也没有增添惇哥的威风,反而让惇哥变得更像吉祥物,迷路也能打胜仗?未免太可爱了吧。

在三国游戏跟戏剧中,曹操与夏侯惇总是出双入对,感情非常好,这倒不是虚构的历史记载。曹操争汉中失利后,曾与夏侯惇驻军在许都。

当时两人都已年过60了,曹操常常跟夏侯惇一起坐车外出,夏侯惇甚至可以自由进出曹操的卧房,这种待遇都是别人所没有的。说起来究竟为什么曹操这么爱夏侯惇?简单说,就是两个原因。

第一,曹家跟夏侯家一直有着姻亲关系

。虽然他们不是亲兄弟,但夏侯惇10年来陪曹操打天下,那和兄弟也没什么两样,他的忠诚是最让曹操放心的。

第二,如前面所说,我想夏侯惇还是有相当的武艺。其他各能力,比如智力、统帅、政治、魅力,虽然不算顶尖,但他敢拼敢冲,什么苦差事都愿意做,在创业初期非常好用。

“常败将军”夏侯惇,曹操的吉祥物!曾因迷路不小心打了胜仗。

当曹操跟荀彧遇上紧急任务时,都会第一个想到惇哥,也说明了他的价值。那后期曹操有了那么多人才,当然就比较不需要用到他。曹操有冷静理性的一面,但也有非常重感情的一面。

惇哥这样的好兄弟,两人这一路共患难,曹操难道还会忘了他?肯定不会的。当曹操病逝后不到三个月,夏侯惇也跟着过世,仿佛就像追着曹操而去,这就是夏侯惇的忠义吧。

我忍不住想象,现在常常说他是常败将军,那以前难道不会有人在背后笑话他吗?以夏侯惇的火爆脾气,如果叫他盲夏侯、常败大将军、被绑架的肉票大将军,那听起来不知道有多刺耳!

但为了曹操,夏侯惇还是愿意吞下去,即使受了许多伤,他还是心甘情愿将他的一生奉献给曹操,这就是兄弟之间的真爱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