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沒有快方法,營銷是潤物細無聲

營銷是門大學問,可以講的雲裡霧裡、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圍繞把產品賣給消費者,去做好產品,去找到消費者,哪裡有人聚集就去哪裡!用戶消費內容就去輸出內容,

做好內容營銷,去連接用戶——篩選用戶——經營用戶。營銷沒有快方法,營銷是潤物細無聲。


營銷沒有快方法,營銷是潤物細無聲



營銷中所謂的“快方法”,也是有的,只是這個“快”不是快速的快!

只是盲目的學習者,期待的是找到一個“快方法”,讓自己1年可以超過別人5年10年,那末,別人5年10年的積累又算得了什麼?!

諸如“引爆”、“裂變”、“爆款”之類的方法是存在的,但是多數人學不到、用不靈。

一套裂變的方法,別人去做可以發動上千人去傳播,要麼是人家長期積累的人脈(勢能),要麼是花錢請的“僱傭軍”,光學去了方法,沒有背後的支撐,還是裂變不了,方法本身是無法導致裂變的。

很多人學習的誤區就在於——把方法當結果、追求最厲害的方法,卻忽視了方法的適用範圍。多數人一生都在尋找【最好的方法】,這個方法最好能夠坐享其成,最好能夠不費吹灰之力的實現ta的夢想。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方法是可以不努力、不付出、不吃苦,就可以輕鬆實現目標和理想的。

正是這種要尋找最好的方法,找到以後才去願意動一動的想法,害苦了很多人。多數人其實只是想想,或者淺嘗輒止,並不打算付出真正的行動,也吃不了實踐的苦。

這個世上根本就不存在可以直接複製/平移過去的好方法。再好的方法,學去以後也需要自己吸收、理解、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再轉化成為自己適用的方法。

營銷沒有快方法,營銷是潤物細無聲


好比再好的種子,也需要適宜的土壤和揮曬汗水的勤勞農夫才會結出果實。

好的方法一定是在自己實踐過程中不斷的修正/優化以後,才最終成為最好的方法的。

市場上有很多人把自己的方法說成是萬能的,一學就會、一用就靈,實際上恰恰相反。他們是用收割的手法,去吸引那些只願意淺嘗輒止和追求一夜暴富的人。

這是兩種不同的做事觀:一種是用各種手段收割了別人就行;還有一種是好好的去傳遞一種方法,為別人賦能。前一種可以很快賺到錢,但不持久。前一種是帶給人短暫的興奮,後一種方法是循序漸進的。

任何一個藥都有適應症和禁忌症,方法也是如此道理。學習不可太盲目,適合自己的,自己能力範圍內能玩的轉、跳一跳能夠著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作者丨祝福:IP營銷方法論開創者、社會化媒體傳播專家、數字營銷實戰專家,為個人/企業做好內容營銷、搭建私域流量池和打造IP賦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