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传(1上)

玄奘法师传

玄奘法师传(1上)

玄奘法师,俗姓陈,单名一个袆字,生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河南陈留(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人氏。是汉朝太丘长仲弓的后裔。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省洛阳)。父亲陈惠,身高体壮、美眉朗目,平时潜心学问,博览经书,为时人之所景仰。陈惠曾做江陵的县官,后来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托病不出,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称赞他的志节。陈惠共生四子,奘师是他的第四个儿子。

玄奘法师传(1上)

奘师幼年就具有高尚的品格,聪明而有悟性,他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不一样,特别喜欢看书。虽然年纪小看不懂,但是常常会缠着父亲,问个不停。陈惠没有想到这个小儿子这么聪明,于是也乐得每天教他读书识字。到了七八岁时,奘师已经跟着父亲读了不少书。八岁的时候,父亲开始教他读《孝经》。有一天,当父亲讲到“曾子避席”时,奘师忽然整衣而起,父亲问他为何起立时,他说:“曾子闻师命而避席,我做儿子的今奉慈训,又怎么可以坐着不动呢?”父亲听了很高兴,知道他日后必成大器,于是更加认真地教他,不但教他《孝经》,还有其他的经典。

自此以后,奘师在父亲的熏习教导下,崇尚古圣先贤。如果不是雅正的典籍,他就不看;不是圣哲的风度,他就不学。同时,他不喜欢结交爱嬉戏的童友,更不喜欢逛游街市,即使门外锣鼓喧天,百戏杂陈,士女云集,热闹非常,他也能毫不动心,一心用功在书本上,埋首攻读。而且奘师从小就有很好的修养,平常总是温和待人,做事淳厚朴实而谨慎。

玄奘法师传(1上)

奘师的二哥陈素先出家,法号长捷,住在东都洛阳的净土寺。奘师十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他便跟随二哥一起住在净土寺,早晚诵习佛经。

奘师十三岁时,正值隋炀帝下诏,要在洛阳招考,剃度十四人出家为僧。奘师因年幼不能应试,被摒于公门之外。这时负责度僧的大理寺卿郑善果见他徘徊不去,便问他是谁家的孩子,奘师自报家门后,郑善果又好奇地问道:“为何在此徘徊,是想要出家吗?” 奘师立即回答说:“是的,可是我学习佛法的时间很短,功力还很浅,所以没有资格去考试。”“那你为什么想要出家?”大理寺卿追问。“为了继承如来的志业,将遗教发扬光大。”奘师昂然答道。

大理卿听后大为惊叹,又见他相貌不凡,为了嘉奖奘师的大志,破格录取了他。大理卿对属下解释说:“文字记诵的工夫容易练成,但是先天的风骨难得,如果剃度这个孩子,将来他必定会成为佛门中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现在看来,郑善果确实有知士之鉴、知人之明,绝非虚名。

玄奘法师传(1上)

奘师出家以后,继续与二哥同住在净土寺。在净土寺时,奘师听慧景法师讲《涅槃经》,好学不倦,甚至废寝忘食。又随慧严法师学《摄大乘论》,兴趣极为浓厚,他一听就懂,再看一遍之后便过目不忘。大家对他的才智,都很惊异,于是只要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都跑去请教奘师,甚至不久以后,只要大家在课堂上有听不明白的,下课后,就请奘师到讲台上,帮大家再讲一遍。于是奘师的声名很快就传遍了洛阳,这一年奘师才十三岁。

不久以后,隋朝没落,天下沸腾,到处兵荒马乱,尸骸遍野,烟火断绝。当时的奘师虽然年幼,但也看得出时局的纷乱与不安,眼见洛阳的衣冠仪礼尽失,几乎成了贼寇的巢穴,就动员二哥说:“这里虽然是我们的家乡,但天下这么乱,我们不能留在这里等死。听说唐主李渊攻占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他一向很爱护百姓,受到百姓欢迎,也许我们可以投奔到那里。”长捷法师同意了,带着奘师离开净土寺,奔向长安。这一年,奘师十七岁。

玄奘法师传(1上)

这时正是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唐朝初创,四方正在用兵。李氏父子忙于争夺政权,不太重视提倡佛教,所以偌大京城里面,竟然找不到一个讲席。奘师本意是来长安求师问道,到此一看,不免心中失望。当初隋炀帝曾在东都洛阳建立四大道场,召天下名僧去居住。那里曾经法将如林,大德高僧齐聚一堂,但因隋末国乱,供养停止,所以多半的法师辗转游驻四川,能知佛法的人也多集中在四川,四川已取代洛阳,成为当时全国佛法的研究中心。于是奘师又与二哥商量说:“这里没有佛法,怎么能在此虚度时光呢?不如入蜀走一遭,到那里访问名师。”长捷法师也觉得弟弟言之有理,于是兄弟两人离开长安,经子午谷(西安西南百里)进入汉川。在那里恰好遇上在洛阳讲过经的空、景两位法师,师徒相见之下,十分高兴。大家在汉川停留了一个多月,奘师天天跟从两位法师受学问道,最后大家结伴,向成都进发。

这时四方僧人,都纷纷向蜀中投奔。各地名僧聚集成都,遂大开道场,互相论辩。奘师心下高兴,非常珍惜光阴,向道基、宝暹法师学习《摄大乘论》、阿毗昙等,并向道震法师学习《迦延》(即《发智论》)。他励精求法,从不间断懈怠。所以在短短的二三年间,奘师便精通了佛教的重要经典。

玄奘法师传(1上)

当时在成都教授佛法的人很多,讲座之下,常有数百人。其中只有奘师学问才识超群出众。名声传布开去,一时吴、蜀、荆、楚、长江上下游一带,无不知道他的大名,都想观望他的风度,以能见他一面为荣。同时长捷法师住在成都空慧寺,也常设讲筵,讲授《涅槃经》、《摄大乘论》、阿毗昙等,还精通儒家《尚书》、《春秋左传》,尤其擅长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为蜀人所钦慕。兄弟两人,懿业清规,芳声雅质,大可与东晋慧远、慧持两兄弟相媲美,一时之间,在成都传为美谈。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奘师年满二十岁,在成都受具足戒,坐夏学律。没过多久,便将戒律中的五篇七聚都一一穷研既尽。奘师受了具足戒后,正式成为出家比丘。受戒后的奘师更加认真努力,在成都把经典全部研究完后,又兴起了回长安的念头。他便与二哥商议,但不被允许,因为按照当时僧侣的管理办法,他是不能随意离开成都的,这使得奘师十分苦恼。

玄奘法师传(1上)


奘师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一个好方法,那便是与商人结伴,偷偷离开成都。于是他躲入商船,顺流而下,沿途经过许多急流,穿过长江三峡以后,很快就到了湖北荆州(今湖北省陵县)的天皇寺。天皇寺里的法师一听是奘师光临,都热诚接待,因为他们早已听闻奘师的大名,知道他的佛学造诣高深,连一些年高的大德也自叹弗如。他们特别为奘师设下道场,请奘师主持讲座,为大家讲授经典。奘师为他们讲了《摄大乘论》、阿毗昙,从夏至冬,各讲三遍。

奘师在天皇寺讲经的消息一经传出,引起全城轰动,不只是各寺的佛门人士,就连当时镇守荆州的汉阳王也亲自率领一批官吏和僧侣前来听讲。一时之间,道俗各界前来请益问法的人,络绎不绝。奘师对于前来问法之人,均一一为他们答疑解难,善巧譬喻,应对自如,使问者无不心悦诚服。其中有深刻领悟的,甚至当场感动落泪,相见恨晚。汉阳王也对奘师的学识与德行称赞有加,为了感谢奘师,特别准备了许多财物供养奘师,加上来自各界的布施,一时堆积如山。可是奘师却丝毫不取,全部供养天皇寺。

玄奘法师传(1上)

附言:

为方便读者阅读,《玄奘法师传》一书中随文链接与传记相关的知识,此处转载一则:

阿毗昙:阿毗昙简称毗昙,唐译作阿毗达磨。意译为对法、无比法、大法、论等。它是解说和论证佛经义理的一种体裁,启发人们成就般若智慧。其广义则指三藏佛典中的所有论典。东晋南北朝时,虽然已引入大乘阿毗达磨,但被特称为阿毗昙的,则局限于小乘部派论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