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縣是晉商“萬里茶道”的中樞

祁縣是晉商“萬里茶道”的中樞

中國是世界唯一的茶樹起源中心,是茶的發祥地。

山西本不產茶,明清晉商卻奇蹟般創造了萬里茶道的輝煌歷程。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訪問俄羅斯時,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中提到,在300年前有跨國商貿大動脈——萬里茶道,它和中俄油氣管道被稱為聯通兩國的“世紀動脈”,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這條茶道,就是17世紀至20世紀初由晉商開拓並主導、沿線商民共同參與運轉的一條從福建武夷山到俄羅斯恰克圖、跨越亞歐大陸的萬里茶道和商貿大道。300年的萬里茶道充分體現了晉商家國一體的價值觀、以義制利的誠信觀和勇於開拓的發展觀。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為改善全球經濟治理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表達了中國與世界攜手同行的真誠意願,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引起越來越多國家熱烈響應。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西重要講話中提出,山西自古就有重商文化傳統,形成了誠實守信、開拓進取、和衷共濟、務實經營、經世濟民的晉商精神,並強調晉商縱橫歐亞九千里,稱雄商界五百年,彰顯的就是開放精神。

祁縣戴家在萬里茶道和晉商發展中的貢獻

作為晉商一支的祁縣茶商,因它具備的人文歷史優勢和交通區位優勢,成為晉商開拓萬里茶道的主力軍。從以往的研究內容看,祁縣各大茶莊、票號都有其獨特成就,明清兩代祁縣的戴氏家族雖然不是茶商,但戴家為晉商樹立的文化豐碑和為晉商保駕護航做出了獨有的成就,更應該值得我們研究。

山西祁縣戴氏家族是明、清兩代顯貴望族。有戴氏家族家譜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祖戴成忠從山西代州(今代縣)遷祁縣城北三十里之地,起村名為戴家堡,安居六世,家世躬耕。至七世祖戴公禮,曾任湖廣巡檢,後移居祁縣城內,身任倉官之職;八世祖戴賓,曾官至大名府通判;九世祖戴光啟(1359年-1613年),明隆慶辛末(1571年)科進士,授會寧縣知縣,在任期間省費用,削苛政,寬徭役,均田賦,平盜匪,會寧縣給他立生祠,表彰其功德。後歷任要職,不避權貴,仗義執言,曾奉命閱陝以西三邊,人稱戴巡邊,後升任刑部河南參政,分守河北,繼任陝西按察使。萬曆初年,目睹朝廷忌才相戕,辭官歸裡。在家鄉建“適自園”以娛晚景。凡有關地方事,如修學宮、立書院、建文昌閣,均極力襄助。不謁公府,不赴賓宴,民所疾苦,直言不諱。

祁縣現今古城是第三次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遷建,城垣是打夯加高的土城,在明萬曆五年(1577年)知縣王牧主持土城周圍用磚重建城牆、城門。萬曆八年(1580年)知縣張應舉主持大規模修繕祁縣城,加寬牆基,加厚城牆,加高垛牆,四座城門建為雙層城門。城門上均有匾額,東門書“瞻鳳”,西門書“挹汾”,北門書“拱辰”,南門書“憑麓”。城四周的護城河加寬加深,河邊遍植柳樹。整座古城,高大堅固,雄偉壯觀。十世祖戴運昌,59歲時明崇禎丁丑(1637年)科進士,任福建司員外郎,後任河南省開封府蔚氏縣令,明代結束清初歸裡,隱居祁縣麓台山之宋家莊,現在遺址可見,就在萬里茶道祁縣段來遠鎮,河南北上之必經之地。其長子戴廷栻(1618年-1691年),字楓仲、維吉、補巖,號符公。生於明萬曆四十六年,戴廷栻深受家族教育影響,生負異質,稍長習經生業,目連十行下,博極群書,諸尹稱賞“積厚流光神童屹然逸群矣。”出應童子試,三試皆第一。入太原三立書院,受知與袁督學使繼鹹,與傅山尤以刎頸之交。戴楓仲因夢而在祁縣興建讀書閣取名丹楓閣,撰《丹楓閣記》文,傅山題匾“丹楓閣”,以書法錄《丹楓閣記》並加跋文,創作出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之後的書法代表作,其中故事多多。代表人物以傅山父子、顧炎武,還有白孕彩、胡庭、薛宗周、張天鬥、李中馥、畢振姬、艾南英、黃道周、馬世奇、閆爾梅、施閨章、宋犖、吳鹿友、王士禎、魏象樞、李孔德、閆若璩等群賢聚于丹楓閣,四方賓客從之如歸,一時名滿天下,學者仰之如山斗。時稱“丹楓閣藏版,海內共知。天下名士,南方多聚於冒巢民水繪園,北方則丹楓閣稱極盛矣。”一時成為中國北方文化交流中心。“戴廷栻插援須白菊,高閣起丹楓。土田兄子讓,財貨友朋通。博雅能文,著述甚豐,魏環溪顧亭林謂其古文可接震川。訂刻古書數百種及名人高士詩文之不能自梓者,刊刻行世。四方逸士得其之誘掖者,約有數千。”康熙十七年(1678)清政府開博學鴻詞科,強迫文人受試。戴廷栻屢辭不準後,第二年赴京應試,後任聞喜縣訓導、曲沃縣教諭。在《丹楓閣記》文中可見“閣中藏書、藏畫、藏鼎彝、藏茶、藏酒,”其中最有趣丹楓閣還藏茶,藏茶對當時來說是更奢侈之事。戴廷栻《不旨文選》說:“昭餘戴氏,先載名酒十甕,貯之先生(傅山)之軒,以備客之過先生之僑也。”連傅山接待客人的酒都要接濟,可見其餘。在傅山給戴廷栻的書信中,有請戴代為購置布匹的,有請求資助任復亨(元仲)糧米“三鬥兩石”。戴廷栻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月初九日傅山兒子傅眉(壽毛)卒,戴廷栻《高士傅壽毛行狀》言:先生嘗在賣藥塞外,出雁門關,過中雲,歷野孤嶺,走灤陽、榆關、經樂浪、上谷以歸。又嘗賣藥南方,過豫適楚,流連雙河間。傅眉也為治家,在太原賣藥。戴廷栻曾為顧炎武在祁縣構築書房,康熙十四年、十六年顧曾在祁縣下榻、度歲(過年)。顧炎武生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學識淵博,對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地理、經史百家、音韻訓詁等研究尤深,並在《日知錄》中,對茶研究深刻,對茶文化的發軔地,直到清初他才明確提出了一種看法。也可以想到戴廷栻藏茶是太有講究了。更有民間流傳,顧炎武、傅山、戴廷栻是最早成立票號鏢局之說,謝國禎《顧亭林學譜》引章炳麟書《顧亭林軼事》雲:亭林先生四十五歲時往山東,七十歲在曲沃去世,中間遊歷北方諸部,歲無三月之淹,而所至未嘗匱乏。事實上,戴家商業已經形成。戴廷栻的後代經商,戴家在祁縣古城有兩條街、一座山之稱。清順治十年戴家開有“義振泉”字號。

祁縣戴氏家族,遵循“耕讀傳家、善良燻世”的遺風,世代傳承,據縣誌、家譜摘錄統計,明清兩代,進士、舉人(還有武舉人)等共61人,其中有進士2位,武舉人5位,是兼文功武備的名門望族。戴氏十九世戴隆邦(1720年-1809年),戴氏家族開創中華武術四大名拳之首心意拳。現祁縣小韓村有戴隆邦故居。早年在社旗設“廣盛號”,次子戴二閭後在清嘉慶六年(1801年)於河南創立“廣盛鏢局”,以武會友,以鏢護商,其家族威望和實力,漸成為華中第一鏢。清中期城內戴家一支衰落後,諸多房產賣給何家,何家後代捐傅山書“丹楓閣”匾額,現在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收藏。古籍字畫賣給祁縣渠家,至今有渠氏珍藏《丹楓閣記》《三先生傳》等,祁縣圖書館、祁縣中學校圖書館都有戴家古籍遺留珍藏。戴氏心意拳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戴家為清代晉商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祁縣渠家為晉茶和萬里茶道做出的突出貢獻

與戴家幾乎一個時代遷居祁縣的是祁縣渠家,世代經商,發展成為晉商大賈。渠氏家族的傑出人物渠本翹曾任清政府內閣中書。他既具有儒家傳統的高尚情懷和優秀品質,又能夠放眼世界,一心想使民族走向世界,不受列強的欺凌,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意識格外強烈。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民族危亡迫在眉睫,渠本翹萌生了“教育救國興學育人”的思想。1904年,他從日本回國後,與祁縣多位有識之士商定,在昭餘書院舊址創辦祁縣中學堂,並附設蒙養學堂。他們慷慨解囊,多方籌劃,帶頭捐出巨資,還動員全縣商家、富戶捐納。1905年2月,祁縣中學堂隆重掛牌開學,這是山西省最早的縣立中學之一。渠本翹和董事們還無償捐獻了大量古版書籍、善本珍籍。他還派專人遠赴歐洲德、法等國購回顯微鏡、人體解剖標本等珍貴儀器等。

渠本翹利用自己的特殊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參與和組織了山西近代保礦運動。當清政府與英帝國主義相勾結,將山西盂縣、潞安、澤洲、平陽等處的煤鐵礦開採權出賣給英國公司時,奔波於各界群眾集會上發表演說,宣講愛國保礦,並臨危受命,以“人品財產合格之至”“深孚眾望”,被推舉為保晉公司首任總經理。親自出面向票號按時籌措贖礦銀兩,聯合眾多晉商義士共同集資,經過與英方據理力爭和鬥爭,終於從英國公司手裡贖回了礦權。使轉型發展的晉商成為保礦運動的主要力量。

在民族危亡之際,渠本翹引領祁縣商人興辦實業,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渠本翹與同鄉喬殿森合資接手經營了瀕臨倒閉的太原火柴局,改為雙福火柴公司,首開民族資本創辦工業之先河,大大推動了山西民族工業的發展。

辛亥革命後,渠本翹一直隱居天津,不再出仕。此後一直致力於收藏和著述,一面廣購珍版古籍與名家字畫,一面徵集文獻,整理刊行。曾請林琴南作《麓臺招隱圖》,1915年印行了劉奮熙著《愛薇堂遺集》。1916年又應常贊春之請,與他人合資石印出版戴廷栻之《半可集備存》。

長裕川茶莊是渠家開設時間最長、經營規模最大的茶莊之一。渠家以質量高、數量足、服務好、守信用創立了“川”字品牌,受到俄、蒙及北方各地人們的廣泛信賴,他們認準“川”字牌茶葉,長期購買。在一些地區,人們甚至以磚茶代替貨幣在市場上進行物資交換。長裕川茶莊的東家渠晉山學識淵博、思想先進,古籍珍藏多達上萬冊。他常勉勵子弟和夥友們要修好德行必先立志研學,立志研學必先博覽經典群書。民國八年(1919年),渠晉山為實現其“教育救國”之心願,在祁縣城內獨資創辦了祁縣私立競新小學校,面向社會招生。競新學校是山西省為數不多的私立小學之一。渠晉山辦學理念先進,一改私塾舊制,吸收西方先進文化,採取新式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兒童良好習慣,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學方針,把學校辦成朝氣蓬勃、競爭創新的新型學校,聞名於三晉大地。當時競新小學的校訓“崇儉、耐勞、進取、愛群”就明確顯示了他的辦學方針。該校採取教育與實驗、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小學搞勤工儉學活動,當時在全省可謂首創。他辦學18年,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有用之才。他兩次受到民國政府的嘉獎,1920年,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曾題贈渠晉山“急公好義”橫匾一塊。1922年,大總統黎元洪曾授予他“敬教勸學”的匾額,在祁縣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1926年,渠晉山還設立競新圖書館,除供師生閱讀外,還免費向社會開放。前來閱讀的人終日不絕,備受社會各界稱讚,是當時山西省影響很大的公益性圖書館。在新中國成立後,積極響應公私合營號召,於1951年把自己創辦的競新小學、競新操場以及競新圖書館全部無償捐獻給祁縣中學,並將書業誠古籍字畫店總號公私合營,併入太原新華書店。渠晉山還把他收藏的1031部近3萬冊古籍善本分別捐贈給祁縣文化館(現藏於祁縣圖書館)和山西省文史館。他還收藏有傅山《丹楓閣記》、傅山獄中所作《三先生傳》、畢振姬《松鳳水月圖》、吳雯為戴廷栻所作之對聯,趙鐵山專為其作的各種書體精品,以及乾隆御製《三希堂法帖》等書、畫、碑帖二、三百件,為保護祖國文化遺產做出了貢獻。同時,他還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帶頭將漢口“長裕川”茶莊、湖南安化“誠記”茶莊、太原“書業誠”古籍書店、祁縣“是盛樓”糕點店、祁縣“永春原”藥店等5家商號,5億(舊幣)多元資產進行了公私合營,被贊為社會主義轉型發展中的晉商楷模。

清朝末期,祁縣商業興盛時期,祁縣茶票莊遍及全國各地,信譽卓著,祁縣一度成為茶貿和金融中心。有旅蒙第一大商號大盛魁的大玉川,何家永聚祥、興隆茂、渠家長裕川、長盛川、長順川、三晉源、百川通,喬家大德誠、大德通、大德恆、大德興,合盛元等等,都是萬里茶道上赫赫有名的茶票莊,他們創造的百年字號仍然在延續,他們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內蒙古、河南等茶產區以及沿線各大商埠碼頭都設有分號,創造了“貨通天下、茶通天下、匯通天下、德通天下”的商業傳奇。這些創造商業奇蹟的祁縣茶商也被贊為商賈翹楚、晉商楷模,他們視善舉為本分的思想,以及胸懷天下,勇於承擔,舍家報國,奉獻社會的商業精神,永遠值得後人敬仰與傳承。

晉商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晉商精神是山西重要的文化資源。幾百年前萬里茶道上的晉商征服了天下,今天我們要從深入挖掘和利用晉商文化資源中培養文化自信,從充分認識和把握晉商文化內涵中培養文化自信;從堅持晉商精神的傳承與創新中培養文化自信,更重要的從加強山西對外開放與文化交流中培養文化自信。

明清晉商的輝煌已經成為山西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之一。在新的歷史時期,大力弘揚晉商精神,以紮實務實的作風和開放的胸懷,對接融入一帶一路,深化改革,激發動力,增強活力,進一步弘揚晉商精神,可以增強山西的文化自信和軟實力,也能為山西產業轉型和經濟騰飛提供新動力。

2019年4月29日下午,省政府第32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了省部共建“一帶一路”(祁縣)中小企業特色產業合作區事項。作為萬里茶道重要節點、集散地的祁縣古城,一定要利用好這一資源,建設好“一帶一路”祁縣茶商之都。

田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