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學“守城”

經常看到有網友討論,在中國古代攻城與守城哪個更容易。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但觀其言論,察起依據,大多都是憑空臆測,或者依託影視文學創作,漫口渾說,根本就不瞭解中國古代冷兵器戰爭或者冷熱兵器混雜狀態下攻城與守城的真實狀態,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如何守城的問題。

但凡要守城,已經說明處於戰爭中的劣勢了,因為機動和縱深永遠是戰爭中取得勝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可以“野地浪戰”取勝,是沒有人想困守孤城的。所以城要想守得住,最理想的狀態一定是永遠保持自身的機動性,或者說一定要確保己方的機動性不丟失,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守住城。同樣道理,作為攻城方也一定是想盡一切辦法消滅對方的機動性,只要完全消滅了對方的機動性,那這座城就不再是給予保護的“城”了,反而變成一個大監獄,城裡的人就成了籠中鳥雀,欄中牛羊,伏頸待宰而已。

好多人不瞭解這一點,因此就不能真正的瞭解古代攻防戰。我這樣說怕是很多人不服氣,會振振有詞的反駁道:料敵知將,決勝的妙算,隨機應變,後方的支援,民心背向,虛實、地形、行軍、歷軍、賞罰、軍略、金鼓和祭亡等等這些才是關鍵。

對!你說的沒錯,但這些都是文人們的事情,而我們今天只談戰術性的問題,即作為守將如何守住身後的城池。

教你學“守城”


第一、城門。

對於攻守雙方,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地方就是城門,兩軍雙方都會傾力爭奪。對於防守方來說,城門一旦失守,整座城就失守了,縱然還可以巷戰,那也不過是殊死掙扎而已。而對於進攻方,只有奪取了城門,大部隊才可以從容進城,從而確立對整個城池的佔領。進攻方常用的比如“蟻附”、“穴攻”等方法,也無非就是派尖兵部隊突進,然後打開城門,放大軍進城。

所以城門對於防守方來說,尤其重要和危險。既然如此,有人會說那乾脆把城門完全堵死不就好了?說這話的人在古代一定是文官,在現代一定是網上的“噴子”。其實即便是在古代,完全沒有戰爭經驗的文官不會這麼做,因為他就認識不到城門的危險性;會打仗的也不會這樣做,因為他知道堵住城門就輸了大半,反倒是那些半桶水的最喜歡這麼幹,他們知道城門是最危險的地方,卻不知道城門的用處。所以,我才說在現代一定是網上的“噴子”。

在古代,正常情況下,進攻方總要派駐大量的留守部隊來監視各個城門,防止城內的守軍蜂擁而出,所以需要很強的實力。如果兵力達不到城內兵力的數倍,進攻方就無法完全的包圍城市,這也是孫子兵法所講的“十則圍之”的真正含義。

事實上,如果防守的城門非常多,那麼攻擊方就是有十倍的兵力都難以徹底斷絕城內外的聯繫。

比如南京城有十三座城門,不但城門多而且城牆的周長又極其長,要想徹底包圍城市,斷絕內外交通,就會把兵力攤得非常分散。處處留兵就會導致處處薄弱,作為防守方就可以居高臨下把城外的部署看得清清楚楚,任何薄弱環節都有可能遭到城內守軍的集中打擊。包圍這種擁有大量城門的巨城,難道非常大,而且風險很高。當年太平軍楊秀清帶領幾十萬大軍攻打南京,守軍只有五千,但楊秀清始終無法徹底包圍南京。

但如果你把城門一堵,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城門前的監視部隊只要留很少就夠了,若是發現守軍熱火朝天想把堵死的城門打通,就向主力發出預警;如果城外的援軍趕到,守軍就無法出城策應;如果進攻方撤退或是想圍城打援,城內的守軍也無法追擊或者進行干擾。

所以,城門是絕對不能堵的。歷史上但凡有堵城門的戰例,基本上守軍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已經不奢望守住城了。

城門不但不能堵,相反歷史上比較常規的做法都是在每座城門外出兵紮營(當然這需要城內外兵力懸殊不是過大)。在門外紮營可以很好的保護城門這個最危險的地方,而且紮下這個營地後,敵兵就很難把你徹底堵在城內。在拔掉這些營寨前,進攻方也不知道守軍有沒有偷運大批兵馬出場,從而根本無法安心攻城。若是攻打這些營寨,守兵背靠城門進退自如,且有城頭幫助瞭望進攻的路線,還有城頭、城牆上的弓箭、土石進行支援,進攻就會變得極其困難。

而且更加巧妙的是,城門前營寨駐紮的兵力多少都合適。兵力多了對進攻方的威脅就大,兵力少了也有少的好處,即便就幾百兵力,作用也很大。因為兵力少,營寨必然跟著也小,那麼進攻方就不可能派大部隊進行圍攻,施展不開嘛!進攻兵力少,防守方城牆上的弓箭手、火銃手等都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

對於防守方來說,這個城門營寨即便再小,只要它遮蔽著進攻者的視野,讓進攻者無法洞悉這座城門的進出情況,僅此足矣!而對進攻方來說,這就是個巨大的威脅,無論是穴攻還是登城,必須要先拔掉營寨,才敢在附近展開對城牆的攻擊。但我們要清楚,要拿較少的兵力去清楚掉這些背靠城門支持“小而堅”的營寨是需要花很長時間的,這期間進攻方數萬數十萬的主力部隊就只能白吃飯不幹活,不管最後這些營寨是否被趕回城裡,都可以為防守者爭取很長的時間,而時間對於守城者來說至關重要。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城門不但不能堵,而且還要出城派兵紮營,其目的就是為了保持自己的機動性,不讓自己變成孤城、死城,有了機動性才有資格談其他。


教你學“守城”


第二、城牆城壕。

城牆城壕歷來都是一體的,是防守方最大的依仗,所謂“龜縮城內”城牆城壕就是烏龜厚厚的殼,只要運用得當,足以讓任何鋒利的牙齒都只能望之而興嘆。

就因為城門是防守方最重視的地方,進攻方很難以較小的代價去直接進攻城門,因此牆壕就成了進攻方和防守方的主戰場,也吸引了後世最多的注意和目光。

我們看那些著名影視的經典戰爭場面,無不都在展現雙方牆壕拉鋸戰,各種攻城和守城的措施、手段甚至機械輪番登場,殘酷而壯烈。

城壕拉鋸戰看似花樣百出,實則歸納起來無非三條,“蟻附”、“穴攻”、“砲與炮”。“砲”便是拋石機,“炮”就是火炮,這個咱們後邊專門來談。就進攻方作戰思路來說,也就是跨越障礙和破壞障礙兩途。

先說“蟻附”,是指進攻方持雲梯或者輕梯攀爬城牆,如同螞蟻上樹一樣,故名“蟻附”。從名字來看就是跨越障礙的意思,從實際效果來說,這種方法是最原始、傷亡率最高、收穫比最低的攻城方法,進攻方要冒著城牆上的箭雨矢火、巨石滾木、火炮槍銃進行由低向高的仰攻,還要清初地面上預設的蒺藜、鹿角木、陷馬坑和拒馬槍,填平各類壕溝與護城河,難道必然巨大,傷亡必然慘重,但實際上卻是歷次攻防戰中使用最多的方法,原因很簡單也很殘酷,因為人命不值錢。

因此在攻城時進攻方就會預先組織大批的炮灰部隊,這些“炮灰”或是敵方俘虜降軍,甚至是臨時抓的壯丁婦孺,其目的就是用血肉之軀去填平通往勝利的道路。

這時候作為防守方機動性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最好的辦法就是派出軍隊去進行干擾和阻擋,因為作為“炮灰”的先頭部隊是沒有任何作戰意志的,往往需要督戰隊在後邊進行監督,只要將這些督戰隊驅散,“炮灰”們往往一鬨而散,不會起到任何效果。如果這時候防守方的機動性完全消失,已經無法派兵出城,那任何的防禦工事都就會變成擺設。攻擊“炮灰”除了浪費自己的防禦物資外,沒有任何的意義。不攻擊就只能坐視敵方全面清除防禦工事,選擇有利地形,有條不紊的開展各種決戰前的準備。

即便在決戰開始後,防守方更應設立機動部隊,一旦某處城牆被突破,必須在第一時間進行增援,從而集中力量將敵軍趕下城去,畢竟防守方居高臨下,對戰場局勢的觀察和把握要比進攻方強的多。

然後是“穴攻”,就是“地道戰”和“挖牆腳”。對於進攻方來說穴攻是防守方尚未喪失機動性時採取的辦法,而“挖牆腳”則是防禦方已經喪失機動性了,可以利用轒轀車以及其進化版尖頭木驢及頭車等特殊機械直接到對方的城牆下對牆腳地基進行攻擊。

鑑於許多朋友對歷史上真正的“穴攻”不瞭解,我這裡多說幾句,穴攻的目的無外乎兩種,一種是從地道攻進城,這種方法很快就在歷史的實踐中被淘汰,另一種就是破壞城牆,即挖地道至城牆地基的下方,然後先用大木支撐,待全部完畢後,放火燒木頭,等待城牆坍塌。這種方法是歷代攻城用的最多的方法。

要達到這一目的,穴攻的位置不能離城牆太遠,否則就會讓地道伸得太長,挖掘起來費時費力不說,失敗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挖掘地道需要考慮通氣性,地道越長透氣性就越差(因為要放火就必須保證通氣性,否則火根本燒不起來)。而且在動手挖地道前,需要堆起一個大土堆,目的是為了遮蔽城內的觀察,同時也利於派兵防守保護。

而且穴攻的土丘也最好在兩座城門中間,在城牆拐角的位置,因為土丘距離城牆比較近,所以守軍很容易觀察土丘周圍的部署,發起逆襲的時候也會比較有針對性,選擇這樣的位置,無論守軍從哪座城門殺出來,都要走很遠的路才能到達土丘。掛角的位置還給守軍最少的射擊位置和觀察位置。如果守軍派出突擊隊打算縋城而下得話,也比較困難而且容易被發現。

看到了吧,同樣是機動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位置,如果守軍完全喪失機動性,不能派出部隊對穴攻的土丘進行干擾的話,那進攻方就會把地道挖的寬闊異常,甚至挖空一面城牆的地基,即便防守方可以在對應的城牆位置挖水渠引水滅火,但進攻方會到處堆土丘,大搞疑兵,作為防守方在城內,無河流湖泊,哪裡來的那麼許多水?

所以對於進攻方來說,穴攻最重要的不是挖得多快,而是如何保護好土丘。而對於防守方來說防止穴攻絕對不僅僅是被動的利用什麼“地聽”“聽甕”來消極防禦。消極防禦只能死路一條。


教你學“守城”


第三、火炮。

或許有人說到了明清兩代,因為有了火炮的廣泛使用,攻守雙方的戰法都改變了。進攻方直接使用大炮轟開城門即可,費那些勁幹嘛?防守方直接在城頭上用大炮轟即可,不是有“從城上擊,周而不停,每炮所中,糜爛可數里”的說法嗎?更有甚者諸如袁都督“紅夷大炮一炮糜爛數十里”,連處於重重保護中的奴酋努爾哈赤都被大炮打死的說法嗎?

其實明清時代的火炮因為技術原因,普遍使用黑火藥,殺傷力著實有限,防守方使用得當倒也算得上利器,而作為進攻方想單靠大炮來轟開城門,幾乎是妄想。(當然對於防禦力低下的小城或許可行,所以才有援朝抗倭的轟開城門之說)

因為要想單靠大炮轟開城門,就必須使用紅夷大炮這種艦用炮或要塞炮,這種炮威力大但缺點是動輒數千斤,普遍都在一噸以上,以明清兩代的交通運輸情況,這種炮是不可能隨軍作戰的,只能放在城頭作為防守使用。

我們以李自成二次攻開封和太平天國攻打南京城為例,就可以看出來火炮攻城的威力極其有限。

李自成第二次攻打開封時,手中已經繳獲了上百門大炮,交給劉宗敏來進攻城牆。劉宗敏用這些大炮朝著開封城沒日沒夜地連續轟了好幾天,仍然沒能將城牆轟出缺口,甚至連出現缺口的跡象都沒有。

情急之下,劉宗敏就不斷的增加裝藥量,結果出現了大量的炸膛事故,不但依舊對開封城牆無可奈何,反倒給自己人造成極大的傷亡。

同樣到了滿清後期,太平軍圍困南京城,先是佔據城外有利地形,運來從安慶繳獲的二十門重炮猛轟城內,即便如此也對南京城的城牆無可奈何,最後還是使用的老辦法,在城外各門立壘24座,一面組織人馬晝夜攻城,一面派人挖掘地道,直通城牆底下,使用棺材密閉黑火藥才炸開城牆。

而明末的開封和清末的南京一樣,城內防守薄弱,敵我勢力太過懸殊,守城的主官也缺乏軍事素養和能力,完全喪失機動能力,倘若但凡有機動力量存在,就絕對不會任由進攻方從容放炮的機會。

對於“守城”,你學會了嗎?


教你學“守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