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怎麼審題?孩子必須知道的幾個點!

總有家長問起,孩子數學為什麼分數很低?都是一二年級的孩子,按理說不該啊!問詢過後發現,孩子們的多數錯誤都是讀題問題造成的。閱讀理解沒跟上,數學學起來也並不輕鬆啊!


數學怎麼審題?孩子必須知道的幾個點!


數學審題也需要閱讀能力,可究竟怎麼讀?


很多國際學術測評的數據都表示:閱讀能力與數學成績呈正相關。身邊很多爸爸媽媽也都意識到,越往高年級走,題目變得更難了,閱讀能力對成績的影響只可能越來越大。

別以為只有中國,外國也是一樣的。


數學怎麼審題?孩子必須知道的幾個點!


你看,美國的數學書,到底是數學題還是閱讀題?!

既然閱讀對數學這麼重要,那麼數學究竟要怎麼閱讀呢?先給大家看一道小學2年級的題:

數學怎麼審題?孩子必須知道的幾個點!

這類題是我們很常見的應用題,孩子做錯了,眼睜睜看著8分失掉。題目明明說的是“第一次用去的比第二次用去的長6米”,孩子卻用“30+6”,而不是“3+6”。

其實,題本身並不難,關鍵就是讀題的問題。歸納起來,孩子出錯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個方面:

1、讀題困難

2、思維定勢影響

3、解題過程不清晰

讀題是瞭解題目內容的第一步,是培養審題能力的開始。讀題的目的是為了“理解題意”,進而正確“審題”。要正確解決問題,就要先會讀題,也就是我們說的“要做一件事,必須知道要做什麼事,才能去做事,並且進一步做好這一件事。”

由於年級段的不同,對孩子讀題的形式和要求也不太一樣。

一年級的孩子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默讀能力,出聲輕讀、用手指讀能幫助他們不漏字、不添字、不讀錯字,並能正確斷句。

二年級開始培養孩子獨立朗讀、逐步過渡到輕聲讀、默讀,養成自覺默讀理解題意的習慣。

對於高年級的孩子,可以要求他們多讀幾遍,要讀通句子,直到理解題目意思。


數學怎麼審題?孩子必須知道的幾個點!


對於孩子讀題能力的培養,可以用以下幾個方法來進行練習:

1、動口閱讀

動口閱讀把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有助於理解文字的意思,還有助於情感的傳遞。產生一種"立體學習"的感覺。

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存在識字和理解上的困難,可以由家長領讀,孩子跟讀的方式來進行,一題多讀的效果更好。二年級的小朋友更多的是養成獨立閱讀的習慣,若孩子在讀題過程中出現困難,家長不立即進行輔助,讓孩子反覆多讀幾遍直至讀懂。開始的時候很多孩子會覺得煩、累,但成功體驗的累加會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

2、適當的輔助手段

在讀題的過程中,不光要讓孩子知道題目中包含的字、詞、句,理解它們的意思,還需把握題目中的重要關係。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孩子畫出題目中的關鍵字、詞或句,讓題目的意思更清晰、具體。

如:小紅有12朵紅花,比小明多2朵,小明有多少朵紅花?學生通過標記重點信息“比小明多”,明確“到底是誰多、誰少”,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3、圖文結合

對於某些題目來說,文字僅僅是其中一部分,還有部分信息會以圖像的方式呈現。針對這樣的情況不是隻讀文字就能解決問題,還需要引導孩子在解題前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然後結合文字信息解決問題。這樣,通過提煉圖意形成文字的形式,一方面培養學生數學表達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圖文之間的對應關係,便於圖文間的相互轉化。

圖文結合,學生不僅能將直觀形象的數學情景抽象為數學語言,而且也能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轉化成直觀的數學情景,達到“讀圖現文”,“讀文現圖”的目的。

4、文圖轉化

為了讓孩子們在讀題時更加清晰,可以讓孩子邊讀題邊畫圖,把文字間的關係變成符號關係呈現出來,也可以用一些具體實物來表示,讓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目瞭然。

讀題不是簡單搞清楚文字的意思,而是文字背後所包含的關係。因此,運用正確的讀題方法能夠讓解決問題的準確率更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學怎麼審題?孩子必須知道的幾個點!

掌握讀題的好習慣

期末分數更上一個臺階

尤其是小學低年級

差距只在分毫之間喔


數學怎麼審題?孩子必須知道的幾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