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創富,要有老闆思維

小丁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年輕人,但他對待工作總是漫不經心。他總是說:“我是在為老闆打工,如果我有了自己的公司,我一定能比他做得更好。” 半年後,小丁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小丁創業之初對朋友們豪情萬丈地說:“我會努力地工作,因為它是我自己的。” 然而,僅過了半年,小丁的公司便倒閉了,他又重新去為別人打工了,因為他認為自己開公司太累、太複雜,這根本不適合他。

窮人總是這樣,在工作中自甘平庸,做事馬馬虎虎,缺乏敬業精神,這樣的人無論從事何種行業,若對待工作的態度不改,他就註定了永遠平庸。 總抱著為老闆打工的心態——做好做壞都那樣,缺乏責任心和進取心,這就是窮人的思維。而責任心和進取心的缺失本身就是成功的大敵。這種不思進取的態度,一旦成為習慣,窮人就會失去所有創富的機會,一輩子都做窮人。

富人卻不是這樣,富人在未成功時也會給別人打工,但是富人即使為別人打工,也會像老闆一樣思考和擔當,嚴格要求自己,把工作當做自己的事業來做。這樣長久下來,富人在工作中得到了極大的鍛鍊,養成了良好而有益的職業習慣,更獲得了更多創富的機會。於是,富人成功了,不用再給別人打工。 中國臺灣著名的人力資源專家翁靜玉說:“二十幾年前,我剛從日本念研究生回來,通過青輔會的介紹,進入某銀行工作,擔任辦事員;同期的同事中,有我的大學同學,他是念美國研究生的,職級卻比我高一級——領組,編制上就是我的主管。同樣都是研究生畢業,而且他念的是美國三流大學,我念的是日本一流大學,一樣是碩士學位,待遇卻不相同。” “我沒有在意這種情況,仍繼續認真做事。在機關,許多人都是抱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公務員心態。

想創富,要有老闆思維

我雖然是職級最低的辦事員,可是交到我手中的事情,我一定盡心盡力做到最好。因為我把自己當成老闆,老闆希望看到自己的員工怎樣工作,我自己就怎樣去做。” “這樣的工作態度,使我被當時的上司注意到了。後來,上司調去另一家銀行時,帶去的隨從人員中,我是唯一的辦事員。這是很罕見的現象,因為通常都是一些主管跟隨過去。在這一家銀行裡工作,我得到了更多學習和鍛鍊的機會,使自身的能力迅速得到提升。一名傑出的員工應該時刻以老闆的標準要求自己,主動工作,不僅要求自己滿意、別人滿意,並且要努力超出別人對自己的期望,達到老闆的標準,更要隨著企業和自身的發展把內心的標準提得越來越高,不斷學習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從而使自己獲得成長。” 富人就像翁靜玉這樣,“把自己當成老闆”,要求自己嚴肅對待每一項工作。這樣,他們不僅能高標準地完成工作,還培養了自己像老闆一樣的責任感,使自己具有企業家的精神。他們不僅能征服老闆,也會讓自己更接近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