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民工工资法律上有了新保障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还没结束,但除湖北省外的其它省新增确诊病例都在逐渐的减少,相信疫情结束的日子不会太远,多地也在开始有序的推进企业复工,建设工程也会逐渐的开工,大量的农民工兄弟会离开家乡开始新一年的建筑工地打工生涯。

农民工兄弟在建筑工地干活,最关心是的能不能按时拿到工资?政府部门在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上各种措施也不断出台,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还是时有发生。

为了根治欠薪问题,国务院在去年年末12月30日,发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横向纵向压实责任,明确了地方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并纳入政府有关部门考核和监督的内容。

条例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按照条例规定,对违反规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逾期不支付的,向劳动者加付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赔偿金;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今年农民工工资法律上有了新保障

国家层面的法律有了,作为个人层面如何做才能保障自己权利,能够按时足额拿到工资?

作为民工兄弟到一个建筑工地上打工,要和用人单位签定合同,明确工资额度、工资发放形式、发放周期,平时工作做好考勤确认,收集好工资发放的相关凭证。虽然有的用人单位不签合同,法律上来说也不能否认存在事实用工关系,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相应的工资,但有关部门在进行工资清偿执法时,因为民工兄弟没有具体的工资额度、工资发放形式、发放周期,考勤等相关凭证,造成执法没有办法落实下去!

在去年年初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了《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实行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坚持建筑企业与农民工先签订劳动合同后进场施工。工人实名制一些国有建筑企业会执行的比较好,在录用农民工时,会跟农民工签定用工合同,记录工人个人信息、考勤,日后结算工资都有相关的依据!《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的全面落实要一定的时间,有的建筑企业可能并没有落实,希望民工兄弟们在这些建筑工地打工时,要主动要求签定用工合同,平时作好考勤记录确定,为自己的劳动成果筑起法律保障这道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