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扭伤、急性创伤,如何科学冰敷?

冰敷是外科医生常见的外伤治疗手段,尤其在我们机体发生急性损伤的时,(如踝关节扭伤,手指挫伤,轻度磕碰等);此时,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能起着消肿和止疼的作用。

关节扭伤、急性创伤,如何科学冰敷?

对于骨折,除了及时手术以外,早期进行冰敷是非常好的辅助治疗方式。

早期冷敷不仅可以消除骨折所造成的肿胀,还可以有效的缓解骨折内部的出血,使无菌性的炎症尽快消退,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在进行冷敷时一定要注意,最好要使用毛巾将冰块包裹好,防止产生局部皮肤的冻伤。但应注意,早期和晚期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简单说,早期冰敷,晚期热敷。

关节扭伤、急性创伤,如何科学冰敷?

为什么早期冰敷会有用?

骨折后周围血管损伤,因为处于急性期,此期间出血最多,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利的情况 ,就会发生肿胀,此刻就需要患者进行冰敷处理,使皮下的血管收缩,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度减慢,减轻组织胺的排放 ,减轻组织对疼痛的敏感性,缓解骨折造成的疼痛,使身体局部温度降低。


此外,冰敷还可以减轻因为受伤所导致的肌肉痉挛,避免组织细胞的二次伤害。一般来说伤后48小时以内可以冰敷,尤其是24小时以内。比如对于最常见的脚踝骨折或扭伤,不管有没有骨折,24小时内用冰敷为理想治疗,因为可以减轻局部的充血水肿,也就是可以减缓患肢肿胀。错过48小时,就会肿得很严重了。

关节扭伤、急性创伤,如何科学冰敷?

冰敷的同时注意配合抬高患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规的保守治疗,遵守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的原则,多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总之,骨折发生的早期在急性期应该进行冰敷,但是不要热敷,不然容易引起骨折的出血加重引起肿胀疼痛。


冰敷多久?

冷敷的时间也不要过长,要根据每个人的耐受程度确定。 通常临床上我们主张每天3次,使用冰水混合物隔着毛巾敷在受伤的关节周围,每次冰敷大约15-20分钟,每冰敷一次要间隔1-2个小时。疼痛不是太明显后,隔2-3个小时冰敷一次就可以。


2-3天后需要怎么做?

过了急性期,在伤后2-3天以后,存在骨折的需要跟医生探讨手术治疗方案,只存在扭伤的,保持抬高患肢以外,在康复期间可以多热敷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也可以配合烤电理疗以及药物消肿消炎等治疗改善症状减轻后遗症。

冷敷的禁忌: 1、对寒冷刺激极度敏感者,冷敷可能会促发动脉痉挛;2、中老年人动脉供血不全要慎用,可能加重缺血;3、对神经组织瘫痪者绝对禁止使用,因为他们不能感觉冷热,所以很容易冻伤; 4、冷敷和冰按摩也不应当用于有类风湿关节炎、雷诺综合征、感觉损伤的区域。


走出误区,正确处理

需要强调,如果有外伤口,必须到正规医院进行消毒包扎,否则造成感染后果相当严重。关节扭伤后,切忌立即搓揉按摩,也不要用热毛巾敷,这是老百姓常有的误区。可以尝试外擦松节油或涂三七粉、云南白药,或用活血、散淤、消肿的中草药如蒲公英、马齿苋捣烂外敷包扎。 许多人都对踝关节扭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养两天就好了”,其实不然。适当的休息是需要的,但并不是治疗的全部,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踝关节再次损伤的可能性是经正规治疗患者的3~4倍。不仅急性损伤的前两三天需要冰敷,手术之后的康复功能训练之后也必须及时冰敷。如刚崴脚、比如跌倒、扭伤以及物理撞击等。

关节扭伤、急性创伤,如何科学冰敷?

最后,说到骨折的处理,一个大家要知道的常识:

在骨折发生当时需要一些急救处置:及时拨打120,止血,包扎,临时夹木板固定,如果颈胸腰椎骨折需要平行搬运,也就是把患者放在长木板上搬运,找不到长木板甚至可以拆下一个门进行搬运。在做完处理之后,就可以使用冰块对产生损伤的肢体进行冷敷。

最后,当然希望大家健康平安,欢迎点赞、转发,呵护健康,让疾病都离我们远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