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家长不抱,孩子就哭?家长给的“安全感”不够,不怪孩子太粘人

疫情期间,中国传统的拜年习俗被禁止,为了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大家都按兵不动,待在各自的家里没有外出。

这天,因为送物资的问题,偶然接触到了一个小朋友,我突然发现,虽然安全感和依赖感很珍贵,但是有的时候一个拥抱也能化解陌生。

家长不抱,孩子就哭?家长给的“安全感”不够,不怪孩子太粘人

孩子的爸爸将货从车上卸了下来,都是邻居,但是常年不在家的我却没有和大家很熟,这样几岁的孩子更是不知道怎么称呼。

因为孩子在家的时候调皮,为了不让孩子挨打,爸爸便戴上口罩做好防备,把孩子带了出来。

几岁的孩子不懂事,一个踉跄就摔进了水洼里,一边是摔跤的难过,另一边是爸爸的指责,孩子立马就哭起来了。大人们忙活着,没有顾得上孩子伤心,这个时候,我向孩子伸手拥抱,表示安慰,孩子一下就扑倒了我的怀里。

可见,一份安全感和依赖感会因为情况的不同而发生质的电话,原本不相熟的我们,也可以提供安全感给对方。

面对宝宝哭,我们都不喜欢,当孩子眼泪不止,总是没有安全感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家长不抱,孩子就哭?家长给的“安全感”不够,不怪孩子太粘人

一、孩子为什么要抱抱?

拥抱的背后,是孩子对于安全感的渴求。

西方学者华生对于抱孩子的问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研究,那就是“哭声免疫理论”。他指出,当孩子哭的时候家长们不要抱他,不哭的时候才抱。但是没有爱的教育不可能成功,他自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和种族。”这是华生的传世名言,也是打垮他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据。

孩子对于拥抱的渴求是本能,安全感谁都需要,它保证的是生命也是心理健康。

家长不抱,孩子就哭?家长给的“安全感”不够,不怪孩子太粘人

二、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容易造成孩子情感缺失

像华生一样,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的家长,很容易失去孩子对于家长的信任。

华生的两个儿子相继在成年后自杀,并且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作为父亲,他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而是把孩子的一生当做实验。

最终,他们都是残破的试验品,人生没有鼓励和支持,再好的毅力也会被消磨,再好的素质也会陷入道德的困扰。

在孩子哭闹的行为中,家长们会觉得不要溺爱孩子,不能娇纵了孩子的情绪和性格。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告诉自己,“玻璃心”“软弱”等标签是我们给孩子的,不要让刻板的印象影响了你和孩子的关系,甚至关系到你对待孩子的态度。

家长不抱,孩子就哭?家长给的“安全感”不够,不怪孩子太粘人

三、关于孩子的抱抱请求,家长如何面对?

1、 给予孩子信任感

别小看给孩子拥抱这个行为,当孩子犯错了,家长们可能都会批评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小心,说了多少次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但是孩子就是不听,看,这下闯祸了吧。

斥责会让孩子记得教训,但是在教训之前,先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的话,会让孩子更加的深刻,反而有利于我们引导孩子。面对孩子要抱抱,要记得别让孩子失望,给予孩子信任感,这很重要。

2、 拥抱不代表纵容

家长不抱,孩子就哭?家长给的“安全感”不够,不怪孩子太粘人

一个拥抱解决的是孩子内心不安,寻求认可和彼此的方式,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孩子犯错的时候就可以被一味的纵容、理解,最后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当孩子哭了想我们抱他,这当然可以,谁希望自己的小天使哭泣呢?但是家长们在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排解情绪,不能让家长的包容成长情绪发泄的唯一方式,这样就不是教育和安全感的建立,而是溺爱了,家长们要知道。

3、 不把责任推卸掉

孩子摔跤了,家长踹一脚地板,都是地板的错,不然孩子就不会跌倒了;摔坏了碗,一句“碎碎平安”就什么事情都过去了。父母经常替孩子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减少孩子内心的恐惧等。

然而,责任的推卸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孩子想要抱抱不代表要把责任卸下,更别让拥抱的意义扭曲。

家长不抱,孩子就哭?家长给的“安全感”不够,不怪孩子太粘人

家长不抱,孩子就哭?家长给的“安全感”不够,不怪孩子太粘人,家长们知道吗?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小微谈育儿,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