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差一个会说话的妈妈


《非暴力沟通》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差一个会说话的妈妈

前段时间,火上热搜的湖南卫视《少年说》综艺节目,抛出了劲爆话题“成绩和别人家的孩子”。

那个女孩哭着大声控诉自己的妈妈:“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结果母亲根本没有被触动,反而冷冷地说:“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是因为以你的性格,不打击会飘。”女孩一边抹眼泪一边表示,对于母亲的打击自己真的难以承受。

但妈妈却依然坚定自己的想法:“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要推你一把。”无助又绝望的女儿发现,无论自己怎样表达,都无法说服妈妈,于是哭着走下了台。

很快,这段视频就上了微博热搜,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在这个女孩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在中国,有多少孩子,就是这样在父母的打击中长大的。

《非暴力沟通》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差一个会说话的妈妈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非暴力沟通》一书就是马歇尔博士经过50多年的研究,对非暴力沟通理论做的一次总结,书中涵盖了他对该理论最全面、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一经出版就闻名世界,畅销不衰,被认为是心理学界的经典之作。

《非暴力沟通》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差一个会说话的妈妈

下面就让我们揭开非暴力沟通的面纱,探寻表达方式不同带给人生的巨大转变。

我们常常给爱蒙上一层阴影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父母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老公对老婆说:“就你事多,你能不能快点啊!”

老婆对老公说:“喝,喝,就知道喝,你喝死在外面算了!”

这些话语加诸在任何人身上都会难受。然而却是我们经常要面对的场景,语言暴力带来的精神创伤,有时候远比肉体伤害更令人痛苦。

父母训斥孩子的时候,难道他们就不爱孩子了吗?夫妻互怼的时候,难道他们就不爱彼此了吗?恰恰相反,我们总是对越亲近的人越简单粗暴。

前段时间我去我一亲戚那小住了一段时间,一开始我对她的言辞没什么感觉,直到住久了后我真心受不了。她对孩子的言辞简单粗暴,一系列的“暴力”用词。我在她孩子身上看到了我小时候的影子,多么可怜又无助,看的我戳心窝子的难受。

她有3个孩子:哥哥6岁,妹妹4岁,最小的妹妹不到一岁。老大老二都是处于好奇心强又好动的阶段,哥哥懂事不善言辞,妹妹捣蛋爱撒娇。每次两个人在一起玩,哥哥一没顺到妹妹的意妹妹就哭,然而她一听到妹妹哭就不分青红皂白先把哥哥教训一顿再说,打、骂是常态。打了还不准哭,哭了接着打,越哭越打……。

《非暴力沟通》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差一个会说话的妈妈

“不准哭,把眼泪给我憋回去!”“想死了是不是,想死就说一声!”“你给我滚,有多远滚多远!”“给脸不要脸,你要粉条是不是!”“滚出去,不要回来了,不要让我见到你,看到你就来火!”………。这些话多么的伤人不见血,就像一把杀猪刀,刀刀刺心肺。明明可以用引导就能解决的事,却变成鸡飞狗跳、充满火药的谩骂。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马歇尔发现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它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被马歇尔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导致沟通异化的四个因素:第一个是道德评判;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例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他对人有成见。”“这是不恰当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非暴力沟通》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差一个会说话的妈妈


第二个是进行比较;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在《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中,作者丹·格林伯格(Dan Greenberg)诙谐地揭示了比较对我们的影响。他建议读者,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这个在中国家庭中简直太普遍了,几乎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时期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一个人如果总是和别人攀比,那么就始终不能心平气和的看待事物。

第三个是回避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责任,但是很多人却会经常用各种方式来逃避责任,最常见的是“不得不”。有人会拿抱怨来逃避责任,比如很多家庭主妇,总是抱怨自己每天起早贪黑地照顾孩子,没完没了地做家务,不管是面对孩子还是面对丈夫,她始终处于不停抱怨的状态中,其实这种抱怨很可能代表着逃避责任。

她只想着自己是“不得不”做这些事情,但如果换个角度,想做这些事是因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对孩子的爱,生活发生大转折,犹如拨开迷雾豁然开朗。

最后一个是强人所难;很多人觉得,因为爱你才要管你。父母会觉得作为父亲、母亲,我们的职责就是管教孩子。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但是我们真的能强迫孩子按我们的期待来度过这一生吗?强人所难其实源于我们常存在的一个想法,很多人觉得:有些行为值得奖励,而另一些行为就必须受到惩罚。

《非暴力沟通》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差一个会说话的妈妈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

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仔细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时刻。明明想要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既学不好也玩不好,冲口而出的话,却让孩子更加疏远你。明明想要告诉老板,自己可以处理得更完美,委屈的表情却让老板误会自己懦弱无能。明明想要告诉爱人,自己很累需要他的帮助,结果最后却引发家庭大战,不欢而散。

为什么内心的想法从嘴里说出来就变了味,甚至成了炸弹,伤人又伤己呢?马歇尔博士倡导的内心有爱。需要我们对自己有一份观察,这本书不仅仅是是教你如何说话,更是可以教会你如何疏通内心瘀滞的爱流,让爱能在心底流动起来,进而滋养你的整个生命状态。

《非暴力沟通》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差一个会说话的妈妈


别让孩子,为你的语言惩罚买单

每个做父母的,应该都经历过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不听话的时候吧,每当这时,能够强忍着怒火好言好语抚慰孩子的,恐怕是少数,大多数父母估计都会发飙,甚至直接大声“吼骂”孩子。

我曾经在游乐场,看到一位妈妈带孩子玩儿童攀岩项目。小男孩看上去5岁左右,虽然游乐设施上的安全防护都有,但是小男孩爬到2米多高的地方就不再动了。妈妈在底下很着急,就给孩子比划怎么攀岩,可是孩子始终不敢再动一下,于是妈妈喊到:“你怎么那么笨,左手向上抓就行,再不动,妈妈就走了。”

这一说,小男孩直接哇哇哭起来,男孩听到妈妈要走了就很害怕。一慌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哭得越来越伤心,最后是在游乐场安全员的帮助下才回到地面。

这位妈妈,为了催促孩子尽快行动,就拿自己来威胁和惩罚孩子,而孩子此刻已经没有安全感了,最需要妈妈时却得不到满足,所以孩子除了恐慌地手足无措之外,还有一份潜意识地抗拒,让自己停止不前。

《非暴力沟通》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差一个会说话的妈妈

这一点在亲子教育中尤其明显。从“非暴力沟通”的角度看,指责和否定他人也是一种惩罚。

有的妈妈会在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的时候说:“你怎么这么自私”。有的爸爸也会在孩子和自己顶嘴时说:“你这样是不尊重父母,是不孝”。很多父母会在孩子考出好成绩的时候,进行物质奖励,但是也会在考试成绩糟糕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惩罚。。比如取消孩子周末看电影,或者不给孩子零花钱。

当我们想去回避惩罚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事情本身的价值和解决的办法,会把所有关注度集中在失败的结果上。惩罚对于解决冲突或许会在当时起到一定的作用,看似有效果,但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惩罚行为终将变成双方内心成长中的黑洞,在孩子成年后,还会再继续循环往复,巩固成为应对事物的行为模式。

学会好好说话,非暴力沟通模式

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到你在玩游戏不帮忙看孩子的时候,我心里真的很难受,我希望你能陪孩子玩一会,我要做完这件事先”。而不是:“你在干嘛?没看到我在忙吗?你少玩会游戏会死吗?”

《非暴力沟通》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差一个会说话的妈妈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下雨天电闪雷鸣我感到害怕,你可以在家里陪陪我吗?”而不是:“你明明知道我怕打雷,你就不能少出去和你的狐朋狗友玩吗?”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这次比赛我很看重,我需要得到你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你能不能别这么作,难道你不知道这次比赛对我很重要吗?”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我想周末双休去一次短途旅游,你是否愿意陪我一起去?”而不是:“你安排一下你的时间,这个周末我们去旅游”。

每时每刻,生活和爱的艺术就在我们的心中、脚下,让我们一道去实现!

放下你的抱怨,用心去享受生活的美好。放下你的“暴力”,用心去感受爱的味道。

走得越远,越觉得自己渺小。见识越广,计较越少。经历越多,抱怨越少。越闲,越矫情。 ——潘东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