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打磨底層操作系統

這是我在頭條的第一篇文章,寫公眾號2年多了,第一次挑戰頭條。

今年我已經37歲了。已經從期盼過生日長大一歲,到害怕過生日老一歲,到如今,坦然敢去面對自己年紀的時候。我已經步入中年,在越來越抱不動孩子時,我知道自己已漸漸向那種別人所說的“老女人”邁進了。

我出生在鶯飛草長的三月,一個接近清明的日子。小時候像只大公雞跟調皮的男孩打架時,隔壁阿姨總笑著說,這估計是個惡鬼投胎。轉眼間,這個生命已經跌跌撞撞地在這個世界上“混”了37年,想想有點不可思議。一直在想給自己的37歲以及以後的人生,像個將軍一樣指點下江山啥的。最後想到了一個詞——“底層操作系統”,原諒我的專業還是計算機,不管你們信不信。

37歲,打磨底層操作系統

氣球。生日快樂手繪插圖

為什麼說是底層操作系統?我想學過計算機的人都知道,底層操作系統不像外在應用程序,微信、瀏覽器、頭條可以讓人一眼就看出來,操作系統一般感知不到(如果感知到,肯定出大事了),但一臺電腦、一個手機的好壞取決於操作系統,就像人生過得是否值得(當然標準因人而異),最重要的也是看你的操作系統。

37歲的我已不再迷信薪水、title、地位等這些外在的東西。不要誤會,我沒有財富自由,當前我連一張自己的書桌都還沒有,每天推開殘羹冷炙,在油膩膩的餐桌上碼字。我只是越來越相信外在的東西帶來不了快樂,更帶來不了幸福。工作十幾年的人都知道,現在的收入是剛畢業的幾倍,甚至十倍,但你比剛畢業時快樂了嗎?似乎並沒有,反而煩惱更多了。

曾經我們都認為好好學習,努力工作,一定會像期末考試取得優異成績那樣,老天爺也會賞賜我們童話故事結局那樣“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到了中年你才知道,這個世界根本沒有這種簡單的因果關係,你苦苦追求的幸福快樂還得重新找,不是向外找,而是向內找。

37歲,打磨底層操作系統

年輕的植物成長

向內找,知道自己有不少侷限,但更知道自己有很多優勢。木桶原理運用在一個系統或許可行,但運用在自我成長上一定是誤人子弟。你知道內斂的自己永遠不會成為酒桌上滔滔不絕的桌長,也知道每天堅持碼字這種事情對很多人來說猶如煉獄,你卻甘之如飴。不再追求變成八面玲瓏、呼風喚雨的管理者,而是去琢磨這個團隊最需要的是什麼,你自己最能發揮價值和空間的是什麼。管理有標準,管理者沒有標準。去發揮自己的優勢,將工作做成你自己的樣子。

向內找,做真實的自己,會在被不公平對待時拍案而起,也會看到內心那個瑟瑟發抖的小孩到底在害怕什麼;允許自己嚎啕大哭,相信眼淚是珍珠,每次眼淚都給了自己更強的生命力;對自己在乎的事情,不再像“皇帝的新裝”中附庸的大臣般唯唯諾諾,去大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上次一個朋友說,你還真不是女漢子,做個柔美的女子吧。我說柔美估計做不了,做個真實不裝的人吧。

37歲,打磨底層操作系統

拿著紙鬍子的小男孩

打磨操作系統,不再追求一個又一個花哨的技巧,而是去思考每件事情背後的原理,做事情的方法論。就像做招聘,大家熱熱鬧鬧發動全員內推,每週上百份簡歷,面試官忙得團團轉,看起來每個人都拼盡全力,最後卻收成慘淡。這樣的熱鬧到底解決了多少問題?不如花時間去思考招聘到底是要幹什麼,要招什麼樣的人,以終為始去看面試通過的人具備什麼特徵,簡歷應該如何篩選?……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忙忙碌碌不一定有結果,多花點時間去思考應該如何做事。


打磨操作系統,對世界保持敬畏心。不懂的東西不BB。美股熔斷時,有人說你為啥不寫篇文章,說下你的看法或者暢想也行呀。我說寫不了,經濟我不懂,炒股我連賬號都沒開過。我所有的經濟知識來自高中政治上的“剩餘價值”理論,以及偶爾得到上聽到的一兩個音頻。

在被被人不理解甚至攻擊時,我也告誡自己,不要背後議論別人的是非,你並不一定了解別人。要做到並不容易,但值得去不斷修煉,因為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

37歲,打磨底層操作系統

樹上的一束粉紅色的紫羅蘭花

37歲,我會繼續在這個大城市,在互聯網圈,在管理者、職場媽媽、妻子、女兒、兒媳和自己,各種角色中兜兜轉轉,會繼續在紛繁中尋求精神自由之路。我還會堅持每天寫作,為了更好的釐清自己與各種角色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與自己的關係。

37歲,一點點去打磨自己的底層操作系統,因為知道自己要什麼才能更好地上路,因為好的引擎才能帶自己走得更遠。懷著敬畏心去認識這個世界,更去探索自己。

願37歲以及以後的路上有你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