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枚巨浪3在南海齊射?雖是張冠李戴的烏龍,但核心技術卻已掌握

這兩天,一些“吃飽了撐著沒事幹”的歪果仁大放厥詞,要我國支付鉅額賠償金,這些胡言亂語讓很多愛國網友義憤填膺。

而一段“巨浪3在南海齊射”的視頻在微信、微博上流傳,其實,這是徹頭徹尾的烏龍,把俄羅斯最新“鎮國重器”——R-30“圓錘”(Булава,“布拉瓦”)潛射洲際核導彈一次罕見的4連射,安到現在還沒有真身照片流出的巨浪-3身上了。

披露的畫面確實十分震撼。從一艘船上向遠方拍攝,一枚短而粗的導彈從水下騰空而起飛向高空,火焰把海面照得通亮,緊接著,第二枚、第三枚和第四枚導彈從同一地點的海面下衝出水面,似蛟龍出海、煙霧繚繞,這一切都在短短20秒內完成。

4枚巨浪3在南海齊射?雖是張冠李戴的烏龍,但核心技術卻已掌握

不過,這件事的主角和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巨浪-3沒有一毛錢關係。它是俄羅斯的955型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首艇“尤里·多爾戈魯基”(K-535艇),2018年5月22日在俄羅斯西北部的白海,向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的“庫拉”靶場,齊射4枚“圓錘”潛射洲際核導彈的震撼畫面。

4枚巨浪3在南海齊射?雖是張冠李戴的烏龍,但核心技術卻已掌握

北風之神級是俄羅斯最新的第四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它水下排水量高達24000噸,可以攜帶16枚“圓錘”潛射洲際核導彈,也是蘇俄第一種採用泵式噴水推進器的現代化核潛艇,綜合性能要比如今基本全退的941型“鯊魚”級(北約叫“颱風”)彈道導彈核潛艇更均衡、有效,3艘955基本型首艇服役於北方艦隊,後2艘服役於太平洋艦隊,艇體、指揮塔圍殼和電子系統大幅改進的955A型首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目前正在試航即將交付。

4枚巨浪3在南海齊射?雖是張冠李戴的烏龍,但核心技術卻已掌握

圖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2號艇)

“圓錘”導彈是為北風之神級專門研製的,它由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研發,是蘇俄第二種固體燃料潛射洲際導彈,比起同樣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颱風”所用的R-39/SS-N-20“鱘魚”,它的重量從100噸減少為36噸,因此北風之神級的體積遠沒有颱風那麼龐大,但投擲能力依然有1.1噸(6-10個分導式核彈頭),射程高達9300公里,指標上或許比巨浪-2更優異。

4枚巨浪3在南海齊射?雖是張冠李戴的烏龍,但核心技術卻已掌握

潛射洲際核導彈的水下齊射,是核大國保持海基核威懾能力的重要舉措。核大戰爆發幾率很低,卻關乎國家存亡,在水下待命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一旦接到最高層的指令,執行“滅國”級別的核打擊/反擊任務,肯定會以最快速度把艇上所有的洲際導彈打光,來完成最後的任務。

4枚巨浪3在南海齊射?雖是張冠李戴的烏龍,但核心技術卻已掌握

除了齊射訓練,俄羅斯的戰略核潛還進行過另一項洲際導彈快速發射訓練。

前幾天,美國的“戰區”網站報道,在太平洋艦隊2艘“北風之神”的母港,俄遠東堪察加彼得羅巴浦洛夫斯克市南部的維柳琴斯克軍港,第25“紅旗”核潛艇師的“德爾塔”III型彈道導彈核潛艇,曾經在碼頭上試射過R-29R型潛射洲際導彈(時間不可考了),以模擬萬一遭遇美國突然核打擊,彈道導彈核潛艇不出海直接在碼頭上“反擊”。

4枚巨浪3在南海齊射?雖是張冠李戴的烏龍,但核心技術卻已掌握

圖片:德爾塔III在碼頭上直接發射洲際導彈

由此可見,水下連續發射對於潛射洲際核導彈意義非常重大,而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的第二代彈道導彈核潛艇094,配套的第二代固體燃料潛射洲際核導彈——巨浪-2,就首次掌握了這一技術,《中國科技獎勵》雜誌一篇介紹第二代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文章中,曾有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新型核潛艇首次實現了戰略導彈水下連續發射!”

4枚巨浪3在南海齊射?雖是張冠李戴的烏龍,但核心技術卻已掌握

雖然這些流傳於互聯網的視頻是張冠李戴了,但通過科研人員們努力付出,讓潛在敵人不敢輕舉妄動的國之重器,卻是真真切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