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人民”概念研究

“人民”一詞是毛澤東生平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政治概念,是毛澤東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要素。梳理毛澤東“人民”概念的歷史變遷,分析其存在的特點以及背後的社會歷史變遷,對於進一步瞭解毛澤東思想有著重要的意義。



“人民”作為一個特定內容的政治概念,有一個提出及其演進的歷史過程,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具有不同的內涵。


1926年3月,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運用系統的階級分析方法對中國社會各階級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他指出:“工業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一切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是我們最接近的朋友。”[1]儘管這時毛澤東還沒有明確使用“人民”概念,但若從推動中國革命發展的角度來看,無產階級、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顯然屬於“人民”概念的範疇。因此,這篇文章可以看做是毛澤東“人民”概念產生的邏輯起點。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本侵略導致國內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這時毛澤東根據新的政治形勢,適時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方針。這一時期的“人民”概念的範疇包括一切堅持抗戰的階級、階層和社會團體。


1935年12月,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指出:“我們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農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這個意義,是在工農民主共和國的口號裡原來就包括了的,因為工人、農民佔了全民族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但是現在的情況,使得我們要把這個口號改變一下,改變為人民共和國。這是因為日本侵略的情況變動了中國的階級關係,不但小資產階級,而且民族資產階級,有了參加抗日鬥爭的可能性。”[2]“革命的動力,基本上依然是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現在則可能增加一個民族資產階級。”[3]這以後,毛澤東開始大量使用“人民”這一概念。


1940年1月,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無論如何,中國無產階級、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小資產階級,乃是決定國家命運的基本勢力。”[4]


1942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什麼是人民大眾呢?最廣大的人民,佔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農民、兵士和城市小資產階級。”[5]


解放戰爭時期,國內主要矛盾再次發生變化。這時中國人民同美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因此這一時期“人民”概念是指反美反蔣的一切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

毛主席“人民”概念研究

1948年1月18日,毛澤東在《關於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中指出:“所謂人民大眾,是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被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政權及其所代表的官僚資產階級(大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所壓迫和損害的民族資產階級,而以工人、農民(士兵主要是穿軍服的農民)和其他勞動階級為主體。”[6]


1948年4月,毛澤東《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民主主義的革命,不是任何別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須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就是說,由參加這個革命的人們所組成的統一戰線是十分廣大的,這裡包括了工人、農民、獨立勞動者、自由職業者、知識分子、民族資產階級以及從地主階級分裂出來的一部分開明紳士,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人民大眾。”[7]


1949年6月,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指出:“人民是什麼?在中國,在現階段,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8]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在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之後,原來經濟意義上地主階級、資產階級已經不復存在。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由階級鬥爭轉向經濟建設。歷史發展的新形勢要求對“人民”作出新的界定,以便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來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1957年2月,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指出:“在現階段,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的範圍;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敵人。”[9]


綜上所述,毛澤東的“人民”概念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政治概念,其內涵是指一切能夠促進革命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階級、階層和社會團體。其中,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是“人民”的核心,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是“人民”的爭取對象。前者體現了毛澤東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的立場,後者表現出他對中國國情和實際情況的把握。

毛主席“人民”概念研究



毛澤東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所提出的“人民”概念,與近代資產階級學說中的“國民”、“公民”等不同,具有自己獨特的歷史特點。


1.政治性。這是“人民”概念的顯著特徵。毛澤東在使用“人民”這一概念時,總是聯繫當時的政治形勢,以明確政治任務,劃分革命的敵人與朋友,進而取得革命的勝利。他曾明確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鬥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10]

“人民”概念的政治性來源於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首先,近代中國處於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過渡階段,舊社會尚未完全解體,新社會還未完全建成,階級分化尚未完成。其次,近代中國社會矛盾異常尖銳,加之革命迭起、戰爭頻繁,使得政策的制定不能不注意社會各階級的政治態度。因此,這裡劃分“人民”概念的一個主要標準便是當時人們的政治立場與政治態度。


2.階級性。這是“人民”概念的本質特徵。毛澤東的人民觀與同一時期的國民觀、公民觀的最大不同,表現在是以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的視角對整個中國社會作出的一個全面系統的分析。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政黨,自然是主張階級革命,併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目標奮鬥的。而要進行革命鬥爭,就必須使用階級分析的方法來分辨敵人和朋友,如此才能有效地進行社會動員,才能取得革命鬥爭的最後勝利。毛澤東以鮮明的無產階級立場,指出工人階級是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廣大農民是革命的主力軍。這突出體現在他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經典概括:“新民主主義的革命,不是任何別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須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11]

毛主席“人民”概念研究

3.歷史性。“人民”概念的歷史性是指在不同的歷史時空下具有不同的內容。正如毛澤東所講的:“人民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的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12]一方面,毛澤東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者,按照階級分析的角度來看,他始終把工農看做是人民的核心。另一方面,他主張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密切結合。這突出表現在他在中國革命實踐中對“人民”的範疇的界定上。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因為社會主要矛盾不同,革命的性質和動力也隨之改變。例如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的範疇。在解放戰爭時期,一切反對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的範圍。


4.廣泛性。“人民”是指一切能夠促進革命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階級、階層及其社會團體。因此它的範圍極其廣泛,涵蓋了中國人口的大多數。具體地說,它不僅包括佔中國人口多數的工農群眾,還包括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如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指出:“我們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農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這個意義,是在工農民主共和國的口號裡原來就包括了的,因為工人、農民佔了全民族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13]在後來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他更是鮮明地指出:“什麼是人民大眾呢?最廣大的人民,佔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農民、兵士和城市小資產階級。”[14]


“人民”概念的範疇極其廣泛,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究其原因,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民族革命與民主革命相伴而生。這使得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運動中,不得不把階級鬥爭與民族鬥爭結合起來。因此,不僅無產階級,其他社會各階級也捲入了革命的潮流。另一方面,中國革命要想取得勝利,要想戰勝強大的反革命力量,也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改變敵我力量對比,進而取得革命的勝利。

毛主席“人民”概念研究



近代中國社會處於一個“數千年未有之變局”。這種“變局”在政治上的一個集中表現則是皇權的終結與民權的提升。而在此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概念的構建是促進中國政治現代化的重要一環。


1.毛澤東對“人民”概念的認識。毛澤東提出“人民”概念有一個歷史過程。從五四時期的“民眾”、“平民”,到國民革命時期的“國民”,再到抗日戰爭時期的“人民”,毛澤東不斷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最終提出了獨具特色的“人民”概念。需要指出的是,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者,他堅持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是“人民”的核心要素;同時作為一名深植於中國實際的革命家,他同時也靈活地根據中國國情與政治形勢,把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當做“人民”的爭取對象。


這說明“人民”概念既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同時也有靈活的政治性。


總之,作為毛澤東生平經常使用的一個詞彙,“人民”概念是毛澤東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正是基於“人民”概念,毛澤東構建了一整套人民理念,如提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等等。因此,“人民”概念是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基石。


2.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概念的認識。在中國這樣一個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進行革命,除了要有堅定的革命信念、科學的理論指導,還需要高度的理論創新。唯有如此,才能不斷髮展馬克思主義,才能正確指導中國的革命實踐。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概念的科學構建與靈活運用就是這其中一個典範。

毛主席“人民”概念研究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早正式使用“人民”一詞,是在黨的二大宣言上。其意是用以指代全世界的殖民地和被壓迫國家的民眾。大革命時期,中共使用的“人民”等同於“國民”,主要是指一切反對帝國主義、國內軍閥的階級。土地革命時期,中共認為民族資產階級叛變了革命,故而“人民”的範疇主要是工人、農民和士兵。抗日戰爭時期,民族矛盾激化,中共為團結國內一切抗日力量,制定了抗日民主統一戰線。這時的“人民”的範疇與抗日民主統一戰線相同,即一切堅持抗日的工、農、兵、學、商。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對“人民”概念的認識更為準確,運用也更為嫻熟。這時的“人民”是指一切反對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階級,具體來說就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人民”概念提出對於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構建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核心概念之一。“人民”概念高度概括了黨的兩個先鋒隊的性質,鮮明地表達了黨的服務宗旨,如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工作方法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其次,“人民”概念科學劃分了敵我界限,為黨的實際革命鬥爭提供了正確方向。中國共產黨在長期複雜的革命鬥爭中,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無不是正確分清了革命的敵人與朋友這一首要問題。反之,革命遇到挫折、遭遇失敗,無不是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錯誤。


3.中國近代社會背景下的“人民”概念。一個概念的產生必然有其社會背景。近代中國歷史上,“人民”概念之所以能夠產生併為大多數人所接受,說明它準確地反映了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


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這兩組矛盾的不斷激化導致近代中國社會的革命運動。而革命的首要問題則是分清敵人與朋友。由於近代中國正處在現代化的初期階段,社會階級尚未完全分化,真正的工業無產階級數量相對較少。正如毛澤東所講的:“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無產階級和地主大資產階級都只佔少數,最廣大的人民是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的中間階級。”因此,承擔中國革命任務的主體除了產業工人,還需要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等中間地帶的力量。換言之,中國特殊的國情決定了“人民”不僅包括先進的工人階級,還包括人數眾多的農民、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總之,革命是近代中國的主題,人民是中國革命的主體。


另一方面,“人民”概念的構建也促進了中國政治的現代化。在中國封建政治中的人民無任何政治權力與地位可言。鴉片戰爭以後,近代西方資產階級思想開始在我國傳播,現代民主共和觀念被引入。特別是五四運動之後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廣泛傳播,其唯物史觀鮮明地指出人民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主人。從此,“人民”概念開始在中國社會廣為傳播併為大眾所接受。這其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發揮著重要作用。


總之,“人民”概念的廣泛使用是近代中國以來民主觀念深入人心的表現,也是中國實現政治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這個歷史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發揮了重要作用。其突出表現是科學構建與闡釋了“人民”概念,並積極運用於中國實際的革命與建設之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註釋:

[1][2][3][10][13]《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158、160、3、158頁。

[4]《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4頁。

[5][14]《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855頁。

[6][7][8][11]《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2、1313、1475、1313頁。

[9][12]《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4、364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