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噩耗常現,壞運氣得改改了

猝死--不明原因的突發性死亡。流行病顯示,我國平均每分鐘有3~4人發生猝死。從網絡信息報道觀察,多發生在30~45歲人群。這是人類生命中最燦爛的時段,為何猝死傾向此階段人群呢?

猝死的噩耗常現,壞運氣得改改了

人到中年

走近重症室門外:

她是一位兩個孩子的母親,大兒子現讀小學二年級,小女兒尚在襁褓之中。她與丈夫是在同一家私營廠工作認識並結婚,婚後很快他們有了孩子。為了照看好孩子,她像許多女性一樣,辭去了工作。從她的言話中可以感受的到,她們一家生活的很幸福。她的丈夫是一位有責任,工作不怕辛苦能拼搏的年輕人,在工作之外還做了一份兼職,經常工作到深夜。還與她計劃著在城裡買間大點房子,好把住在鄉下的父母也接過來一同生活。她雖然也經常提醒丈夫注意休息,可每次聽到她丈夫說自己還年輕,累點沒有關係。而最近一段時間,她見丈夫經常咳嗽,讓他去看醫生。可她丈夫總是說,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就一點咳嗽也不是大問題,用不了幾天自己會好的。遺憾的是意外的事發生在到他們這個家庭裡。那一晚,她接到丈夫同事打來的電話,說她丈夫工作時突然暈倒,已送到醫院搶救,讓她趕緊過去。事情發生的就是突然,在她印象裡堅強的丈夫怎麼就突然暈倒了,她一時茫然不知所措......抱著懷裡的孩子,等待在重症室的大門外,而這扇門彷彿一下子把她與她丈夫隔開在兩個世界裡,而她此刻唯一能為丈夫所做的只有默默地祈禱。

猝死的噩耗常現,壞運氣得改改了

一門兩世界

健康珍貴而難以貴重:

一位健康的人,是永遠無法體會疾病時所遭受的痛苦,任何東西只有失去後才發現珍貴,健康也是如此。雖然在身邊有時也會看到一些不幸身患重疾的人,從他們的痛苦中引起對健康的重視,可隨著時間推移又很快淡忘,似乎那些厄運距離自己很遙遠。這讓我想起在學習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時老師所說的話:你永遠不知道火災會在什麼時候發生,也希望所學永遠用不上,之所以還要學習只是為了預防火災發生時,知道如何自救,那比等待被救更容易生存下來。

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好運氣,如果真有好運氣?我的答案是好習慣。好的習慣是人的一生財富,壞習慣則是一生還不完的債。要改變自己總是痛苦的,這需要預見改變帶來的價值,為改變制定目標。比如通過採取跑步運動方式控制體重、通過飲食模式改善血壓等。而促使堅持的動力,需要健康指數的提升。有些人選擇放棄,可能與這點有很大關係。

猝死的噩耗常現,壞運氣得改改了

運氣也有習慣

預防突發疾病的建議:

1.定期做體檢,及早發現健康威脅因素;

2.制定合理的健康習慣培養計劃,從可以做得到的事開始;

3.學習健康常識,先知而後行;

4.尋找志同道合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記錄健康改變的過程,定期進行對比,是有效的檢驗的方法,也是堅持的動力。

猝死的噩耗常現,壞運氣得改改了

守衛幸福

猝死意外的發生,留給親人更多的是悲痛。我們渴望得到健康幸福,幸福的生活裡不應該缺席健康,那是幸福的保障,也是對親人的責任。生命是寶貴的,也是公平的,誰都無法重來。願這些不幸發生少些,再少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