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春耕兩不誤 復工復產保增收——貴陽市“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系列報道之②

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驗,脫貧攻堅是時代使命。

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的這個春天,貴陽市廣大黨員幹部主動擔起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迎難而上、攻城拔寨,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把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抓得更緊更細更實,為脫貧攻堅爭取時間、創造條件,千方百計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清鎮市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優質的農業服務,助力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在花溪區黔陶鄉騎龍村,銷售渠道暢通了,香蔥“走出去”了;在烏當區羊昌鎮黃連村,村民們種下銀杏樹苗,種下增收致富的希望……疫情阻擋不了決戰脫貧攻堅的腳步。

抗疫春耕兩不誤 復工復產保增收——貴陽市“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系列報道之②

號角聲聲,戰旗獵獵。全市上下將以極端負責的工作作風和爭分奪秒的精神狀態全力衝刺90天,同時間賽跑、與問題較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最後總攻殲滅戰。

做好農業服務文章 讓生產更高效

4月7日,清鎮市紅楓湖鎮駱家橋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3地塊3號大棚裡,駱家橋村村民尚佳琴正和其他人一道忙著管護蔬菜。大棚裡剛種下去半個多月的西紅柿苗已長到十多釐米高,站成一排排,伸展著綠葉。

尚佳琴不僅把家裡近三畝田地流轉給基地,還在基地裡當上“產業工人”。曾在浙江打工多年的她,很慶幸能在家門口就業,特別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從去年十月份就在基地打工,工資一天100元不算低,離家近能照顧家裡,每年一畝土地流轉費加保底分紅都有1200塊,這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在尚佳琴看來,她的好日子離不開當地政府周到的農業服務。“項目剛落地時,村幹部登門入戶算清產業賬,一畝地種苞谷收入不過千元上下,而把土地全部流轉後,土地流轉費、分紅和務工費加起來,一年有好幾萬。”尚佳琴說。

抗疫春耕兩不誤 復工復產保增收——貴陽市“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系列報道之②

今年,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給生產帶來困難,但農時耽誤不得,基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於2月9日復工復產。測體溫、間隔作業……村民忙著春耕春種,疫情防控也毫不含糊。

駱家橋村黨支部書記李政倫介紹,為發展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駱家橋村共流轉土地3000多畝,佔總數的近四成。為確保產業落地發展,村裡專門成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做好勞務輸出服務,一方面保障產業順利發展,另一方面也提高群眾收入。據估算,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項目每年可帶動當地群眾人均增收約5000元。

負責基地蔬菜種植的貴陽市農業農墾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也派出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駐紮基地。來自山東壽光的園區經理靳實已在貴州工作8年多,十分熟悉當地種植環境和技術。“駱家橋片區以種植西紅柿為主,現在已經種植300多畝,很快將達到500畝,技術保障下,每畝西紅柿高產時年產兩萬餘斤。”靳實說。

據清鎮市蔬菜辦主任郭榮寬介紹,清鎮市7000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既能增加蔬菜供應,又能助民增收,現已超額完成土地流轉約8516畝,涉及農戶2754戶10810人。為確保項目發展取得實效,清鎮市正在加快建設高位水池、提灌站、機耕道、生產便道、排水溝和截水溝等基礎設施。隨著配套基礎設施建成投用,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建設將進一步提速。

完善產銷對接機制 讓產品不愁銷

4月7日,在花溪區黔陶鄉騎龍村的香蔥地裡,村民們正在採摘這季最後一批香蔥;在該村的香蔥交易點,農戶們戴著口罩將一筐筐新鮮的香蔥打包裝車……

“現在雖然疫情還沒結束,但時節不等人,我們在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抓緊這季香蔥的採收和銷售,才能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騎龍村黨支部書記劉其雲說,最近,村裡的香蔥日銷售量已逐步從疫情初期的不足千斤增至50噸以上。

自立春以來,為確保轄區涉農企業順利復工復產,有效解決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留置田間“出不去”、收購商“進不來”的問題,花溪區成立了多支復工復產工作服務隊,下設農產品加工業、畜牧水產業、種植業、農資保供等工作組,下沉到各鄉(鎮)、街道、企業和村指導農業復工復產及疫情防控宣傳,並通過“點對點”的服務方式助農產品進超市、進食堂、進社區,刺激農村經濟復甦。其間,黔陶鄉也積極聯繫貴陽地利農產品物流園,協調區級職能部門等,不斷擴大香蔥的銷售渠道。

“每年春節都是我們村香蔥的銷售旺季,沒想到,今年的香蔥差點因為這場疫情滯銷、爛在地裡。還好現在有了多方協調幫助,我家的這季蔥已經賣得差不多了。”黔陶鄉馬場村村民王寅佔說。

抗疫春耕兩不誤 復工復產保增收——貴陽市“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系列報道之②

目前,香蔥產業逐步壯大的黔陶鄉正按照“綠色化、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標準化、集約化”的發展要求,重點在補短板、建品牌、增效益方面下功夫,採用“聯合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模式推進黔陶壩區建設。

“現在,我們的香蔥已成功註冊‘黔陶香’品牌,接下來,除了聯繫廣告公司進行品牌包裝、制定營銷策略外,還將力爭通過技術改良提高香蔥產量。”黔陶鄉黨委書記楊豔說。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讓農民享紅利

4月7日,烏當區羊昌鎮黃連村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村民們正揮鋤鬆土、除草施肥,種下一株株銀杏樹。“這些銀杏樹是我們增收致富的希望。”貧困戶潘榮發看著迎風招展的樹苗,臉上笑開了花。

由於交通不便、缺乏產業支撐,曾經的黃連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空殼村”,面臨諸多發展難題,脫貧攻堅任務艱鉅。“黃連村的千年古銀杏非常有名,也有其他豐富的旅遊資源。我們為什麼不拿銀杏做文章,以鄉村旅遊來支撐產業發展呢?”黃連村村支兩委理清發展思路,銀杏產業開始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去年11月,黃連村開始實施銀杏樹苗種植項目。“項目由我們的村集體經濟公司牽頭實施,採取‘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由支部示範引領,動員農戶以閒置土地入股,前5年由村集體公司負責管護和銷售,村民每年每畝獲得500元分紅,5年後,由村民自己管護,收益歸村民自己所有。”黃連村黨支部副書記李昌志說。

抗疫春耕兩不誤 復工復產保增收——貴陽市“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系列報道之②

項目的實施並沒有因疫情而中斷。疫情防控期間,黃連村抓住外出務工人員在家的有利時機,組織好春耕備耕,由黨支部帶頭,以村集體經濟公司為示範,號召村幹部齊上陣,有序組織全村黨員和貧困戶、群眾志願者等進行挖土作業,加快栽種銀杏樹。

如今,800畝銀杏已全部完成種植,入股村民達100多戶,村裡半數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其中。除了獲得固定分紅外,農戶還可在公司務工,每天可獲得勞務費90元。

對於63歲的潘榮發而言,好日子已經來了。家裡的10畝地入股,今年光分紅就能拿到5000元,再加上自己平時的務工收入,一年收入萬把塊錢不成問題。另外,兒子兒媳也申請到了村裡的公益性崗位。

抗疫春耕兩不誤 復工復產保增收——貴陽市“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系列報道之②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如今,黃連村的產業“多點開花”,藍莓、獼猴桃、甜柿等特色產業落地生根,鄉村旅遊發展勢頭強勁,越來越多的群眾走上增收致富路。

近段時間,烏當區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產業,推進“菜籃子、果盤子、茶園子、藥壩子、花仙子”產業提質增效,幫助農戶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讓持續發展的特色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強大動能。

“為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我們將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引導經營主體與農戶建立多層次、緊密型、共享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烏當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餘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