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老部下,为何还帮助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害曹操后人?

魏齐王正始十年(西历249年),司马懿等曹魏权臣趁专权的曹爽和皇帝曹芳到高平陵祭祖的时候,控制皇宫和京城洛阳,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免去大将军曹爽之职,发动高平陵政变,随后铲除了曹爽一党,借机杀死曹氏宗亲七千余人,夺得朝廷控制权。史称高平陵之变。当时曹操去世已29年,在曹操为数不多的老部下当中有一位老臣蒋济,不但没有阻止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还给曹爽去信劝降,保其富贵平安,结果司马懿翻脸不认人,诛灭曹爽及其党羽三族。这一政变,对曹魏政权覆灭和晋朝诞生都是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转折性事变,对历史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曹操的老部下,为何还帮助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害曹操后人?

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的地位变迁

1、曹操时的司马懿

司马懿在曹操时就是文武能臣,曹操对他既用又防,甚至在除掉杨修等人的时候几乎要除掉司马懿,特别是临死还提醒曹丕要注意防备司马懿。只是司马懿辅佐曹丕取得帝位,年龄又很大了,曹操才没有动他。

2、曹丕时的司马懿

曹丕在位时,司马懿领关中兵团对抗诸葛亮,司马懿个性顽强、隐忍,最后拖死了诸葛亮,成为了重臣。曹丕非常短命,司马懿又出奇的长寿,曹丕死时不到四十岁,幼主曹叡继位。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为托孤大臣。这是一个功臣和宗室互相制衡,利于皇权存在的一种安排。

曹操的老部下,为何还帮助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害曹操后人?

司马懿

3、曹叡时的司马懿

新皇帝曹叡,登基时已经二十多岁了,并且相当英明神武有能力,迅速掌握了权力,所以司马懿他们还没来得及对曹叡形成威胁,曹叡就迅速站稳了脚跟,他们也相安无事。但凡性格忍耐的人,都长寿,司马懿特别长寿,曹真、曹休、陈群相继死去时,他还活着。而且新皇帝命还短,三十多岁就死了,太子曹芳才八岁。司马懿又成了托孤大臣。同时还有托孤大臣曹真的儿子曹爽,当上了大将军,掌握了军权。

4、曹爽专权

曹睿去世不久,曹爽就开始在朝廷里发展自己的势力,甚至欺凌太后,以至于朝廷中,人人侧目,曹爽代表宗室的势力,实力和势力都要大于司马懿一些。司马懿还是老招,隐忍,一方面麻痹曹爽,一方面暗地里联络对自己有用又被曹爽打压的人。终于,在正始十年,曹爽带着曹芳去高平陵给曹睿扫墓,司马懿趁这个机会,发动政变,最终,杀死曹氏宗族七千多人,开始掌握曹魏政权,为后来司马家族得以建立晋朝,立下了根基。

三、高平陵之变前蒋济的地位变迁

1、蒋济,字子通,和司马懿一起在曹操时就同朝为官,关系密切,经过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是曹操为数不多在世的老臣,曹操时曾任丹杨太守,丞相府主薄,西曹属,为曹操出谋划策;在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时期,蒋济先后当过东中郎将、尚书、中护军、护军将军、散骑常侍等职,资格老,威望高。

曹操的老部下,为何还帮助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害曹操后人?

蒋济

2、曹芳时的蒋济

曹芳继位之后,蒋济因功转任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后任太尉。曹爽采用亲信丁谧的计谋,明升暗降,将太尉司马懿升为“地位尊崇,没有实权”的太傅,同样的方法也将领军将军蒋济升迁为太尉,将领军将军一职空出,然后曹爽任命他的二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至此,曹爽兄弟完全掌握京师禁军。彻底架空顾命大臣司马懿和掌握京城禁军兵权的老臣蒋济。蒋济本来担任领军将军,掌握实权,却被升为太尉,权力受到约束。蒋济和司马懿都被曹爽架空,失去实权。《三国志》:齐王即位,徙为领军将军,进爵昌陵亭侯,迁太尉。

3、蒋济的隐忧

同为老臣的司马懿和蒋济,司马懿是顾命大臣,虽被架空,但对朝堂政治走势洞若观火,看得更深更远,政治敏锐度和政治手段也更高更隐蔽。但蒋济就不一样,除忧国忧民热忱,几乎没有更高的政治思考,只是深深忧虑曹爽专权给魏国带来灾难,甚至一点更深的思考的都没有。大将军曹爽排挤托孤大臣司马懿,大权独揽,幽闭郭太后,大力提拔自己的兄弟及亲信,排除异己,独断专行。他还书生气十足,向皇帝上书建言,批评曹爽平庸乱改法度,事实上的确乱改法度对国家繁荣昌盛没好处,还损害百姓的利益。但他政治就是文盲,一腔情愿的为曹魏健康发展着想,他想的是罢免专权的曹爽,并不是要对其赶尽杀绝。曹爽和他一样,态度写在脸上,对他更加反感,对其置之不理。没有对蒋济采取任何手段,蒋济更加靠向司马懿。

三、高平陵之变的形势

1、司马懿的实力和作为

高平陵之变时期,皇帝曹芳和曹爽在一起,司马懿所控制的,只有京城和郭太后,以及京师的部分军队,还有就是自己养的死士三千多人。实力上远不及曹爽。但在政治上朝廷的大臣多因为曹爽专权受到打压排挤,都投靠了司马懿,这当然还包括蒋济,而且得到太后为代表的外戚的支持,还有远在关中的军事集团的支持。

2、曹爽的实力和作为

曹爽和皇帝曹芳在一起,可以挟天子而令天下,结合自己的权力,纠集京城外的军队,讨伐司马懿,那么,高平陵之变是何等走向,还是未知数。

曹操的老部下,为何还帮助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害曹操后人?

曹爽与曹芳

司马懿的把握在于他知己知彼,他十分了解曹爽的性格:为人软弱无能,不堪大任,一遇到生死攸关的事情,就会失去方寸,最终,在掌握优势实力的情况下,曹爽选择了投降,最终给曹家引来杀身之祸。

3、蒋济的作为

曹爽挟天子进驻许昌,实力本可以与司马懿对抗,司马懿深知曹爽弱点,让蒋济书信曹爽,劝其投降,蒋济是朝中老臣,威望很高,说话也很有政治分量,许诺曹爽只要投降保其荣华富贵和平安,曹爽在蒋济的担保下投降了。蒋济对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选择了无动于衷和配合,也有其政治敏锐度和洞察力不足的因素,他不具备司马懿那样老辣的政治手段和政治敏锐度。

曹操的老部下,为何还帮助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害曹操后人?

蒋济劝降

综上所述,高平陵之变是各方势力的激烈角逐,根据资料分析司马懿也不是一人发起政变,而是整个朝廷大臣和太后外戚势力的联合行为,蒋济的作用实际上避免了司马懿和曹爽两大集团的实力对决,避免了对社会民生的巨大破坏,也切实有积极意义。但却未料到曹操家族遭到杀戮覆灭,更未料到这次政变却实实在在让司马懿窃取了成果,控制了朝政,实实在在影响了以后历史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