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過了疫情熬不過價格戰 2020年快遞行業迎來大規模洗牌


挺過了疫情熬不過價格戰  2020年快遞行業迎來大規模洗牌

2020,價格戰疑雲始終壓在大家的頭頂上,一邊操心著存量市場爭奪困難,增量市場開拓不得,一邊操心著成本上升,利潤空間萎縮。行業都這樣了,到底是誰非要打價格戰?是二線小廠帶頭嗎?還是頭部品牌?

規模化生產優勢鑄成價格壁壘

在這裡,想問一個問題:可口可樂為什麼10多年不漲價?一瓶可樂能賺多少錢?


挺過了疫情熬不過價格戰  2020年快遞行業迎來大規模洗牌


根據可口可樂2018年財報綜合分析,一瓶可口可樂,賣3元,大概能賺5毛錢。10多年來豬肉從7塊錢漲到30塊錢一斤,房價直接漲到天上去,而可口可樂這樣的跨國飲料公司巨頭,為什麼始終只賺5毛錢。

答案大概幾句話:

1、可口可樂渠道成熟產能高,超高的工業化與自動化生產實力,讓一瓶哪怕只賺5毛錢,也能賺的盆滿缽滿。

2、如果有新進入的企業想做可口可樂,產能達不到這樣的規模,生產一瓶可樂的成本要高於3元,一道無法逾越的競爭壁壘,堅不可摧。

3、如果漲價到5元,用戶可以選擇的飲料品種就非常多了,就是算是可樂品牌本身,口味的同質化也非常高,並沒有競爭優勢,所以可口可樂並不願意加價。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利用規模化的優勢形成了防禦壁壘,並利用定價策略完成了整個可樂品類的雙寡頭壟斷局面。

快遞行業的自動化、工業化、規模化是大勢所趨

可樂的案例是否對快遞行業有可以借鑑的點?

1、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快遞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從手工作坊向自動化製造轉變。目前快遞行業中轉運流程的自動化程度普遍較高。對工業企業而言,其核心競爭力是提高勞動生產率,隨著頭部企業的逐步發力,智能化工廠建設、自動化生產線的投入,單條生產線的效率會進一步提升,需求的人力成本更少,一條自動化分揀線對於快遞成本的影響絕對是非常巨大的。

2、工業化生產優化邊際成本

當快遞業自動化程度完成普及後,頭部企業將首先完成深度洗牌,品控一致性高、分揀效率高、單價低的企業必然脫穎而出。這將縮減企業在轉運成本上騰挪輾轉的空間。這必然會導致行業的價格戰從轉運成本打到加盟之間。而快遞貨量大的網點,已經提前佈局,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場地升級,待一切柳暗花明後,頭部企業與第二梯隊的差距必然會再一次被拉開。前期投入的大量設備、固定資產,隨著產能升級分攤到單票成本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某快遞企業銷量突破一定數額的時候,分攤到單票成本上必然很低。

3、產品同質化嚴重 功能性需求只能走量

消費群體並沒有我們業內的人士對快遞行業有太多的瞭解。可能消費者叫的上名號的品牌,也就只有行業頭部那麼前幾家,以及順豐、京東等強勢品牌。我們在路上看到汽車,還有可能通過外形分辨出哪個品牌、什麼車型,但是對於快遞,這幾乎是痴心妄想。大眾對快遞的需求還是集中在:安全、速度、服務這幾個方面。功能性佔主要需求。

規模化引領的降維打擊——價格戰

2020取得領先地位的企業必然會再進一步擴大自己的規模化優勢。而利用規模化的優勢進行行業競爭,是一種借勢壓人的陽謀,這種層面的競爭,比的就不是快遞快不快,服務好不好等小賣點。

產品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加盟網點的生存能力、對快遞單票價格的補貼,這些競爭方式與規模化競爭不在同一維度層面上。

規模化的核武器:我的出廠生產成本≤你的終端零售價格

當這個核武器打出來的時候,已經不用問對方將軍是百人敵還是萬人敵,對方的軍師是臥龍還是鳳雛,不管對面來的是騎兵還是步兵了。

2020價格戰會不會來?不要心存幻想,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什麼時候白熱化,目前無從得知。價格戰是表象,表象的背後是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但是如果說把價格戰開打的鍋丟給二、三線小品牌,那是自欺欺人了。他們只不過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罷了。根據數據統計,目前的行業頭部企業已經佔據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2020的市場集中度必然會進一步提升,行業的已經進入了淘汰賽。看清大勢所趨,做好自己的準備,一起擁抱2020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