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来“报仇”的孩子买单?被挫伤的安全感背后,是辛酸的母亲

在我们对婴儿的形容中,有“报恩的孩子”和“报仇的孩子”,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孩子好不好带,是不是很闹人。

好像孩子的这种“恩仇”是全凭运气,但对于稍有了解儿童心理学父母会发现,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决定孩子与父母的快意恩仇的就是孩子的安全感。

谁该为来“报仇”的孩子买单?被挫伤的安全感背后,是辛酸的母亲

“安全感”是如何左右婴儿好带与否的?

  • 安全感充足的婴儿

安全感充足的婴儿,生活节奏规律、对外界的刺激呈积极的状态,对新环境、人事物都有比较快的适应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安全感充足会“进化”成自信、勇敢、乐观、积极的正向性格特点;

通俗点来理解,安全感充足的婴儿认为自己是安全的,鲜少会产生焦虑、愤怒、害怕的情绪,也就不需要闹腾了,也就回报父母以安稳。

当父母给予了婴儿充足的安全感,孩子就报这个“恩”了,因为要满足一个婴儿的安全感需要父母无私的付出;

  • 安全感不足的婴儿

对于安全感不足的婴儿,他们随时会闹腾,生活节奏比妈妈生理期的激素水平还要繁乱,对外界的刺激呈消极的状态,甚至出现不被某个陪伴者抱着就不愿进食、睡觉的状况,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安全感不充足会演变成自卑、懦弱、胆小、消极的负向性格特点。

通俗点来理解,安全感不足或者是受挫的孩子,认为自己是不安全的、处于危险之中的,没办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他们自然就用哭闹来解决问题,也就回报父母以闹腾。

当父母给予了婴儿不足、或者是挫伤了孩子的安全感,孩子就报这个“仇”了,而这个“仇”是可以影响孩子一辈子的。

谁该为来“报仇”的孩子买单?被挫伤的安全感背后,是辛酸的母亲

被挫伤的安全感,会形成心理固结,特定情况就会被激发

怎么举证婴儿的安全感挫伤会伴随其一生?

当你觉得无聊、紧张、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会不会咬指甲或者希望咀嚼东西,无休止地抽烟?总而言之,你不会让嘴巴闲着。

这就是一种婴儿时期安全感受挫所致的心理固结,体现为行为上的退行,因为婴儿最初的安全感来自于嘴巴,他们唯一可以动用的生理机能,而这份生理机能还非常单一(吃、吸吮)。

如果非要用一个实验来证明的话,那么多次被提及引用的哈洛“恒河猴实验”就是其中的权威。

《恒河猴实验》--简述

心理学家哈洛把刚出生的幼猴在一个笼里与一个铁制代母进行囚禁,代母身上有乳汁,同时也有能对幼猴产生伤害的各种装置。无论代母如何虐待幼猴,幼猴都会在虐待结束后重新紧抱代母。

幼猴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了,随即被投放回自然生长的猴群中,但实验猴并不能融入猴群,有一部分实验猴自残、自杀,尚存的实验猴甚至不能交配。

哈洛制作了一个器具,让实验猴被强行交配产崽,结果这些实验猴开始虐待自己的孩子,比较极端的是咬下孩子的手指。

在这个实验中,实验猴的安全感从小就被挫伤,导致了它们根本不能进行社交,拒绝周边的一切事物。这些实验猴虐待自己孩子的方式,就是潜意识中被激发出的其年幼时与代母的相处方式。

谁该为来“报仇”的孩子买单?被挫伤的安全感背后,是辛酸的母亲

基于“婴儿期遗忘”(即人会对婴儿期的经历记忆空白),现在让已经成年的我们去回忆在婴儿期遭受了什么样的安全感挫伤是不现实的,但我们仍然可以在亲人出求证,询问婴儿期父母是如何与我们相处的,从中逆推出来。

当然,我并不希望你拿自己的孩子乃至别人的孩子作类似“恒河猴实验”去证明这一点,我更支持你做一些让孩子安全感充足的实验,通过观察孩子的成长状态,与同时期的自我状态进行对比。

如果你细心点,会发现上述所有的理论、依据都在默默指向一个人--孩子的母亲,喂乳的是母亲,拥抱孩子的是母亲,即便是实验猴里面也是代母。

那么,母亲应该为孩子的安全感挫伤负全部责任吗?

关于这一点,狭义来说,是的;但广义来说,真正该负责任的,是整个家庭成员、家庭环境。

“母亲”只是传递的媒介,真正该为之负责的是家庭氛围和生活环境

母亲的角色对于婴儿来说有多重要?

母亲是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与孩子产生联系、让孩子感知这个世界、给予孩子身心食粮的第一人。而确而实之的,孩子通过吸吮母乳、被母亲抚触、拥抱、关怀、满足而产生最初的安全感。

甚至乎,1岁前的婴幼儿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体共生的,认为妈妈就是我,我就是妈妈,相辅相生。

但如果说妈妈要为婴幼儿的安全感挫伤负全责那就实在错得离谱了,精准点来说,母亲是一个传递通道、一个媒介。

打个比方,今日头条APP就是一个传递通道、媒介,通过APP我们可以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至于决定信息优劣的,则是APP收录内容的价值观、及APP自身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价值观的集合。

之于婴儿,母亲就是收录家庭价值观及其自身价值观的传递媒介。

谁该为来“报仇”的孩子买单?被挫伤的安全感背后,是辛酸的母亲

真正挫伤婴儿安全感的,是旷日持久的消极家庭氛围和紊乱动荡的生活环境,而不是什么具体化的行为。

随着育儿知识的普及,我们都知道对于婴儿,通过及时满足他的需求,给他抚触,给他积极情绪传递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但如果孩子的照料者(妈妈或其他监护人)本就是一个不自信、不具备安全感、情绪消极的人,她又如何能传递给孩子这些正向健康的能量给孩子呢?

而这些不自信、不安、情绪消极恰恰是来源于母亲与这个世界、与家庭、与家庭成员以及与自己相处的方式、过程中。

一个没有被善待亦不能善待自己的人,能传递给孩子的正能量是虚伪的。而孩子是能感受到母亲身上的这些特质的。

有一种筹码,名之为快乐。自己开心,才有能力让别人高兴.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所能供应的爱,也是残障的。 —— 吴淡如

通常我们把孩子比喻成一张随我们书写的白纸,从生理上来说,婴儿的大脑并未发育完整,但实际上孩子并不是一张白纸,那个没有发育完整的大脑仍然是正常运转的,它已经被预装了足够多的“软件”,足以支持婴儿开展学习和思考、并作出判断并且进行思考,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再打个比方,新生儿的大脑就像一部我们新购置的电脑,上面没有我们需要的软件,但是它出厂时就已经预装的系统足以让它被正常使用,用来反馈我们的操作行为,也便于我们安装我们想要的软件。

而旷日持久的消极家庭氛围和紊乱动荡的生活环境则犹如电脑病毒般,可以让它运行错误、系统崩溃。

谁该为来“报仇”的孩子买单?被挫伤的安全感背后,是辛酸的母亲

  • 旷日持久的消极家庭氛围

一个家庭,大都是因为爱而结合的,但有些人把“家庭”当成爱的终点而不是一个节点。随即在建立了家庭之后形成了互相伤害的情况,诸如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婆媳矛盾等等。

在阴霾之下生活着的母亲,是不可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的,甚至会直接作出伤害孩子的行为。这种阴霾包括了三个方面:

其一、家庭成员相处的压力、生活的压力

在一段视频中,一位母亲与婆婆发生了矛盾,气到极点的她直接抢过婆婆手中的孩子,把孩子当成了“狼牙棒”一般抡向婆婆,而后又把孩子甩在了地上。

谁该为来“报仇”的孩子买单?被挫伤的安全感背后,是辛酸的母亲

其二、夫妻关系的不和谐

我的不治之症是爱着一个不能给我半点安全感的男人。 ----张小娴

如上所述,婚姻、家庭多是因爱而结合,而在恋爱的过程中,我们彼此认定了对方是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的人。

然而可能是事与愿违的,婚后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夫妻,渐渐发展出“搭伙过日子”的麻木感。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当妈妈无法从丈夫的身上,无法从自己深爱的人身上感受到被爱、获取爱的能力,她又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

对爸爸来说也是同理,他无法从妻子身上感受到被爱、获取爱的能力,同样无法去爱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

甚至会产生厌恶彼此,厌恶家庭的念想,当一个妈妈无时无刻想着逃离家庭、逃离丈夫、逃离孩子、逃离责任的时候,她给孩子传递的,不过也是逃避。

谁该为来“报仇”的孩子买单?被挫伤的安全感背后,是辛酸的母亲

其三、母亲对自身的价值评定

人是需要被认可的,尤其是自我认可,唯有如此才能摸到幸福的曙光。

有一部分母亲,即便家庭和谐、即便夫妻关系和谐,自我存在价值仍是极低的,长期处于不安感中。

包括当下的育儿焦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本质就是父母自身价值观问题,他们无法或者不愿意自我成长,又或许是期盼着孩子早日成长独立,自己能出去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

进而,这些焦虑的父母采用“揠苗助长”的方式,坚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希望孩子快人一步,希望孩子马上长大。

在婴儿时期表现为不顾孩子的成长规律,强行让婴儿配合成人的作息,对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使用延迟满足的教养方式,说断就断的戒奶方式...

而通常,消极的家庭氛围是以上多种情况的复合,造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婴儿所体验到的是母亲自身所传递的,以及整个家庭环境通过母亲这个媒介所传递的消极氛围,又如何有安全感可言?

  • 紊乱动荡的生活环境

关于“起跑线”的出处,必须再提起韦钰院士的本意:

这绝不是指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而是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互动的环境。

谁该为来“报仇”的孩子买单?被挫伤的安全感背后,是辛酸的母亲

稳定的生活环境才能让孩子有稳定的成长条件,成长为一个稳定的人,而不需要用多变多疑懦弱自卑来保护自己,用负面的性格特点来平衡与周边人事物的关心、维护自己心中仅存的安全感。

稳定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发展出“进攻”的主动型性格,让他们乐于接受身边的一切,而紊乱动荡的生活环境则让孩子更多的用于“防御”,防御心中的不安。

不能否认稳定的生活环境中,包括了固定的住所,其实质还包括了陪伴人、物的稳定,父母稳定的关系、家庭成员稳定的关系,与孩子相处时稳定的陪伴互动方式,以及母亲自身稳定的性格等有形无形的组合。

试想,一个婴儿在月子期刚刚适应了与母亲相处,而随后又被塞给了老人、保姆照料,一个被塞来塞去的孩子,如何感觉自己是安全的?

试想,今天爸爸心情好就抱抱孩子、亲亲孩子,明天心情不好就对孩子不管不顾甚至大吵大闹,他又如何能感觉自己是安全的?

试想,一位母亲总是要担忧自己身材走样失去对丈夫的吸引力,绞尽脑汁的烦恼着如何让丈夫早点回家吃饭,她又有多少心思可以用在能传递正能量给婴儿上?

谁该为来“报仇”的孩子买单?被挫伤的安全感背后,是辛酸的母亲

母亲只是媒介,让孩子变成报恩的孩子,从修复妈妈的创伤开始

如上所述,一个婴儿的安全感受挫,不能给母亲订上钛合金黑锅,修复孩子的安全感首当其冲的是修复妈妈的创伤。

要改变家庭氛围、生活环境需要整个家庭的配合,但不代表妈妈自身就无计可施,其中妈妈们最需要的,就是和自己和解的能力。

  • 与自己和解的能力

再厉害的心理学家,遇到不愿意配合的、坚定自己没有错的人,也无从下手,有道是“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一个妈妈不愿意与自己和解,那么任何的修复方式都不可能奏效。

与自己和解的能力,包括了面对、原谅和主动理性。

面对事实:

可能你有不好的家翁家婆,有不顾家的丈夫,有闹腾的孩子,有各种的不顺心不如意,这些都是你需要面对的现实。

但习惯逃避的人,总是在埋怨现实与理想的不一致,而唯有正面积极地去面对这些事实,才有扭转战局的可能。

诚如古人项羽,就是与自己过不去,无法面对自己大好局势下败给“市井流氓”刘邦,所以乌江自刎。

原谅自己:

生活中,每个人必然会有过错,在面对事实之后有些人会选择自责,而另一些人则会选择原谅自己。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曾给孩子带来伤害的母亲身上,她们因为无法原谅自己的过失,所以总是想着弥补而不是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那些打了孩子、骂了孩子,而后又自责不已给孩子买糖、买玩具,而不是向孩子道歉。

谁该为来“报仇”的孩子买单?被挫伤的安全感背后,是辛酸的母亲

主动理性:

一个孩子总是这怕那怕,不敢与人交往,我们会批判他自卑懦弱的性格特点;

一个孩子总是喜欢探索,但却因为探索不得法而大吵大闹、摔东西、伤害自己,我们会批判他是冲动的、不理智的。

对于成年人同样如此:
如果一个成年人遇事总是自责自卑,被动消极,他同样是一个自卑懦弱的人;

如果一个成年人遇事总是以争吵、愤怒、冷战热战来解决问题,那么他同样是一个冲动的、不理智的孩子。

我们需要尝试在不良情绪过后,主动且理性的去分析现状,用理智操控情绪,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丈夫的不顾家,是这个男人真的无可救药,还是哪些压力压得他无法喘息?如果是前者,你应该选择离异而不是坚持,如果是后者,那么更应该想方法帮助他释放压力,即便是一句“多喝热水”。

与婆婆的矛盾,是因为这个老人是真的无法沟通,还是大家都为了孩子好只是沟通不当?如果是前者,你应该选择辛苦一些搬离大家庭,而如果是后者,那么更应该尝试新的沟通方式,即便可能需要你“吃点亏”先放下仇恨。


谁该为来“报仇”的孩子买单?被挫伤的安全感背后,是辛酸的母亲


柴静在《看见》中说过,和解,是在心里留了一个位置,让那个人可以进来,她们终其一生也没有明白,不懂得和解,既是不给对方让路,也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

须得记得,当你愿意与自己和解,才能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母亲,进而才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稳定的氛围;

母亲不应该是孩子安全感受挫的唯一主要“背锅侠”,但母亲,应该有成为“过滤器”的存在,先过滤自己的不良情绪,平衡自己的心理,才有机会让孩子安全感满满。

附:母亲是伟大的代名词,但不代表我们就应该以此绑架每一位母亲,不给她们关怀还要求她们无私,更否定她们的价值。

如果家里的婴儿难带,仿佛来报仇一般,那么我想家庭成员应该先关心妈妈的身心健康。

而对于母亲自身而言,因为任重而道远,所以有和自己和解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是劝你善良,不是劝你理解他人的难处。

而是...对你自己善良,原谅自己,善待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