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殺死伊芙》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今天介紹的這部劇是最近的大熱門,當然它的熱度肯定是比不過《權遊》了。

不過豆瓣這評分可都是靠硬實力拼出來的,最開始我為之著迷,是因為她雙女主的劇設 ;開局就告訴你了這是一出貓捉老鼠的戲碼。

目前第二季正在連載,周播,真是等到讓人脫髮。

這部劇的名字就叫做《Killing Eve (殺死伊芙) 》,劇名由一個動詞加一個名詞組成。

首先為什麼要做“Killing”這個動作?這個動詞導致了什麼事的發生?

其次”Eve”是誰?

最後隱藏了的主導詞”XX...”殺死伊芙,是誰要殺死伊芙?

一個人,一個組織,或者有什麼意想不到的?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Killing”

故事的開端是俄羅斯的一名政客在維也納被殺,他和女朋友從一家餐廳走了出來,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大動脈被兇手割破

在醫院裡,唯一的證人和護士在內的四人被殘忍地殺害

在意大利一位富商死了,有人將有毒的髮簪刺入他的眼中,殺手故意將髮簪留在了現場

一位女士拿起香水噴到手腕處,在手腕處嗅了嗅,正在疑惑為什麼沒有味道,就中毒而亡了

受虐狂+戀物癖死在了調教臺上,死因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名男子被割了生殖器,死後殺手給他穿上了一條裙子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看到以上描述,首先你第一直覺一定是"這絕對是個變態殺手"。

這只是一部分被殺死的人,為什麼要殺他們呢?為什麼換著花樣的殺人?為何如此高傲蔑視政府部門的能力?

“Eve”

Eve(伊芙),供職于軍情五處。官居要職…怎麼可能。

算是個後勤人員吧,平時打打醬油啥的。

聰慧、敏銳,人到中年生活卻十分無聊,但是她卻幻想自己成為一名間諜,業餘最大的興趣是研究犯罪心理學等書籍。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論用什麼方法殺死一個人不被發現

從調查的第一個案件開始,伊芙就覺得殺手一定是個女的。在調查過程中,兩個人都相互暴露了身份,伊芙的存在對殺手造成了足夠的威脅,毫不猶豫殺了她?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沒那麼簡單,伊芙對殺手產生了致命的吸引力。絕對不是俗套的劇情,兩個人在這部劇裡都沒見過幾面,但是有種無形中的默契與互動,讓人看的顱內高潮。

“XX…”

第三個問題,誰要殺死伊芙?或者說之前哪些"殺死"的動作都出自誰之手?為啥殺他們?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這個殺手叫做薇拉內拉(後稱小變態),她是一個受僱於“十二門徒”的兇殘殺手,但同時她又是個時尚、迷人、蠢萌的女生。牽扯到多方政治勢力的連環謀殺案,將兩人綁在了一起。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兩人在上演貓捉老鼠遊戲的同時,自己也深陷迷茫。指派任務給我的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到底是在為誰工作?或者像小變態說的那樣,不論你兵還是我賊"其實我們都在為同一個政府工作"。

小變態

為啥稱薇拉內拉為小變態呢,因為她是個psychopath(精神變態者)。

缺乏正常人類情感的有暴力傾向的性格障礙者,其典型特徵是無情,因無情與冷靜,他們顯得智商極高,缺少一般人類正常情感,於是在面對血腥、恐怖的事物,譬如屍體時,就像是沒有畏懼一樣。雖然行為和正常人一樣,Psychopath 的大腦不能理解情感,但是他們倒是很擅長“模仿”情感和利用情感。他們自私,毫無同情心,毫無忠誠度,而且非常的自戀。冷血精神病患者的情感世界很簡單:他們無法隨心所欲時便會煩躁和惱怒,因為一些最微不足道的理由幹出冒險的事。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你去看劇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幾樣她都佔齊了。

會精緻打扮穿著蓬蓬裙去殺人;

對於被殺的人毫無愧疚,對於他們的求情無動於衷;

在殺死獵物之前,與之周旋時簡直戲精上身;

對自己花式殺人的手法很是欣賞,自信心爆棚;

不斷的用充滿創意的殺人現場去挑戰追捕者

吸引

為什麼差異如此大的兩個人會相互吸引呢?大概是因為他們骨子裡是同一種人。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小變態生而自我,後天又沒有人引導她走向大眾道德圈,再後來又被人加以利用。

她就是具有非理性衝動、本能、慾望的「本我」

伊芙也是生來如此,但後天的養成,影響了她,就這樣中規中矩的過了半輩子。

她就是壓抑本能,經過社會道德規範馴化的「超我」

兩個都是自己,這就是一個顯性的我遇到了一個隱性的我的故事。彼此身上都有自己缺失,很想找尋的那部分。

比如小變態遇到了伊芙才感知到了愛,她是嚮往哪種枯燥的但是安穩的朝九晚五的生活的;

而伊芙則通過小變態去體驗她一直最求的間諜般的生活,一種衝出牢籠的釋放,一種自由。

我相信每個人都幻想過,過別人的生活,羨慕過渴求過;只是我們都不是psychopath,也沒到病態的程度。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我覺得這一切的吸引根本無關性別,對方無論是男女老少任何一種都好;

雙方只是被未開發出的自己所吸引,對方是啥性別根本不重要。

不過,編劇寫成雙女主劇設確實吸引了我,這也是很多人選擇追劇的關鍵。

無論她們迷戀的是自己還是對方,都需要在相互身上找尋,不斷的自我激發.

這就有了火花,這種互動讓兩人心癢癢,也讓看的人上癮。

"自殺"

回到劇名《殺死伊芙》,究竟是誰在殺死她呢?與其說別人殺她,不如說是她在一點一點的將過去的自己殺死。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在第一季與小變態的相遇中,伊芙的另一面被激發出來了,這一點將在第二季中有所體現。

說俗一點就是破繭成蝶,但是可能釋放的是隻黑蝴蝶。

根據伊芙扮演者的採訪,在第二季裡,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更加暗黑的伊芙。

而在採訪中小變態的扮演者是這樣說的:"在這一季裡沒有人是安全的,說不定誰就會在哪一集裡死掉。"

海報

從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海報中可以明顯看出,兩個人關係上的變化。第一季的海報中伊芙是處於被動的,更像一個獵物。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而從第二季的三張海報來看,一張為兩人並肩而站,寓意著身份上是持平的,但是還是一個在明一個隱入了背景在暗;

另一張伊芙手中拿了一個蘋果,暗示著亞當和夏娃偷食的禁果,劇中會有更明顯的暗示;

第三張是經典的舞蹈動作,這可是個非常浪漫的pose哦。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憑藉劇名和海報推斷劇情是個很有意思的事,但是推斷不出來的細節和驚喜,則是追劇的致命吸引力。

編劇

第二季首集相比第一季終篇收視暴漲67%,在第二季開播僅12小時後,官方馬上宣佈續訂第三季。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這部劇的編劇是菲比·沃勒·布里奇,她也是《倫敦生活》的女主和編劇。《倫敦生活》也是一部頗受好評的熱劇,早這部劇前一點也才剛剛推出了第二部。

菲比·沃勒·布里奇絕對是個天才編劇,原著小說《代號薇拉內拉》裡,很多角色都是男性;

是她讀過原著之後把男主改成了女主,並在劇中多次巧妙又合理的運用了,女性第六感這一特性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幕後

其實小變態並沒有我們在劇中看到的那麼厲害,在拍攝時她是有替身的,動作戲方面她是不太靈光的,一個簡單的拔匕首的鏡頭,她都要卡二十幾次。

但是這並不影響屏幕刻畫出來的形象,以至於有時候她在家裡,她的家人看到她的時候眼神都怪怪的,隨時都在懷疑她會衝過來殺了自己。想想一家人的這個畫面真是有夠好笑。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劇中的女主角伊芙的扮演者吳珊卓,可以說在好萊塢跑了半輩子龍套,憑藉這部劇她一舉拿下三個獎項,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評論家選擇獎、美國演員工會獎,成為了亞裔之光。

"在看劇本的時候,我根本就沒想到會讓我演主角"在接受採訪時她這樣說道。近幾年好萊塢的生態環境的確在發生著變化,吳珊卓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

將來希望真正有實力的人,能夠不被性別、種族所限制,都能被一視同仁。

今年獲得艾美獎 去年金球獎 一部神作捧紅了三個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