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同源,香口溫腎——丁香

編者按:丁香花與中藥丁香雖名相同,確是兩種不同的植物。中藥丁香是名貴的香料植物,也是一種臨床常用藥物,具有抗氧化、解熱、鎮痛、抗菌、抗凝血以及促滲等多種藥理活性,對胃腸道及牙科疾病有突出療效。近日,新華網邀請北京中醫醫院中藥師崔一然講解丁香的妙用。

冬已去,春悄來,又到丁香花開,一簇簇、一堆堆,繁華滿樹。雖不雍容華貴,卻纖弱可愛,香氣逼人。因花筒細長似釘,清香宜人,故得名“丁香”。但我們平時所觀賞的丁香花與中藥所指的丁香其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植物。

药食同源,香口温肾——丁香

丁香花

觀賞花卉的丁香花為木犀科丁香屬植物,為北方灌木或小喬木。其花有著獨特的芳香、碩大繁茂的花序,原產我國華北地區。因為丁香的花蕾形似古人衣服上的扣結,不容易打開,即使花兒盛放的狀態,花結也不是完全打開的,所以又稱為“百結花”,古代文人墨客常用丁香結來形容鬱結不舒的愁情和相思。

李商隱《代贈》:“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南唐李璟有一首著名的詞《攤破浣溪沙》也借丁香表達了離別愁思:“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不過,丁香的鬱結只是擷取了它的一個形態,就其香而言,則另當別論了。

藥用丁香是桃金娘科的蒲桃屬植物,為南方常綠喬木,花蕾和果實入藥。丁香又名丁子香,雖然名字很文雅,在古代還被稱為雞舌香,但它卻是個“外來土著”。原產於印度尼西亞,最初只是拿來做薰香使用,流傳到了我國後,丁香就有了諸多用途。

药食同源,香口温肾——丁香

有香口作用。從漢代開始,百官在皇帝面前奏事或回答問題,嘴裡都會含上丁子香,以免給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漢•應劭《漢官儀》中有記載“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奏事,黃門郎對揖跪受,故稱尚書郎懷香握蘭,趨走丹墀。” 而“口銜丁香”也慢慢演變成在朝為官的意思。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用丁香配合其他香料製成“五香丸”,稱其“常含”治“口及身臭”。宋代沈括《夢溪筆談》中更是解釋的清楚:“三省故事郎官口含雞舌香,欲奏其事,對答其氣芬芳。此正謂丁香治口氣(口臭),至今方書為然。”到明清之後,口含丁香避口氣、增芳香,已成為朝臣和士大夫們的日常之事,文人雅士也將丁香贈友作為一件雅趣。古人含於口中用於護理口腔的一般是丁香的成熟果實,也稱母丁香。

除了可以香口,古人還發現了丁香的藥用價值,具有溫中、降逆、暖腎的效果,於是丁香加入了中藥材的大軍中。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丁香,釋名丁子香、雞舌香,氣味辛溫。”丁香入藥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等功效。要說中藥治療胃寒嘔吐、呃逆當首選丁香。《傷寒瘟疫條辨》(清•楊慄山)中記錄了丁香柿蒂散:“丁香、柿蒂各二錢,人參一錢,生薑三錢。水煎溫服。湯劑。”治久病呃逆,因下寒者,該方還被列入了《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第一批)》中。除了治療胃寒嘔吐、呃逆,現在丁香還多用於治療牙痛、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疝氣、癬症等。在《中國藥典》中,丁香為桃金娘科蒲桃屬丁香的乾燥花蕾,習稱公丁香。

因為藥食同源的關係,人們還注意到丁香可以作為食物香料使用。曹植曾在《妾薄命行•其二》中寫道:“御巾裛粉君傍,中有霍納都梁,雞舌五味雜香。”其中“五味雜香”指的就是咱們現在中式烹飪中的八角、桂皮、丁香、花椒、砂仁,合稱“五香”。

我國曆史上能入藥的香料有不少,作為食用香料的更是數不勝數。但既能作為薰香,又能入藥,還能加入食物的,就數丁香最為出名了。(北京中醫醫院中藥師崔一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