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水稻,没有催芽大棚,农民家里催芽早稻苗的“三要点”!

水稻催芽是近些年的事情,早在我老家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是没有催芽之说的,甚至九十年代也少见催芽。随着科技种植的逐步深入,水稻催芽已经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近在城郊,远在山区,都已经逐渐认识到水稻催芽的好处,便纷纷开始催芽。早先,山区农民条件差,一般是委托附近的平原地区、城郊农民代为催芽,给其费用,待催芽好甚至催芽育苗好后,给其交清费用,拉回秧苗栽培。后来,山区农民觉得那样委托催芽或催芽育苗太麻烦,并且还浪费钱,还不如自己摸索着做,于是纷纷学会了自己催芽。那么,早稻催芽时气温低,该如何做呢

种植水稻,没有催芽大棚,农民家里催芽早稻苗的“三要点”!


早稻催芽,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温度问题,只有达到一定温度了,才能让稻种萌发,于是只好在土办法上下功夫。在我老家山村,早稻催芽是这么做的,分为三步走:浸种、催芽、练芽,浸种为催芽做准备,练芽是催芽的延续。浸好种,才能催好芽;练好苗,才能苗齐芽壮。

1、浸种

浸种之前先选好稻种,将购买的水稻种或自留种进行筛选,选择大小整齐、无病菌侵害的稻种,集中放置于容器中。以清水浸种24小时,或50℃温水浸种,待温度下降至30℃时再浸种5个小时。浸种一定要浸透,清水浸种时,记得要换水,24小时需换水3~4次,保持浸种水液的清洁度。

种植水稻,没有催芽大棚,农民家里催芽早稻苗的“三要点”!


2、催芽

在整个水稻催芽过程中,这个环节是最关键最关键的一步,重中之重在于温度,把握好温度即大功告成。利于水稻萌芽的温度是25~30℃,而最佳发芽温度是28~30℃。将稻种放置相对密封的房间,生炉火或电炉加热房间温度,保持25~30℃之间。可一直保持这温度,就能正常发芽。如果想快速发芽出来,可采用“高温破胸”的办法,即突然将温度提升至35℃以上,38℃以下,但破胸成功后立即降温,降至30℃以下,25℃以上。待幼芽长出1厘米,将温度再次降低,进行练芽。当然,也有幼芽刚出芽时进行撒施苗床,盖上地膜,让幼芽在育苗床土生长。

种植水稻,没有催芽大棚,农民家里催芽早稻苗的“三要点”!


3、练芽

练芽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但练芽中也是要讲究温度的。脱离幼苗最佳生长温度、停止生长温度即可,即低于25℃,高于15℃,幼芽低于15℃会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就是说将温度降至15~25℃进行练芽。不过,根据我们经验,最好是降至17~19℃,这样的温度练芽比较好。待幼苗长至2厘米长时移至育苗床进行移栽。之后盖上薄膜,淋上稀粪肥,就可任由幼苗生长了。这是农村土办法的育秧方式,现代化的育秧方式都是在温室大棚或日光温室进行,那是另外的话题,今天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总结:在农村无论做什么,都有适用的土办法可以解决问题,育早稻秧苗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农村育秧苗方法很多的,但我们是这样的做法。朋友们,你们老家农村的老办法是怎样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