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公主,宠信伶人,唐懿宗加速了大唐的灭亡

溺爱公主,宠信伶人,唐懿宗加速了大唐的灭亡

溺爱公主,宠信伶人,唐懿宗加速了大唐的灭亡


  唐懿宗李漼,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然而,懿宗在位十五年,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觉其凶;把宣宗在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

  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二月,即懿宗即位的第二年,安葬了宣宗,十一月,改元为咸通。使用这一年号,据说是因为宣宗所作的一首曲中有“海岳晏咸通”的句子。懿宗改元时记得他的父皇,但君临天下以来的言行举止却几乎看不到宣宗的影子。咸通之政与大中之政相比也是相距遥遥,不可以道里计。《新唐书》的作者说懿宗是“以昏庸相继”,正是对他的综合评价。

由于懿宗自己对政事兴致不高,宰相的事务性权力还是很大,本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大多数宰相不是碌碌无为者,就是爱财如命、为人不堪之辈。像咸通初任宰相的杜悰,是德宗朝宰相杜佑之子、宪宗的驸马,本人并不具备实际才干,尸位素餐,人送外号“秃角犀”。咸通五年任相的路岩拉帮结派,招纳贿赂,奢肆不法,还把政事委托给亲信属下小吏边咸。

  一个叫陈蟠叟的官员向懿宗报告说,如抄了边咸家,可佐助国家两年的军费,被懿宗痛斥了一番,从此更是无人敢言。路岩和稍后任相的驸马都尉韦保衡沆瀣一气,二人“势动天下”,当时人称他们为“牛头阿旁”,意思是像厉鬼一样“阴恶可畏”。懿宗朝的宰相贪污腐化相当严重,这些宰相,毫无大臣风范,更加重了唐王朝的统治危机。

  与唐宣宗爱惜官赏不轻易授人不同,懿宗对于官赏毫不在乎。他赏人官职、赐人钱财,常常是兴之所至、随心所欲。伶官李可及,善音律,尤能转喉为新声,音辞宛转曲折,听者忘倦,京师市井商贾屠夫像追星一般模仿他,呼为“拍弹”。懿宗爱女同昌公主死后,他谱写了《叹百年舞曲》,词语凄恻,闻者涕流,使皇帝的思念之情深受抚慰。唐懿宗因此很宠爱他,封为威卫将军。授以伶官朝廷官职,这是唐朝从没有的先例。

太宗时,对工商杂色之流的任职做了严格限制,对这些人仅限于赏赐财物,从来不准超授官秩。文宗时,想授予一个乐官王府率的职务,也因为遭到谏官的强烈反对,改授为地方州政府的长史。懿宗授予李可及朝廷官职,宰相也提出过意见,但是他根本不听。

李可及的儿子娶妻,懿宗赐他二银樽酒,其实里面不是酒,而是“金翠”。另外,科举取士是唐朝以来最为士子看重的入仕之途,尤其是进士科,在唐朝享有崇高的声誉,所以,唐人有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本来,每年春天由礼部负责考试选拔,懿宗的亲信则不需要参加礼部考试,直接以“特敕赐及第”的方式被授予进士出身。在殿试还没有像赵宋时期已经制度化的唐朝时期,这一做法显然是出于懿宗个人的爱憎。

皇帝的敕书,代替了礼部颁发的金榜,皇帝成为赐进士及第者的座主,因为皇帝的恩崇“登龙门”,所谓“禁门就是龙门,圣主永为座主”,成为懿宗时期被人们嘲讽的话题。

从唐懿宗对同昌公主的溺爱,便可看出,他与宣宗严格要求宗室的情况明显不同。同昌公主是他宠爱的飞天青玉佩郭淑妃所生,选中韦保衡为驸马。公主下嫁之日,懿宗倾宫中珍玩以为资送,他还在京师的广化里赐给公主一处宅院,门窗均用杂宝装饰,井栏、药臼、槽柜等都是金银制作,连笊篱箕筐都是用金缕编织而成。床用水晶、玳瑁、琉璃等制作,床腿的支架雕饰也是金龟银鹿,其他如鹧鸪枕、翡翠匣、神丝绣被、玉如意、瑟瑟幙、纹布巾、火蚕绵、九玉钗等均来自异域。另外赐钱五百万贯,其他的金银珠宝不计其数。

同昌公主家有一种“澄水帛”,长约八九尺,似布又比布细,色亮透明,光可照人。夏日炎炎的时候,将其挂在房子里,满座皆觉凉爽,暑气全无,据说,澄水帛中有龙涎,故能消暑。

同昌公主用红琉璃盘,盛夜光珠,家里晚上光明如昼,驸马家里人晚上玩叶子戏,丝毫不受影响。公主出嫁的第二年,便不幸染病且不治身亡。懿宗迁怒医官用药无效,将其中两人处死,还把他们满门都下到大牢。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宰相刘瞻希望谏官能上疏进谏,但谏官迫于皇帝的淫威,无人敢于火上浇油、引祸上身。刘瞻无奈,只好自己上疏替医官辩护。果然,懿宗大怒,立即罢了刘瞻的相职,同时,还把与刘瞻关系密切的朝廷官员数人贬斥到岭南。

懿宗为公主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陪葬用的衣服玩具,与生人无异,又用木料雕刻了数座殿堂,陪葬的陶俑和其他随葬品一应俱全,龙凤花木、人畜之众,不可胜计。发丧出葬那天,懿宗与淑妃亲御延兴门送行并恸哭,又出内库各数尺高的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刻印的《金刚经》卷子、金骆驼、金凤凰、金麒麟,以为仪仗。场面宏大,京城士庶都停业观看,送葬的队伍长达二十余里。

懿宗又赐给送葬的役夫一百斛酒和三十头骆驼满驮二尺宽的大饼,作为饭食。懿宗不顾国家对待公主的礼制,随心所欲,对内忧外患则全然不放在心上,一个昏君的嘴脸暴露无遗。

  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六月,唐懿宗病重。七月十六日,懿宗就已经“疾大渐”,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

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七月十九日,四十一岁的唐懿宗,在咸宁殿结束了他骄奢淫逸的一生。第二年二月,被安葬在简陵(位于今陕西富平)。这时,大唐帝国末世的挽歌已是隐约可闻了。

在唐宣宗大中之治后,是唐懿宗与唐僖宗这两个著名的无能昏君,使大唐的局势一直走下坡。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爆发黄巢之乱。黄巢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动摇了唐朝的统治。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

黄巢起义后,唐僖宗在唐末的动乱中死去,由弟唐昭宗继位。此时,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全忠入宫尽诛宦官。

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不久,将唐昭宗杀害。

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为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二百九十年。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